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而推行的公共教育模式,亦是当前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构建一种能够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适应特定文化环境、创建和谐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应当成为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区域内所属高校承担着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教育紧迫而持久的需求,相关省区或已有一定的办学积累,或积极地做出相应的部署和安排。
一、国内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初步发展概况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提出:“具备条件的学校要逐步设立艺术教研室,并由一位校级领导干部分管此项工作。普通高校必须把艺术选修课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中。”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把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将其纳入到了素质教育的大范畴,表明了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美育、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问题”;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纲领性文件,充分强调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部分省属重点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或凭借悠久的历史积淀,或利用现有的学科基础,积极创造条件,开齐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所涉课程,并取得初步成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亏空、区位劣势、制度缺陷、政策滞后,以及民族、宗教的特殊性等原因,公共艺术教育学科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截至2010年8月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约3035所,含有艺术专业的约758所(以招生为准),平均每省24.45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仅有88所,含有艺术专业的27所,包括甘肃14所,青海2所,宁夏4所,新疆7所,平均每省区6.75所,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4,仅占陕西省总量的1/6(陕西省78所,有艺术专业的42所),宁夏和青海的形势更为严峻,处于严重滞后和分布不均状态。尽管区域内一些“211工程”建设高校,如: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等在国家教委1988年《意见》和1999年《决定》颁行之后,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发展已迈出了相对重要的第一步,即:设置艺术教研室或成立学生艺术团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区域内普通高校,尤其是区域内其余61所不含艺术类专业的普通高校,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其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大多成为所在学校公共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和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学科。公共艺术教育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比较滞后。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顶层设计存在突出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定位普遍不高,其地位无法与公共外语、公共体育相提并论。一些高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学校领导层面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统一规划和具体部署。“在一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着间歇性、随意性或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特别是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重视推动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视艺术演出效果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提高等现象。”虽然个别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发展定位、职责划分、工作落实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可见,机构设置不健全、体制运行不顺畅,已成为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症结。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突出问题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建设工作不到位。一些高校在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关键性环节没有相应的倾斜政策,未能组建一支专门的、比较稳定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一些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依附于所属艺术学院,但该学院的生师比已超越15∶1临界点,客观上也难以抽调专业较为全面的教师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些高校的师资大多为专业院校毕业的专兼职教师,他们有着相对较好的专业基础,却不一定具备高校文科教师必需的历史文化素养;一些高校从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多属兼职或外聘教师,根本无法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有个别高校根本就没有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材存在突出问题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专业设置不科学,课程规划不系统,选编教材不专业,时间安排不合理。一些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分类混乱、零散;一些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规划随意性大、艺术门类单一,有的课程则形同虚设;一些高校根本就没有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
此外,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选编和资料库的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使得该学科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行之有效的系列统编教材及参考资料。
(四)公共艺术教育在设备设施存在突出问题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普通高校由于发展规模和对外沟通的局限性,区位经济、文化基础的滞后性,民族宗教习惯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无心无力投入公共艺术教育事业,极大地影响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且未能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所在学校主要领导的足够重视。一些主管部门和普通高校主要领导抱有应付差事的落后理念和不良思想,致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机动资金投入甚少,专项资金几乎为零,公共艺术教育必需的设施设备和耗材资料极度匮乏;在一些高校大多资金优先流向理、工、农、医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只有剩余闲散资金才用来填补公共艺术教育的亏空,且购置的设施设备大多为同一品牌、型号的中低档次的产品,后期维护、升级的经费投入也基本无法保障。
综上所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有关学科理念、组织管理、师资建设、课程教材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前提下,只能被动地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的非正常运转状态,客观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这一地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势必进一步拉大与中东部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差距。从战略角度思考,长此以往将会对该地区公共文化安全形成重大隐患。
三、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一)从民族文化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公共艺术教育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深化,牢固树立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不断提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认知度和执行力
