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历史的枢纽:中西亚史地新考
更新时间:2023-03-06 16:38:36
最新章节:何新著作年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著名学者何新考证有关中西亚历史和地理方面的著作,涉及古叙利亚、古埃及、波斯文明、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等内容,探寻亚欧大陆的地理枢纽之地,讲述被长久掩埋的的文明真相。这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现代阿拉伯地区,何以对西方如此重要,以至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焦点。中西亚地区对中国一直有着重要意义。真正影响中国历史的可能不是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是中亚西亚的商人和商队。游牧民族也常常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
品牌:现代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现代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历史的枢纽:中西亚史地新考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2019年第3期/总第153期)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历史20.7万字 - 会员
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
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视阈,探究清朝对云南“掌土治民”深化的过程,通过对正式行政区划、沐氏勋庄、卫所系统、土司制度等不同土地人口管理体制变迁的梳理,揭示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演进态势。迄至清末,云南正式行政区划已经在除西南沿边半环地带土司区域以外的广阔地区建立起来,清朝在云南直接“掌土治民”的力量得到极大深化和拓展。“掌土治民”是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演进的基础,也是推动历史20.9万字 - 会员
印度尼西亚(列国志·新版)
印度尼西亚地处赤道,拥有17000多个岛屿,被誉为“缠绕赤道两旁的翡翠”,亦称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为第三大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人口、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元包容的文化,现已成为新兴经济体中一颗耀眼的新星。本书以最新资料,全新视角,全面介绍和分析印度尼西亚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和外交等,对于广大读者将大有裨益。历史31.2万字 - 会员
丝路列国志(新版)
本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学者为主,介绍了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6个国家的基本情况。每篇用一万多字的篇幅对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包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同时也介绍了各国的地理、人口、国家发展简史和文化特色,还介绍了各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政策方面的情况。这就是一本咨询手册,便于读者查询和了解这些国家最基本的知识。历史37.8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
中国边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艰辛而又辉煌的演进历程,至今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学术研究史的视野回顾了7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前进的足迹,总结学科的成就和价值,展望学科发展的大势。全书分四篇、十八章。绪论两章,概述统一多民族中国与中国边疆,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百年探索;综论四章,从纵的方历史62.4万字 - 会员
太平洋岛国研究(第3辑)
本书依托于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优势研究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图在新材料的解读、新理论的运用和新视角的发掘上下功夫,设有“专题研究”“学术动态”“会议综述”等栏目,为促进和推动国内太平洋岛国研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突出展示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世界史研究做出贡献。历史13.7万字 - 会员
海上丝绸之路:8港口志
本书记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8个港口在历史中的形成与发展,也介绍了与港口相关的人物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黄埔港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泉州港作为东西洋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港是中国著名国际贸易港之一;福州港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扬州港凭借矗立大运河之畔的独特位置,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12.8万字 这里是中国3
《这里是中国3》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讲述正在或曾经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200亿中国人,如何用智慧缔造出独属于自己的非凡家园,形成独属于中国人的文明基因,从此瓜瓞延绵,赓续文脉。一万年以来,农业起源后,我们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为了养育更多人口,我们建设农田、开发山地,为了居住,我们建起各式家园,为了安全,我们修筑大小城池,筑城以守民为了交流,为了记录,我们发明文字……我们创造了文明,文明也历史12.1万字- 会员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万变”之长河,“不变”之中国。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讲述中国历史的血脉精神,在兴衰、传承与变迁中,寻找中国历史的源与流。本书从疆域、民族到黄河、长江运河、丝路等十个方面将历史和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如果我们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庞大的协作系统,那么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经中枢。漫长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磨合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生生不息历史13.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本书通过考察明清时代闽台地区的乡族组织与地方政治,探讨宋以后的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乡族组织与共有经济、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地方行政与社会转型四个专题。“乡族与国家”这个话题始终值得学界深入探讨。作者郑振满在研究中的整合视野、问题意识及其作为研究基础的大量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民间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在历史人类学、经济史、区域研究以及基层治理等学术领域,都历史地理25.3万字 - 会员
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
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视阈,探究清朝对云南“掌土治民”深化的过程,通过对正式行政区划、沐氏勋庄、卫所系统、土司制度等不同土地人口管理体制变迁的梳理,揭示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演进态势。迄至清末,云南正式行政区划已经在除西南沿边半环地带土司区域以外的广阔地区建立起来,清朝在云南直接“掌土治民”的力量得到极大深化和拓展。“掌土治民”是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演进的基础,也是推动历史地理20.9万字 - 会员
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
王耀所著的《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对海内外现存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的较系统深入的调查、整理和研究。“调查、整理”体现为:弄清运河图藏图机构、收藏路径、图幅保存状况,并进行分类和编目。“研究”则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研究单幅运河图图幅内容、表现年代、图幅价值、版本源流等问题;二是探讨不同类型运河图的特征、背景等,并归纳总结运河图绘制内容的时空差异及历史地理11.6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
中国边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艰辛而又辉煌的演进历程,至今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学术研究史的视野回顾了7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前进的足迹,总结学科的成就和价值,展望学科发展的大势。全书分四篇、十八章。绪论两章,概述统一多民族中国与中国边疆,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百年探索;综论四章,从纵的方历史地理62.4万字 - 会员
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
交界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运用历史地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方法,从交界地区政区设置与调整、动乱防护、水利开发、灾害调适、交通设施管理、信仰文化扩散等方面来考察明清民国时期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地区的互动关系,构建了交界地区地域互动的机制。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对于研究涉及地区的有效治理和区域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地理2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