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更新时间:2019-04-11 14:48:15
最新章节:第14章 后记 文学批评与70后作家的书写经验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70后作家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主力军,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创作质量、叙述技巧及文学理念等,这些作家都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本书站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70后作家总体上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70后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也进行了重点阅读和阐释,同时对湖南70后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这个集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从中找出中国70后作家文本中宏阔的意境与悠长的韵味,这些突出的特色彰显出中国70后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去深入民间、大地、历史去呈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打通过去和未来的经典文学。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4章 后记 文学批评与70后作家的书写经验
- 第13章 参考文献
- 第12章 附录 聂茂著作一览
- 第11章 结语 全球视野与70后作家的文学世界
- 第10章 揿开:谢宗玉 沈念与于怀岸的精神亮度
- 第9章 烛照:田耳与马笑泉的生命镜像
- 第8章 阐释:文学湘军五少将的文本空间
- 第7章 视野:70后代表作家的文学世界
- 第6章 聚焦: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五少将
- 第5章 出场:70后作家与文学湘军五少将
最新上架
- 会员
英美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
科幻小说以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对科学的可能性、人类的潜能和社会的未来景观进行合乎情理、合乎逻辑的想象,向读者呈现一种兼具科学与文学享受的、关于未来神话的盛宴,但这种享受绝非单纯的娱乐,而是还兼具重要的人文关怀功能,这种人文关怀功能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所呈现的科技伦理中。本书的研究对象就是“英美科幻小说科技伦理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包括七章正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英美科幻小说中的生命干预及其文学31.4万字 - 会员
文化生态与山水诗文论稿
本书把作家及其作品放进具体环境中进行考察,与自然与人、社会、教化、伦理、风俗等进行关联性和一体性的审视,突破学科的阈限,以生态的系统观与生态的价值观对我国古代山水诗文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和探究。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以坳典诗文中的山水描写进行观照,揭示其文化内涵及社会背景;中编以中国文学传统中有关山水的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范型进行解析,从中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下编则以文史的站位,参照和文学19.9万字 - 会员
当代诗坛的独行者:王家新诗学研究
本书研究当代诗人王家新的诗学理论。立足中国当代诗坛,以中国当代诗学发展史为背景,在中外诗歌交往融合视野里,考察王家新的神秘主义诗学、承担诗学、词语诗学、“晚期风格”诗学以及翻译诗学的内涵和特征;从发生机制、话语逻辑和目的诉求等方面,揭示其诗学的总体特征与价值。文学18.7万字 - 会员
自我认同与青春叙事:“80后”作家研究
本书在自我认同理论视野下对“80后”作家的青春叙事进行了系统的学理的研究,以韩寒、郭敬明、春树、张悦然、周嘉宁、笛安、张怡微、文珍、颜歌、甫跃辉等“80后”作家为典型案例,分析“80后”青春叙事潮流产生的原因,重点梳理叙事主题的变迁:一是青春期“叛逆”的自我退却,二是伦理变迁中的自我重建,三是家族群体身份的追寻,四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最后本书从总体上反思了“80后”青春叙事的价值和局限。文学15.3万字 - 会员
《歧路灯》钞本研究
本书以清代长篇章回小说《歧路灯》的存世钞本为研究对象。本书首先著录并考证了目前已知尚存世的14部钞本(其中6部为本书首次发现)和3种民国印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诸钞本的目验校勘,将《歧路灯》存世钞本划分为甲、乙钞本系统,归纳了两钞本系统间的整体性差异,以及两钞本系统内部诸本源流关系,并从微观层面选取了数个具有代表性的校勘实例加以佐证,进而论述《歧路灯》钞本源流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本书还文学25.2万字 - 会员
诗经识读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上篇是《诗经》通论,首先,从学术史、文化史、文学史的角度,考辨《诗经》的作者、时代、地域、结集、流传等基本问题,研读《诗经》的主要内容,审视《诗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论述《诗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成就,梳理了先秦至近代《诗经》研究的内容、特点和价值,重点分析了《诗经》的公案、谜案、悬案。其次,从地域文化和文学地理的视野,探讨了《诗经》“二南”与汉水流域文化的关系,以及《诗经》跨学科文学24.6万字 - 会员
神圣与世俗:唯美主义的价值意向
本书参照贯通西方文化史的基督教线索,考察唯美主义之“美”的神圣与世俗价值意向,以及相应的实践后果和文化史意义。唯美主义内容层面对违禁色情的书写,以对抗资本主义道德的外在样式,揭示出长久被压抑的非理性形态的“神圣”精神内涵;其对纯粹形式的推崇,一方面以“为艺术而艺术”的方式主观上将艺术“神圣”化,赋予其神圣的价值意向,另一方面“为艺术而艺术”根本上又是西方文化现代性进程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其最终被市场文学14.9万字 - 会员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研究
本集收入作者研究俄苏文学批评家的两部专著。《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是作者主持的“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1997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卢那察尔斯基文艺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是作者主持的“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200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里选了作者撰写的《导论:卢那察尔斯基其人》、《上编: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思想》,《中编:文艺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文学31.6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十三辑)
本书为第十三辑,设有诗文研究、戏曲小说研究、文献考辨三个特色栏目。主要刊发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优秀首发学术成果,着力呈现海内外明清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文学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