国家部委相关司局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能仅仅将它简单地等同于中东部地区的类似情况。应切实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现状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将它们与东北、西南等地区纳入同一战略或课题平台,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提交当地教育厅局规划实施;地方省厅应由分管厅领导牵头督察、高校主要领导具体落实,在宏观上制定远景规划,在微观上监控、考评所涉制度、管理、师资、课程、教材、经费等每个运行环节,形成“部委决策科学、省厅理念超前、校院实施得力”的良性循环链条。同时要科学地借鉴欧美、日本及港澳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从思想上明确“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和“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这一牢固认识,从而确保《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1988)、《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落到实处,使公共艺术教育从思想上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并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安全及区域稳定和谐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二)从政策制度入手,自上而下,统筹兼顾,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确保公共艺术教育科学有序地稳步推进
国家部委相关司局应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文化兴国强国和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视野,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狠抓组织建设和落实,必要时应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派驻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教育专员,对所属地区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干预;地方省厅应将此项工作纳入特色重点要点工作,并将它定为相关高校综合考评的主要观测点,集思广益、常抓不懈;各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由党委副书记或主管社科副校长为首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机构负责人员应包括宣传、人事、教务、学工等部门主要领导;同时要吸纳艺术学院、教育学院的专家、学者担纲艺术指导或教育顾问;已成立机构的,要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组织机构(如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和艺术院系、艺术团队,统筹兼顾于思想、组织、师资、课程、教材、设备以及专项经费、活动基金等各个方面,确保公共艺术教育科学有序地推进。另外,必须强化工作考绩制度,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情况与主管校领导、处室分管领导的年终考核挂钩。
(三)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全面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特殊性及其使命的崇高性,从而加强师资队伍的科学规划与长效建设,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家部委相关司局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把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应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既不是音乐教师也不等同于美术教师,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和师资队伍工作使命的崇高性;相关高校要在教学工作量及其他工作业绩方面给予科学、合理认定。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进修培训方面给予必要倾斜和信任,充分调动公共艺术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要把提高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工作放在首位;要注重师资队伍教育理念的更新,使他们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接受新兴知识的胸怀,同时还要具备必要的民族文化和宗教常识;要狠抓师资队伍的业务培训,积淀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专业造诣,逐步拥有一支熟悉并领会民族政策、文化理论水平较高、艺术表现力较强、甘愿为文化兴国强国和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奉献自我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四)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着眼,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规划与教材建设,重视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国家部委相关司局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纳入与大学英语和大学体育同一类型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建立对应的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或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或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通识课类型。应尽可能兼顾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和“理论”“赏析”“s技巧”等不同课程层次。在理论教学上要虚心借鉴西方业已成熟的“艺术学”“美学”理论及技术;在实践教学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突出课程体系和统编教材的民族性特征;在课程形式上,还可以灵活体现各艺术课程的地方特色,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的民族特色、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历史背景,同时兼顾当地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课程或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并将相关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如:《陕北民歌》《维族木卡姆》《青海花儿》《甘肃花儿》《宁夏花儿》等。
(五)从打造中华民族后备人才库的高度出发,全面规划专项经费并大力投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和资料耗材的规划与建设,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国家部委相关司局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从整体经费预算中拿出相当的额度,专项投入用以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艺术教育,并将此作为体卫艺部门的中心工作和大项开支来抓;各高校应从年度教育经费中划拨一定的比例,作为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设施设备、资料耗材的必要开支。要使公共艺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并能有长足发展,还必须逐年按比例追加公共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主要领导应确保专款专用,对公共艺术教育所需经费提供持之以恒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专项经费的按时划拨和活动基金的长期设立,将从根本上保证上述思想、组织、师资、课程、教材、设备的到位,从而保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科学、和谐、健康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兴国强国和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以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了最终实现文化兴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始终坚持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就繁荣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依据。
尽管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并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必须尽快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必将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今天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熏陶和滋养;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不能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软实力’的强大和支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任重而道远!
(本文获2011年全国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宁夏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等著.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
[2]张建中,黄丽娜.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
[3]李燕.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4]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吴江.高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兰州学刊,2008(4).
[6]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教育与职业,2006(29).
[7]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4):27卷.
[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