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德拉布尔作品中的神话诗学与伦理共同体
更新时间:2022-11-17 16:35:3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借助伦理批评和神话诗学的理论视角,聚焦德拉布尔对英国撒切尔主义时期形形色色伪共同体的批判,包括表面上共生共存的家庭契约共同体、自由市场经济利益的现象共同体、世界主义异文化共同体以及受限的无条件好客。作为纠偏路径,德拉布尔指出了关怀伦理心理性共同体、人文精神宗教记忆共同体、地方性共同体以及文学创新条件性好客作为真正伦理共同体的建构潜能。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德拉布尔作品中的神话诗学与伦理共同体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后记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二节 条件性好客与文学创新
- 第一节 受限的文学无条件好客
- 第五章 受限的文学无条件好客与条件性好客的文学创新
- 第二节 地方共同体重建
- 第一节 帝国之眼中的异文化共同体
- 第四章 帝国之眼中的异文化共同体与地方共同体重建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
本著作以“转型”为关键词,聚焦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转型过程中的典型现象,重点文类特征及文本个案,勾勒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历史发展及转型图景,力图从历史脉络中考察、把握科技与人的关系、工业现代性美学、外来影响及中国性建构等当下科幻创评前沿问题,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研究做出基础性的学理贡献。文学25.3万字 - 会员
新世纪乡村叙事研究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出现的乡村题材小说,包括部分乡村非虚构作品作为观照对象,论述二十年来乡村叙事所出现的新质元素和诸多变貌。对近二十部乡村叙事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进行了细致、深入、不乏新意的解读,分析了作家的创作动机还有表达意图。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乡村叙事的发展脉络,并对当下乡村现实图景有所揭示,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文学21万字 - 会员
文学地理学批评视野下的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
本书在国内外劳伦斯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依托,以劳伦斯短暂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居住过的地理环境为纬,考察了作家所经历的地理因素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从文本细读入手,研究了劳伦斯长篇小说中所构建的矿区、乡村、城市和湖泊海岛等地理空间,并探究了这些空间里许多意蕴深刻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他小说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魅力。文学30.2万字 - 会员
鲁迅话语系统研究
本书以鲁迅话语整体为研究对象,多维度、系统性地描述和凝练出鲁迅话语中的多重“图式”:国民性话语和个人性话语的双构模式、“铁屋子”的“关系体”和“时空体”模式、还乡小说的“回乡者—故人—故事”结构模式、鲁迅话语实践的“双漩涡”动态衍生图式、“身外—抗世/身内—自省”的生命哲学图式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鲁迅话语的发生、鲁迅话语的实践、鲁迅话语系统的原点、鲁迅话语模式和生存模式的同构性等问题,推进了文学23.1万字 - 会员
现代化进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机:乔治·吉辛作品研究
这是国内首部关于英国作家乔治·吉辛(GeorgeGissing,1857—1903)的研究专著。本书表明,作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吉辛的小说深刻思考了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机”这一文化命题——这些作品不但生动呈现了作家在现代神话中的危境与机遇,而且在丰富的意象中剖折了危机的成因,发现这种危机始于现代信仰危机,同时积极寻求突破,力图对当时的病态“进步”话语进行文学11.9万字 - 会员
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文学27.1万字 - 会员
王方晨创作论
山东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追求。从新文学之初的王统照,到三十年代的臧克家,再到建国后的郭澄清,山东作家始终关注现实,贴近土地,表现普通人的生死爱恨。既有大时代的历史感,又不乏普通人的生存实感。新时期的王滋润,刘玉民,刘玉堂,张炜,尤凤伟等人的创作,不仅在山东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奠定了当代新乡土小说的基础和高度,对推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方晨是山东新生代作家的代表。文学21.1万字 - 会员
“本根”之问:鲁迅的自然观与伦理学(1898—1927)
鲁迅早年深受进化论影响,这种背景深刻改变了他的自然观念,也奠定了他以“立人”为中心的伦理改革思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语境中,鲁迅面临着“家国天下”伦理秩序解体与重构的难题。本书以《天演论》引发的“天人之变”作为总体视野,通过构建相关语境与知识脉络,深入讨论鲁迅有关“人国”的设想、科学主义潮流中围绕道德与信仰的思考、历史意识的变迁、诗学与政治的改革思路、家庭改革的生物学原理、20年代对进化论的反思等主文学47.8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8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2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