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近逻辑思维:合理就一定合乎逻辑吗(2)
美国陆军社会研究部曾在“二战”时期调查过影响军队士气的因素。研究人员发现,职务与军衔晋升较慢的部队,士兵对部队状况的满意度更高,整体士气也更高涨。而在升迁频繁的陆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们反倒有更多不满情绪,觉得晋升机制不公平。
同学们的判断表面上符合某种“逻辑”,但背离了事实。这说明大家的认识是“假符合逻辑”。
研究人员调查后发现,士兵对公平性的认知并不是依据升迁速度,而是以升迁的人是否够资格为判断标准。
宪兵部队基本上很少有人升迁。但如此一来,士兵觉得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没有骑到自己头上,就算晋升机制公平。而陆军航空兵部队时常有人升迁,飞行员时不时看到那些军事素养不如自己的人突然比自己高了一级,于是觉得晋升机制很不公平。
类似的例子几乎在每堂课都会出现。北大新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还很浅薄,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做调查研究时,逐渐学会了不抱先入为主的成见,而是用研究结果(事实)说话。
北大社会课的小调查
曾有北大社会学教授在课堂上用问卷抽样的方式向学生解释这个道理。他在给大一新生上社会学概论课时,让所有人都填了一张调查问卷。
问卷只有两个问题:你父母的职业是什么?你进北大之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哪儿?
在统计完问卷答案后,教授发现:在北大新生中,出身于社会或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的,要比出身于社会或经济地位低的家庭的人占总新生人口的比重更大。于是教授对新生们说:“在座诸位能考上我们北大,父母的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很多学生不服气。他们认为所谓的“父母的因素”就是媒体常说的“拼爹走后门”而考上北大是自己废寝忘食努力学习的结果,所以教授的结论让他们难以接受。
但教授对此另有解释。他说:“家庭背景的状况决定了你们可以接触到多少社会资源,学习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你们能否就读教学水平高的小学、初中、高中,进一步决定了你们每个人的眼界与能力。所以说,大家能坐在这里听我讲课,不光是因为你们学习刻苦,更是由于有上述东西为你们打下了比一般人更好的基础。”
上述调查结果并不意味着北大学生是以“家里有钱就能上北大”的关系户为主体,而是从侧面证明了家庭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考上北大固然要靠学生自身的不懈努力,但学生的家庭环境对此影响也很大。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先进还是落后,父母愿意(并且能够)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多少时间、精力、金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视野开阔程度,以及学生能否接触到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这个小调查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常识”和经验有时候并不可靠,人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演出的“逻辑”可能并不符合事实。换句话说,当你发现符合“逻辑”的东西不符合真理与事情的真相时,毫无疑问,那个“逻辑”可能并不成立。总之,学会不把“假符合逻辑”与“真符合逻辑”混为一谈,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3.逻辑思维的作用
有些人以为只有研究数理化与破案才需要逻辑思维,而人文学科与艺术创作不需要逻辑思维。北大哲学系的陈波教授指出,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逻辑思维并不是逻辑学专家写在学术论文里的抽象概念,而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地都会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假如完全脱离逻辑思维的话,人们不光是没法正确思考,连正常的写作和对话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逻辑在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思考时,需要借助概念来认识事物。在此基础上,对事物做出某种具有判断性的结论(陈述),并通过推理来论证这种结论。无论你是严格遵守逻辑推理的方式思考,还是用其他思维方式思考,都离不开概念、判断、论证三个方面。提高这三方面的能量,也正是逻辑思维的意义所在。
作用一:正确运用概念。
不同兴趣爱好或者学科背景的陌生人,有时候不太容易沟通。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话不投机往往有两种原因:一是双方理念不和,导致意见冲突无法调和;二是由于在概念运用上“驴唇不对马嘴”,导致无法理解彼此的意思。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只有正确地使用概念,才能正确地使用逻辑思维,才能获得正确的思考结果。为此,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加以改善:对概念的理解要明确清晰,不宜模棱两可;明确概念的含义,不要混淆或偷换概念;要认清概念所依赖的语境,不可以曲解相关概念的语境。
思维缺乏逻辑性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无法正确地使用概念。而由于不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他们在使用概念时就可能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概念不清,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会让人感到你的思维模糊混乱,完全不符合逻辑。假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的话,你表达的意思就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此外,许多人在讨论问题时,常常把原本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偷换了概念。这样一来,双方就很难把问题讨论清楚,这样就可能把头脑搞得更乱。
不看语境的差异,也是人们常见的错误。某个概念本来只能用于一个特定语境,但有的人不由分说将其带入另一个语境中,从而引发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我们在当前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片面观点,往往就与人们对概念的混乱认识有关。逻辑思维要求明确概念,这有助于人们减少思想混乱等负面现象。
作用二:做出准确判断。
一个人是否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判断能力高低为衡量标准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往往有精准的判断力,能准确地分析判断事物的情况。如果没有良好的判断力,我们就无法正确地认知世界。
逻辑思维的一大特征是重视判断陈述。事物在性质上的特征(肯定或否定)、数量上的特征(全部、部分、个别)、内部构造上的特征(联言、选言、条件)等因素,都是逻辑思维所反映的对象。
当你觉得某人的思维能力很差时,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能准确地运用逻辑学上的“判断陈述形式”。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判断陈述形式”,就无法准确地反映人、事、物的情况。
常见的错误有:把该肯定的事物做出否定判断,把该否定的事物做出肯定判断;把“是”说成了“不是”,或者反过来。除了错判性质之外,思维缺乏逻辑性的人,也总是搞不清楚事物的量的特征。比如,把“局部”情况看作“整体”情况,把“个别”现象夸大成“普遍”现象。
