
会员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14辑)
更新时间:2019-01-10 16:20:40
最新章节:《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稿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对于推动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14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稿约
- Abstracts
- 《菲律宾群岛,1493~1803》第1~10卷的“前言”
- 史料选登
- “滇西抗战”学术交流会暨滇西抗战遗址遗迹考察
- 会议综述
- 解构殖民神话 还原历史本真
- 书评
- 国外学者对拉美妇女运动研究的综述
- 研究综述
最新上架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总第5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历史12.1万字 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译林思想史)
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8世纪和19世纪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们围绕着传统与现代、俄国与西方、民粹与马克思主义等主要轴线的思考,呈现出俄国思想历史41.1万字- 会员
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历史31.4万字 - 会员
拜占庭帝国(经纬度丛书)
西方史学家欧曼代表作,一览1300年梦幻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从395年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建立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这座城市被土耳其人攻陷,拜占庭帝国经历1000多年的岁月,是古代西方封建王朝中最长久的帝国。它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堪称人类的奇迹,基督教更是在这个国度快速发展,到达顶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欧曼爵士完整地将拜占庭国诞生的原因、建国的艰辛、各个历史时期君主的贡献与失误、历历史15.1万字 - 会员
印度会崛起吗?
本书从“从土地出发”“精英与大众”“民族之重构”“发展之探索”四个层面,勾勒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1世纪初现代化转型的诸多面向,并透析印度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为全面了解发展中的印度提供有益的视角。历史16.7万字 吴哥王朝兴亡史(方尖碑)
本书是作者根据早年间发掘成果、☆新的碑文解读,在建筑学、美术图像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校订新史料、加入对遗迹修复中传统技法的新发现而成的著作。全书浅显易懂,是一本关于吴哥建筑、吴哥王朝历史、吴哥社会史的入门读物,图文并茂,填补了国内介绍吴哥王朝历史方面著作的空白,可以让更多中国读者不再只知晓吴哥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存在而不知其背后的历史,也可以让读者们对柬埔寨这一位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邻国产生历史12.4万字- 会员
古城拉萨市区历史地名考
拉萨具有1300多年建城历史,在市区或市郊有许多古地名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些地名也可以看出拉萨城市的变迁。书中每一个地名之由来、位置、含义、藏文写法及词义、汉语拼写等,作者都一一作了考证,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作者走访了不少专家、老僧人和民间人士,请他们讲述当地风俗、地名由来等。另外,作者还查找文献记录和老照片,将原来地方的风貌展现给读者,利用走访之机,将地方现状拍摄了照片,使本书图文并茂,更历史13.1万字 - 会员
岐路徘徊:1918—1945年的奥地利
本书是一本奥地利近现代史的普及读物。在追溯了现代奥地利国家诞生过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918年奥地利独立后是怎样从一个经济凋敝、政治孤立的阿尔卑斯山麓蕞尔小国,逐步成长为今天举世闻名的富足国家的经历。特别是书中生动记叙了自1933年起奥地利放弃了对德奥合并的幻想,不畏强敌、竭力抵御法西斯德国吞并的一段历史,对陶尔斐斯、许士尼格等几位奥地利近代史上著名人士的爱国事迹也做了详尽刻画。历史11万字 - 会员
大国博弈六百年
本书纵览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兰西、德意志、美国7个世界大国争霸的历史,从各国初期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到后期的战略失误导致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再现了西方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过程。书中从战争、贸易、政治、外交、科技等多个维度,对各国历史做了综合分析,讲透大国争霸过程中的热血与残酷、文明与杀戮、算计与征服、欲望与眼泪。历史14.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本书把中亚放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上,从理论、方法、具体问题上讨论了中亚史研究。第一篇为“‘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史上中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强调中亚地区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第二篇“重思‘中亚’”,主要论述前近代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第三编“转型中的‘中亚’”,以学术史为主,讨论我国中亚史研究1949年以来相关的学科建设、范式与话语的转换。世界史31.1万字 - 会员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本书在系统梳理近代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基础上,从“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奥斯曼帝国形象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三个层面加以把握,认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的引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土耳其认知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史,是世界史19.9万字 - 会员
欧美史研究(第3辑)
《欧美史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8—2019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第3辑,分专题研究和学术综述两大块,其中专题研究8篇,学术综述12篇。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美洲的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或总结分析了近两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世界史25.7万字 - 会员
追寻现代世界的足迹
本书立足于19—20世纪东亚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并选取东西方主要国家近代以来发展变革的经验,尝试归纳、总结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的现代化模式与现代化道路;着重对现代化与发展理论的探讨,涉及历史学“现代化范式”与其他史学范式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关注当代历史学和历史学家,介绍、评论和回忆了国内外史学界研究殖民主义与现代化的代表性著述和代表性人物世界史22.1万字 - 会员
阿拉伯国家形势报告(2018/2019)
《阿拉伯国家形势报告(2018/2019)》是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年度研究报告,从总体形势、发展趋势和专题研究等方面对阿拉伯国家开展跟踪研究。书中重点介绍了当前阿拉伯国家的总体局势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以及这一年多来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对叙利亚战争进展、也门荷台达停火协议、沙特卡舒吉事件、伊拉克重建进程等,都有单篇报告加以关注,本期报告还首次讨论了研究阿拉伯史学史的作用。世界史10.5万字 - 会员
二战全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德、日、意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涉及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波及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9000余万军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世界战争。《二战全史》汇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力争完整重世界史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