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话实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战国中山勇抗争 千乘之国称八雄

上回说到中山桓公趁着魏国与赵国征战再次复国,迁都灵寿。那么,中山桓公能率领中山国迅速壮大吗?能在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维护自己的疆土吗?

这一回主要讲两个人物:中山国相司马赒、赵武灵王。

首先,从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都城灵寿说起。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灵寿故城遗址,是与赵都邯郸、燕下都齐名的战国时期河北三大诸侯国都遗址之一,位于平山县三汲乡,北倚东陵山,南临滹沱河。东、西城垣外有源自陵山的自然河流,自北向南弯弯曲曲汇入滹沱河,起到了护城河的作用。

古城分为东西两城,中间有一条南北向夯筑城垣相隔,东城内东北区已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区,为当时的宫殿建筑区。西城中区为大面积的官手工业作坊区,西城北部为王陵区。在城址西约2千米的坡地上,有封土高大的中山王陵墓。

从中山桓公复国到中山国最后被赵国消灭,中山国经历了五代君主,共存在八十六年。这八十六年,是中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它将国土的疆域扩大到“方五百里”的范围,即南达高邑县西南故村的房子,北到唐县西北的倒马关,西至太行山与山西交界处,东到冀州市的扶柳镇。而且中山国的君主还与韩、燕、宋的君主一起成就了五国相王的活动。从此,中山国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赫赫“千乘之国”,甚至当代有些学者根据中山国的实力和历史作为,称其为“战国第八雄”。

在经济方面,中山国不仅农牧业发达,而且手工业技术先进,以“多美物”著称于世,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不亚于同一时期的齐、赵、燕诸国。尤其从平山三汲灵寿故城、中山王墓及石家庄市各县战国中山遗址出土的大批文物充分证明,中山国在冶铁、冶铜及铁器、错金银器、青铜器的制造方面,有多项技术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其中在石家庄市区市庄中山国遗址(今省文化厅院内)出土的经过淬火技术处理的铸铁斧子,反映了中山国先进的冶铁技术水平。

那么,这座在战国中山国历史上具有辉煌意义的都城,是怎样创建的呢?

千乘之国,中山国怎样成为战国八雄之一?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为何学敌人?

新君无德,中山怎抵乘虚而来的四面强敌?

中山复国不久,便与赵国发生边界之争,“中山与赵战于房子(今高邑西南)”。第二年,赵国出师攻伐中山国北部边城。这两次战争都以赵国失败而告终。

中山为巩固西部边防,在与赵国接壤的边界筑长城。如今,在平山、井陉深山中的战国长城,就是中山国留下的。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到中山王在位的时候,中山国已达到鼎盛时期,政治、经济都颇具实力,军事实力也迅速壮大,周边大国都对此颇为重视。

有一年,燕国君王将王位禅让于相邦,结果引起国内动乱。齐国乘机发兵攻入燕都,中山国也乘势出兵伐燕。当时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亲率三军之众,以征不义之邦”。这次征伐使中山国夺得燕国的大片土地,占领城池数十座,扩展疆土数百里。战争胜利后,中山王让相邦司马赒用缴获燕国的兵器铸造青铜器,记载这件事情。司马赒的功绩还得到了周天子的赏赐和诸侯的祝贺。中山国在诸侯中名声大振,日益强大,确实显示出“战国第八雄”的实力。

此回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主要人物,就是司马赒。

司马赒,是中山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原名司马熹,是中山国相邦,相当于后世的丞相。关于当时中山王的名字,考古工作者一直认为这个字,读作“厝”(cuo)。梁勇先生认为,应该读作“昔”(xi)。为什么?