另一种不能准确做出判断的表现是,无法正确描述事物间的联系。例如,当事物间存在“并列关系”时,应该用“并且”(联言陈述)来表达;当事物间存在“选择关系”时,应该用“或者”(选言陈述)来表达。假如要表达“充分条件陈述”的话,应该用“如果,那么……”句式;表达“必要条件陈述”时,则要使用“只有,才……”句式。这几种陈述不可以混为一谈,否则将歪曲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作用三:有效推理论证。
逻辑思维最大的魅力在于,给大家提供了有效的推理论证方式。假如我们能严格遵循逻辑推理的规则,就可以从已知前提“必然”地推出合理的结论。由于许多人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所以在思考与交流中经常陷入两个误区:
其一,未经论证就盖棺定论。
有的人直接给出自己的论断,但既不提供有说服力的论据,也不给出论证过程。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认为就是这样……”这是典型的缺乏逻辑的表现。
其二,无视证据,妄加臆测。
有的人在思考时不遵循相关的逻辑推理规则,只从片面信息出发,毫无根据地随意联想,硬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生搬硬套在一起。这样得出的结论,不仅与研究对象缺乏必然联系,还可能与事实真相恰恰相反。
我们在社会中可以看到许多非理性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之一,就是一部分人缺乏逻辑素养,无法进行理性思维活动。
烟民的逻辑错了吗
大家都学过唯物辩证法,知道看问题应当一分为二。任何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两重性,不能只看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特别是事物的优缺点与利弊。但有些人却打着“看问题一分为二”的旗号,故意歪曲事实,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王海与李桦是一对好朋友。王海烟酒不沾,李桦则是个一天吸一包烟的“老烟枪”。李桦的肺不太好,经常咳嗽。王海担心朋友的身体,便对李桦说:“你吸烟也吸得太厉害了。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我劝你赶紧下决心把烟戒掉吧。”
但李桦烟瘾大,不肯放弃自己的爱好。他对王海说:“你这个人一点都不讲辩证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二重性。凡事有一利就肯定有一弊,有一弊就必然有一利。所以,看待事物应当注意一分为二。既然吸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那么就一定要遵循辩证法的原理。对这个问题不能不一分为二。所以说,吸烟虽然有坏处,但也一定有好处。王海,你怎么可以不多看看吸烟的优点,全面否定这件事呢?”
先说结论,李桦在强词夺理,错误地使用了辩证法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确认为所有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句话讲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两者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尽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具体怎样“一分为二”,则说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分为二”的形式与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一支军队中,“上”与“下”、“强”与“弱”、“前”与“后”,等等,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于一切事物而言,“好”与“坏”也属于同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可是,同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不仅仅是“好”与“坏”,而且两个方面在事物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李桦在辩论中,故意把“一分为二”这个概念的外延缩小了,把“吸烟”的两方面仅仅归结为“好”与“坏”,并借口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为自己的不良习惯诡辩。
实际上,现代医学充分证明,吸烟对人体有很多危害。吸烟唯一的“好处”是,能让犯烟瘾的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非要从利害的角度评价的话,吸烟的人越多,烟厂的利润越高。但这个好处是烟厂的,而不是李桦的。至于李桦通过吸烟获得的快感(好处),也远远不能抵消对身体健康的损害。也就是说,无论怎样“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李桦从吸烟中得到的“好处”都不足以掩盖其“坏处”。
4.逻辑思维也存在局限性
虽然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不止逻辑思维一种。在哲学理论中,形象思维是一种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与感受、感想、体验、经验等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相对于抽象、严谨、精确、规范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具有形象具体、非逻辑、粗略、法无定法等属性。
为什么当人类掌握逻辑思维这一高级思维工具后,仍然不能放弃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形象思维呢?说到底,世上没有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公式。尽管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但它也存在不少局限性。这就决定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如同太极图中的阴与阳一样,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中。
北大调研中心的研究
虽然逻辑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整体的逻辑思维水平越高,文明发展的速度也越快,但部分人对逻辑思维的推崇逐渐走向了一个极端——把逻辑思维当成人类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这种人虔诚地相信,只要按照某种明确无误的逻辑系统来思考,就可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这个观点恰恰是荒谬的。
首先,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在几乎一切领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上述的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与文学鉴赏中有着逻辑思维无法代替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科学探索、文艺创作、军事指挥、市场营销等活动中,灵感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领域中并非用不到逻辑思维,但已经足以否定逻辑思维的唯一性。假如无视这些社会现实,把逻辑思维当成人类唯一正确的思维模式,无疑是偏颇的。
其次,逻辑思维无法解决思维活动中的全部问题,也有难以发挥作用的时候。
为了避免思维的跳跃性,逻辑思维采用的是程式化思维模式。这使得逻辑思维从一开始就被纳入了某种固定的轨道,束缚了想象力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知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