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微行为解读学
马智锋更新时间:2019-07-08 10:03:12
最新章节:第12章 解读爱人的微行为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寻、有端倪可察的。就算他掩盖得再严实,各种微动作、微反应、微表情也会悄悄地泄密。《微行为解读学》的目的,就是以“客观地观察”为指导原则,发现隐藏在人们的微行为背后的秘密,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轻松捕捉到他人各种日常小动作、小习惯、细微表情、随口而出的三言两语,从而轻松读懂身边的人,也更了解自己。
品牌:竹石文化
上架时间:2015-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本书数字版权由竹石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微行为解读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2章 解读爱人的微行为
- 第11章 解读女友的微行为
- 第10章 解读男友的微行为
- 第9章 解读客户的微行为
- 第8章 解读下属的微行为
- 第7章 解读领导的微行为
- 第6章 解读同事的微行为
- 第5章 解读朋友的微行为
- 第4章 解读陌生人的微行为
- 第3章 看透人心,你也可以
马智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不要挑战人性(全2册)
《不要挑战人性》(全2册),用脑科学解锁自律密码!人性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实现认知觉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顺应人性的方式实现爆发式成长!人性中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弱点,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轻松的选项。教育子女、学生应试、职场打拼,都要求人们克服“弱点”才能达成目标。难道顺应天性,只会得到变坏、变堕落的结局吗?其实这些所谓的“弱点”,往往和我们的神经系统的结心理28万字 体验机器:我们的大脑如何预测和塑造现实
在这本书中,安迪·克拉克揭示了重塑范式的预测性大脑理论,重新定义了心智与现实的关系:大脑从未“看到”真实的世界,你的一切所见所感只是它想让你看到的我们对身体、外界的感受,更多来自我们大脑预测的可控“幻象”,而非客观现实。本书揭示了预测性大脑在身体感受、情绪和行为中的核心作用——慢性疼痛、社交焦虑甚至情绪循环,都与预测的失控有关。通过重构语言、改变叙事、调整行动,我们能够重塑自身体验并改善身心健康。心理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