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在文献中记载原名司马熹,何以改名司马赒呢?就是因为新君中山王即位,是由于他的名字与国君的名讳同音,为了避讳,改名司马赒,这是其一。其二,这个“X”字的字形从“兴”、“昔”,是个刻意用的冷僻字,与“厝”不搭界,应该从“xi”音。

司马赒亲自率兵征伐燕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中山王的宠信。中山王的青铜方壶、铜鼎的铭文中铭刻着他的功绩。

魏国眼看中山日益强大,便一改其先君对中山国的态度,主动与中山修好,意在利用中山牵制齐、赵两国。

于是,魏惠王策划魏国与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活动,就是五国诸侯,互相称王。因为西周和东周初期,诸侯们都奉周天子为王,诸侯不能随便称王,最多只能称为公、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等。到了春秋后期,周天子作为中央王朝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因此,诸侯们纷纷称王。

在这一次五个诸侯相互称王的活动中,魏惠王极力怂恿中山君参加“相王”,以此与齐、楚、秦等大国抗衡。中山国相邦司马赒和谋臣们也极力支持中山君一举称王,以摆脱齐国的控制。这一举措使齐国大为恼火,于是在政治上、外交上对中山进行干涉。从此,中山国与齐国的关系恶化。

中山国的迅速强大以及对燕国的用兵,无疑也使赵国感到了威胁。于是赵国加强北部边防建设,以守为攻,防止中山南扰。赵武灵王二年,在边境筑城,就是高邑这个地名的前身,以备中山。除此之外,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写满辉煌的一代明君赵武灵王,将如何对付中山国呢?

赵武灵王从与中山国的交战中,发现了中山国在戎装和战法上的优势。具有大智慧的赵武灵王,借鉴中山国的胡服优势,组织了强大的骑兵,一改战国时期以战车作为主要战争交通工具的格局,这就是历史上称之为“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这种改革,是对中原诸侯和万乘之国传统军事结构的一种修订,也正是以骑兵作为重要作战力量的开端。赵武灵王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不仅使赵国在军事上增强了实力,而且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国力大增。

在外交上,赵武灵王调整与秦、燕、韩、魏的关系,在诸侯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此基础上,他策划了攻伐中山的战争。

赵武灵王曾亲临靠近中山和齐国边界的新河县九门,在今新河县九门村北筑高大的瞭望台——野台,登高“以望齐、中山之境”,为进攻中山作准备。

利欲熏心,司马赒如何不择手段排除异己?

盛极而衰,中山国将怎样对垒赵国的铁骑?

赵灭中山,战国第八雄怎样成为历史回忆?

中山国的相邦司马赒,虽然对于中山国的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也是一个佞臣。他不仅在中山国朝中排斥异己,而且还弄权后宫,干预中山王家里的事情。中山王的嫔妃们为了争夺王后之位,都拉拢司马赒。司马赒为了帮助阴姬当上王后,大使诡计。他跑到赵国,极力夸赞阴姬如何美丽贤德,诱劝赵王向中山王索要阴姬。然后他回来向中山王进谗,说赵王都知道中山国的阴姬美貌贤惠,很想迎娶入赵,立为王后。这一下,中山王不得不下了决心,急忙立阴姬为王后。

这时的中山国,民风日益败坏。男人们相聚在一起,打架游玩,扯着嗓子唱着悲情的歌,这叫做“慷慨悲歌”;白天追杀剽掠,晚上偷坟掘冢,翻砂做各种模具,盗铸赵国、燕国的钱币,这叫做“作巧奸冶”。

女子们则敲鼓弹琴,穿着拖鞋到富贵人家游媚歌舞,进入诸侯的后宫。

这种现象,显示了中山民风堕落、腐败滋生,是国之败相。

赵国谋士探知中山国的国情后,对赵王说:“中山可伐,如果君不急忙攻伐,就会落在齐、燕两国之后。”随即,赵武灵王大举攻中山,北面一路从唐县倒马关南下,南面一路攻取高邑、封龙山、鹿泉市南故邑石邑和市区东古城的东垣。中山请求献四邑请和,武灵王答应了,暂时罢兵。从此,中山国国力日衰,国政混乱,而赵国则步步紧逼。

两年后,赵再次发兵攻中山,掠取中山边邑,迫使中山再次割地于赵。经过五年的持续进攻,赵国已攻占了中山滹沱河以南大片土地。不久,赵国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中山都城灵寿,中山国王逃到了齐国,最后死在齐国。在中山王逃亡齐国以后,赵国扶植了一个傀儡国君胜,使中山国在名义上继续存在,附属于赵。

既然中山国已经被灭掉了,为什么赵国还让它存在呢?这就是战国时期诸侯争雄的策略,因为这样可以防止齐国、燕国争夺赵国的胜利果实。

一年后,中山国跟随赵国,参与了韩、魏、赵、宋、中山五国进攻秦国的战争。随后,赵国废掉中山国君,让他回到祖先的发祥地陕西榆林肤施。从此,显赫一时的中山国在历史上彻底灭亡了。

穿越时空,考古挖掘能否揭开中山国之谜?

