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伤名家谈骨质疏松症
姚新苗 陈华主编更新时间:2025-03-15 09:21:1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本书是姚新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就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治的经验总结,分概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医案医话等5章;系统阐述了骨的形态与功能,骨的发生、生长与重建,骨的代谢及调控机制,以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了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症中医药防治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详细介绍了姚新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理筋为先”“从瘀论治”“补肾健脾活血法”等学术思想,并附有医案评析和常用基本方剂,可供广大临床医师及医学生学习参考。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2-0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骨伤名家谈骨质疏松症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常用基本方剂
- 第一节 姚新苗治疗骨质疏松症医案评析
- 第五章 医案医话
-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 第二节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
-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四章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 第二节 预防措施
-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总论
姚新苗 陈华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验方新编(下册)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璈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本书上册为清代鲍相璈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医学37.8万字五运六气论析
本书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为核心,对运气的主要理论作了深入地阐述,是一部弘扬中医传统尖端理论的珍贵文献,学术价值甚高。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五运六气思想再解读;第二章为五运六气理论再研究;第三章为五运六气与温疫再解析;第四章为五运六气与古代医家医学思想再探析;第五章为五运六气与明清时期温疫防治再挖掘;第六章为基于五运六气的地域气候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本书适用于中医理论工作者,中医院校研究生,中医爱好医学16万字伤寒论类方辨证
本书初成于1987年,曾作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班内部教材使用,系刘炳凡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之心血结晶。刘炳凡(1910—2000),男,汉族,湖南省汨罗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书以辨六经病脉证为纲,以类方为目,条分缕析,阐微述要,汇通诸家,参以己意,议论平正,特色鲜明,又前冠导论,以为读者学习《伤寒论》之进阶,后附体医学31.7万字周培郁中医肝病治疗经验集
周培郁教授从医50余年,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桂派中医大师。本书全面整理了周培郁先生关于中医肝病的治疗经验和理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周培郁对中医肝及肝病的认识,中篇为现代肝病治疗经验,下篇为慢性肝病相关症状临床经验,重点突出,内容翔实,充分展示了治疗肝病以人为本,长期调理,动静结合,阴阳结合,动植物药共用,活血化瘀贯穿肝病始终等重要学术理念,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医学9.6万字经方躬行医案集
山西老中医闫云科先生先后跟随梁致堂、李映淮、刘绍武诸先生临床,临床主张以病机为圭臬,抓主证作标靶,有是证用是方。著有《临证实验录》《经方躬行录》,并作为主要负责人整理出版山西李翰卿先生遗稿《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其对经方运用理法纯熟,方药精当,对经方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本书系作者学习、运用经方之心得实录。书中有类似方的比较及作者验案、得失,分析详明,文笔朴医学8.5万字房颤临证从新
本书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几十年的房颤专病门诊工作和大规模的房颤病例数据库研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对证候、方药进行了筛选、分类、分层和反复验证,对房颤“因-机-证-法-方-药”的规律性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2篇。上篇主要论述房颤的病因、病机、致病规律、常用角药使用经验以及房颤十四方临床运用规律;下篇主要根据房颤原发病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证治方药,并附医学21.5万字周常昆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全书主要包括庆龄医缘、学术思想简述、医论医话、临床辨治经验举隅、经验方药选录、医学讲稿论文选录、周常昆医学年表7部分,围绕周常昆教授调理肝脾的学术思想及内妇儿科临床经验进行多方位总结,将其核心学术思想、临床独到经验、教学相长传承发挥、中药及地方药物应用经验等有机结合,融入其中,体现名医从医经历和医缘心路。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传承,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庆龄医药传承4代,现以第二代传医学15.9万字- 会员
《中藏经》注释
本书为中医经典注释丛书之一种,为《中藏经注释》。《中藏经》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内容包括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以及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全书共分为三卷,上、中卷共有49论,分论天地、阴阳、水火、寒热、虚实、脉色、脏腑辨证及痹证、痞证、中风、水肿、脚气、淋证、瘕瘕、积聚、痈疽、疔疮等,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总结了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下卷为附方,记载了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方60余首。本次医学3.4万字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症因脉治
《症因脉治》为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共4卷。卷首为医论6篇,卷一至卷四,主要论述临床常见病证43种,对每种病证辨症求因,审脉施治,症因脉治,分列明晰,简明实用。作者强调治病应“先辨其症,次明其因,再切其脉,据症、据因、据脉施治”,如此则能“节节可证,而法不谬施”,从而为读者辨证论治提供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思路。本书论述了与内伤杂病相关的一些病证,主张先辨证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决定治法,医学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