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移动互联网营销,从忘记微营销开始
从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全民媒体的阶段,这是时代的进步,更是国民素质的进步。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微博的到来。随后,微营销、微视频、微创新、微电商等一系列名词接踵而至,开创了一个“微时代”。“微”成为企业最神秘、最想要的灵丹妙药。
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一夜成名,我们看到了很多草根从“微”上开始逆袭,煎饼摊也可以融资,面膜开始全民普及,水果开始身价百倍。企业发现微营销很重要!
从最初的微博营销,到后来的微信营销,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撰写了《微信营销解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在传统行业中做互联网营销的人成为了“大湿”。而且的确很“湿”,书卖了近10万册,各种相关演讲几乎每天都有。
互联网人说我是“大湿”,他们说我是“互联网行业的英雄”,把互联网人琢磨了十几年的东西落地了,普及了;传统行业的人说我是“大湿”,他们说我是传统行业的英雄,给传统行业找到了起死回生的良方。而真实的我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本书真正获益的是我本人,我把自己营销得不错,我把自己曾经合计过的公司营销得也不错。但是读者从中真正获益的有多少呢?我不知道。
营销是个体系,战略,不是狙击枪,更不是迫击炮,它是一场战略总揽,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且不可或缺。而微信、微博不过是一颗子弹,连武器都不是,仅仅是一颗子弹而已!
起初人们迷信微博、微信营销,感觉是起死回生之法。到最后发现是骗人的,没那么神奇,没那么好用。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都不能说是案例,只能说是个例,因为案例是要可复制、大部分人可以用,而个例只能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才可以成功,不具备复制性,尤其是曾经成功过的企业,或者是完全不同行业的企业更不具备学习性。
接着人们开始琢磨这些个案中有没有可以复制的东西,于是就创造了一个词“互联网思维”,意思是他们的成功是思维的胜利,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和他们一样的思维。因为这些思维是互联网人提出的,而且的确很像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方法,于是就取名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要把用户转化为我们的粉丝,所以“粉丝经济”和“社群”等词汇被频繁地提及。
粉丝很重要,要加粉丝!我认识一个人,叫周群超,他在微信上有三千万粉丝。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明星,没有媒体曝光,也没有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人用软件加粉丝,即便是一天加一万粉丝,那么三千万粉丝也需要加将近十年啊,他的粉丝是怎么来的呢?
听过我讲课的人都知道,粉丝压根不是加出来的,而且加过来的人仅仅属于“关注者”,关注者离粉丝还很远呢。粉丝是管理出来的!而且粉丝是一种精神,不是一个数量!
你有像明星培养自己的粉丝一样培养自己客户的心态和努力吗?你有让客户像明星的粉丝一样永远跟随你不离不弃的决心吗?
我们常说,最好的粉丝经济的案例不是小米,而是周杰伦。他用歌声让无数粉丝跟随他,他的唱片、电影、周边产品,粉丝都狂热追捧。而且粉丝还会自发地积极地维护他,帮助他发展新的粉丝。
所以我喜欢把“互联网思维”叫做“娱乐圈思维”。而娱乐圈的成功案例比互联网个例强太多,多太多了!
相比之下,我和我们的兄弟们在进行了数百个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并与几千名企业家沟通之后,我决定出这本书。我已经靠第一本书把自己营销出去了,所以这一本书,我要将我知道的、懂得的、取得成功的、经得起各种行业实践和考验的东西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本书里面我也会讲互联网思维,将其作为思考的方向。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崭新的时代,思考问题的角度的确发生了变化,清晰的思考方向和正确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们,尤其是企业家,该如何把握这个时代呢?
第一步,认清它的本质,我们称为定位。
第二步,知道这个时代该如何思考。
第三步,知道这个时代的营销有哪些武器,这些武器该怎么用。企业盈利和什么息息相关?是销售!销售最关键的是成交。这个时代的营销如何进行成交?我们称为转化。
第四步,知道该如何进行宣传。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任何企业想发展都离不开宣传,即便是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那也是依靠了口碑的宣传。移动互联网时代该如何宣传?我们称为推广。
这些都具备了就要进入第五步,团队管理。从招聘开始,到员工晋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团队管理有了更高的挑战!
这本书就从这五个方面对企业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破局展开阐述。
谢谢机械出版社杨福川老师的支持!对于我这种写书经验尚浅、从市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杨老师的支持不言而喻,所以各位读者必须感谢杨老师对本书的付出。
谢谢支持我的兄弟们:被小米请去讲课,被雷军、马化腾等大佬认可的移动互联网专家、K友汇创始人管鹏;拥有三千万微信粉丝的O2O产业导师周群超;专门帮助企业解决“人”的问题,帮助多家企业将营业额提高数十倍的薛正浩;北京大学EMBA特聘专家,被称为移动营销界阿玛尼的马佳彬;单仁移动互联网营销总负责人王翊名。
谢谢传授给我知识、让我终生难忘给的老师们:星光大道创始人韩骏先生、单仁资讯创始人单仁老师、凤巢社创始人梁洪军先生、梦中传授我程咬金三板斧(也就是三大系统)的……
这里不是CCTV,还有很多人就不一一感谢了。总之,本书出版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感谢最特别的一个,陪我一路走来、给我最多支持的犀牛传媒创始人、国内实力派微(微博和微信)营销操盘手、我的爱人邹辰女士!
我经常出没的地方有:新浪微博“李国建wz”、微信公众号“liguojianwz”、微信公众号“wuxixn”。欢迎大家交流,也欢迎“拍砖”,但不要骂人。
如果你不认同这本书,请买一本送朋友,结伴拍砖;如果你很认同这本书,请买一本送朋友,好东西要分享!
李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