探秘古城,灵寿究竟埋藏着多少王室隐秘?

光耀世界,中山文明留下哪些辉煌的业绩?

中山国虽然被赵国灭掉,但在石家庄市境内和保定市西部,留下了战国中山的许多遗址,尤其是位于平山县三汲的中山都城灵寿故城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留下了这个王国雄浑的背影。

中山王陵和都城灵寿故城发掘后,宏大的“中”字形大墓,豪华的车马坑、葬船坑,华美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昭彰于世。

中山王墓出土两万多件文物,展示了中山国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璀璨的错金银工艺,中山王使用的“九鼎”、完美的青铜编钟等礼器、超越七雄的奢华陪葬品,显现出中山“多美物”。其中的“双翼神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等器物,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十五连盏灯”、“刻铭铜方壶”等中山器物呈现出科技艺术之美,成为中山文化的精彩篇章。

为什么中山王要埋葬一艘船呢?因为中山国都城灵寿城前,濒临滹沱河。

而且在城门前,还有一条发源于灵山的小河。中山王活着的时候,乘船在园林中享乐,他死了也要带着船归天,还要继续享受乘船的快乐。

平山县中山国都城灵寿故城遗址,有很多项考古发现,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甚至在全世界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中国最古老的碑碣。在灵寿故城遗址附近还发现中山守丘石刻和中山王池囿遗址。其中守丘石刻约刻立于公元前378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碑碣实物,是中国后世碑刻的鼻祖。中山王池囿则是在石家庄一带发现的最早的古园林遗址。

2.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平面图。在中山国墓葬中出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文物。中山王墓随葬的“兆域图”,是用错金银工艺在铜板上镶嵌出中山王墓的建筑格局,而且使用了比例尺反映建筑物平面尺寸,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平面图,而且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平面图。

3.战国时期最大的铁器。这是一个在中山王墓发掘出的长方形铸铁大盆,重达126.4千克,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战国时期最大的铁盆,而且是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的铁器。

4.战国时期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平山三汲战国灵寿故城附近中山王墓出土的铁足铜鼎和夔龙饰方壶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铭文最长的两件青铜器物。前者铭文七十七行,计四百六十九字,居中国金文字数之首。后者四面均刻有铭文,每面十行,计四百四十六字,居中国金文第二。其文物价值、科学价值、书法艺术价值、考古学及历史学价值极高。

5.现存最古老的国徽——桑封。中山王墓出土的形似“山”字的大型礼器,经史学界研究认为,是代表山川神主牌位的祭祀用的礼器,名桑封,也是最古老的诸侯国的国徽。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桑封实物,从而为《山海经》的有关记载提供了实物佐证。

6.令世界惊艳的中山国的酒和酒器。

在中山王墓东西两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一件铜扁壶和一件铜圆壶,当考古人员将生锈密封的壶盖打开后,发现壶中液体清澈透明,呈淡翡翠色,并伴有酒香味飘出。后送北京市发酵研究所鉴定,经取样化验分析,认定它是一种经过曲酿发酵而未进行蒸馏的酒,类似现在的黄酒,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保存年代最早的古酒实物,在地下尘封了两千三百多年仍散发着一股醇香。

中山国善于酿酒,在历史上传颂千年。

西晋有一个作家叫干宝,写了一本书叫《搜神记》,其中讲了中山国有一个能人叫狄希,能造叫人醉一千日的烈酒。狄希的一个朋友叫玄石,这个人爱喝酒,喝了狄希的酒,结果就醉倒了,他的家人一看醉了那么多天,以为他死了就把他埋了,过了一千日之后,造酒师狄希来了,问“玄石醒来”?

他家人说他们早就把他埋了三年了,在坟里。狄希说他没有死,只是喝醉了,赶紧把他挖出来。于是墓被打开了,玄石醒了,打了一个哈欠,周边的人一下子又都醉了三天。关于中山国造酒的传奇故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这正是:

千乘之国古中山,南御赵国北伐燕。

灿烂文物惊世界,独特文化百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