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医法心得十讲
阎小萍编著更新时间:2025-03-15 05:20:23
最新章节:第五节 辨治风湿病运用循经辨证法的体会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医学的辨治体系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是融理、法、证、方、药为一体的。其中“法”为“医法”即指中医学中辨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是中医独特的是为方法和临床经验密切结合的产物,具有法上贯理、法依证立、下统方药的作用,高度概括了中医治疗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医法对于临证遣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医法”的内涵及其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中介绍了自己在临证时最常用的十种医法:调和营卫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补肾壮骨法、健脾和胃法、活血通络法、循经辨证法的内涵、渊源、分类、临证运用体会及作者在辨治风湿病中运用的体会等等。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医法心得十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五节 辨治风湿病运用循经辨证法的体会
- 第四节 循经辨证法的临床运用
- 第三节 循经辨证法分类举隅
- 第二节 循经辨证法的渊源与发展
- 第一节 循经辨证法的定义与内涵
- 第十讲 循经辨证法
- 第五节 辨治风湿病运用活血通络法的体会
- 第四节 活血通络法的临床运用
- 第三节 活血通络法分类举隅
- 第二节 活血通络法的渊源与发展
阎小萍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复方苦参抗肿瘤精准网络药理学研究
本书主要包括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包括三章,分别是“第一章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肿瘤研究机制研究进展”“第二章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第三章中医药多学组研究进展”;实践篇包括六章,分别是“第四章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胃癌的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研究”“第五章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乳腺癌的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研究”“第六章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的鼻咽癌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研究”“第七章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食管癌的网络药理医学12.4万字 - 会员
扶阳论坛6(第二版)
《扶阳论坛6》为第6届扶阳论坛专家演讲稿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策划组稿的一部著作。本书延续了《扶阳论坛》的“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扶阳学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个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中华中医药学会先后打造了“扶阳论坛”“国际扶阳医学大会”等品牌活动,开展扶阳基地建设,发掘培育扶阳医学人才,各项工作都取得医学20.3万字 - 会员
常见肛肠疾病中医特色护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常见肛肠疾病的辨证施护理论、中医特色护理操作和评价等,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本书系统总结了肛肠疾病辨证护理的要点和特色,丰富了中医护理肛肠疾病的理论和知识,对于肛肠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了肛肠解剖及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等;第二部分为各论,针对各种特定类型的肛肠疾病介绍其概念、常见症状等;第三部分中医特色护理,介绍了中医整体护理的概念、病后调护以及用医学20.2万字 - 会员
医典重光·珍版海外中医古籍善本:荩斋医要(校点本)
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其先祖南宋初陈沂(素庵)擅长妇科,因治康后危疾,特赐宫中掌扇,后世刻木为扇以为世医招牌。其书乃综合性医书,次第为医经理论、运气学说,脉学,继列临证诸疾,分35门,各门先论后方,亦有作者经验之谈。该书国内早已失传,日本尚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序刊本全帙,学术价值较高。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医学11.9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脉经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共10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本次整理以叶氏广医学10.3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竹林寺女科秘传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共1卷,分十五个门类,分别论述了月经病四十症、乳门十五症等。每门医学2.9万字 - 会员
藏象经脉源流赜隐
中医藏象经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脏、六经、十一脉、十二经脉等几个阶段。本书探赜历史事件,梳理人文脉络,揭示了许多隐藏千年的重要信息:四脏阴阳、六气感人、王者应天、脉气生长、动脉归经、快然为俞、穴在阳经、五输逆行、腧与脉互不隶属、五行胜克禁忌、四街乃侧支循环、营卫气行十一脉、十二经别的防御作用、十四经脉和二十八脉循环等,使人耳目一新。不仅如此,本书还揭示了古代解剖学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中医的阴阳学医学21.4万字 - 会员
中医脉诊点位新探图文详解
本书详细介绍了著者王敬义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发现的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反映点在寸口桡动脉上部与位分布的基本规律:以藏象学说为理论指导,考察寸关尺三部以及每一部的NO.1~NO.5由浅入深的五个层次,部与层的相交点可确定是某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特定反映点。结合古贤28脉及著者新增9脉,可以明析病患性质。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论学习掌握相交点和反映点,本书详尽地介绍了脉诊具体指法,如全切法、半位切脉法、垂直切脉医学10.5万字 - 会员
独穴养生:激活身体的自愈力
经络腧穴类的养生图书一直都是市场上的长销书。在全民养生的今天,通过经络腧穴进行日常保健,因为其简便、有疗效,已经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本书涵盖了读者生活中容易出现不适的方方面面,诸如睡眠及精神情绪类、外感咳喘类、脾胃消化类、常见疼痛类、美容护肤类、四时养生保健类。同时将各类身体不适以生活场景的方式展现出来,对应一个主穴,指导读者如何操作,缓解症状,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本书将通过图文并茂的叙医学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