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花儿如何走出困境
说到宁夏的花儿,很多生活在宁夏的人似乎觉得陌生,但说到《花儿与少年》,那轻快、明媚的曲调就会响彻耳边。从20世纪60年代回族“花儿”舞剧《曼苏尔》晋京演出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会演金奖,到2011年8月8日《心中的“花儿”火辣辣》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宁夏“花儿”盛开了半个世纪。
一、关于宁夏花儿
大西北民歌奇葩“花儿”又称少年,是一种高腔山歌,约形成于隋唐,明清以后,逐渐从甘肃临夏传播至整个大西北,成为汉、回、撒拉等众多民族歌咏心声的最好载体。宁夏花儿融会陕北信天游和阿拉伯音乐风格,在西北花儿中一枝独秀。六盘山是宁夏花儿的主要流传地。泾源、西吉、原州区、同心也是花儿歌手集中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花儿以爱情为主线,广泛地展现着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多侧面地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是广大劳动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口头文学形式。不但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表现水平,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珍贵的史料性。宁夏花儿以其秀美和独特,已成为中国西北花儿家族中的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性的花儿独特品种,并广为宁夏回族群众所认同。她是宁夏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活的文化标志,自然也是宁夏回族与其他各民族乃至世界文化交流的首选。
二、宁夏花儿的现状
在海原,花儿是特色、是优势、是资源,喜爱花儿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人自小耳濡目染都会唱那么几句,花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宁夏花儿民间歌手2000年在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亮相演唱花儿,受到了文化界同人广泛好评。2002年又代表宁夏参加了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在浙江、上海巡回演出,获得了最佳音色奖。2002年9月,海原县委、县政府适时举办了宁夏海原花儿文化艺术节,其间,中央电视台、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花儿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极大地提高了海原的知名度。但由于花儿大多采用方言形式表达,推广普及“花儿”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能够掌握多首曲目和风格的花儿唱家已属凤毛麟角,且多已过古稀之年,自然传承纽带已断裂微存,而现代化的冲击使其乡土文化本色特点不断流失,花儿的生存出现了危机,传承进入了低谷。
(一)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不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人在艺在,人亡歌亡”的基本特点,保护的根本,主要是对其传承人的保护。传承人是花儿的载体,保护传承人是实现活态传承的根本和基础。宁夏花儿活在唱家的心里,他们开口唱,花儿就盛开,他们不在了,不知有多少花儿就枯萎了。对花儿歌手、唱家,多年来,社会和文化界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有限。80年代,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将李凤莲、马汉东等歌手安排到县文化馆、站工作。但更多的民间歌手,如知名的歌手马生林等,一生务农,生活窘困,演唱、传承花儿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加之周边文化生活氛围的变迁,花儿在民间的传继链条萎缩。在宁夏,花儿的知名唱家少,传承人少,近年来出现的优秀的年轻歌手也为数不多,是宁夏花儿的濒危表象之一。
(二)花儿的传承方式存在缺陷
花儿在民间社会的传承,没有明显的师承关系,也不属于家族式传承。在宁夏没有固定的花儿会,花儿主要流传于回族群众中,歌唱者由于宗教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不在家中和村里唱,花儿的传播和承袭是松散的社会传承模式,从而给花儿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苦难,很少有青年人认识和学习宁夏花儿。
(三)花儿受到新型文化载体的冲击
目前花儿的保护速度跟不上衰落速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20年恰好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最快的时期,工业文明对主要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很大冲击。过去传统的农业封闭社会里,花儿是大西北农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劳动累了,唱上一曲花儿就能解乏。而随着我国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花儿受到了很大冲击。农牧民可以看电视、听收音机或MP3,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削弱了花儿的地位。此外,大量青年农民外出打工,学会唱流行歌曲,这也让家乡的花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四)地理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花儿的流传不广泛
六盘山是宁夏花儿的主要流传地。宁夏花儿在语言上与洮岷花儿、河湟花儿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用宁夏南部山区方言演唱,宁夏花儿的演唱者大多生长在这里,海原县的人们就非常自豪地称海原是“花儿的故乡”。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生活在银北地区的都是外省迁移过去的居民,对花儿民族文化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给花儿文化的沉淀造成了困难,会唱花儿的人寥寥无几,更不要说传播与发扬了。
三、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都受到冲击,特别是回族民间文化中的无形文化遗产比有形文化遗产更加脆弱,因而面临失传的威胁更大,花儿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盛开千百年的一朵奇葩,在日益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她的生存状况受到威胁,生长和繁育被遏制,这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今天,当我们意识到保护与传承花儿对回族、对宁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时,对她的宣传、保护成为当今宁夏人的文化使命。让人欣慰的是,我区宣传文化系统除在区内开展一系列发掘、整理、创编、演出和培养人才的工作外,还积极联手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将宁夏“花儿”作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保护,成为宁夏地区的品牌文化之一。然而这是远远不足的,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一)政府主导,全民保护
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对抢救和保护花儿民间文化重要意义的认识。抢救和保护回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回族民间文化具有特殊价值,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该备受关注和重视。
积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高效运转、协调有序”的保护工作机制。花儿民间文化是民族个性的体现,是构成其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保护工作需要投入浩大的人力、财力,涉及的领域广泛,是一项长期任务,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因此必须确认政府的主导地位,使各级政府要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宣传与组织,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组织田间、地头的花儿赛歌会,组织全区的花儿会,形成全民保护的意识和氛围,使宁夏人人会唱花儿,共同推进花儿文化的保护及发展工作。从而提高宁夏花儿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提高宁夏的美誉度。
(二)利用教育方式实现宁夏花儿的传承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利用教育实现宁夏花儿的传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开讲座
让学生从欣赏开始,聆听自己家乡的歌。这样直接的传承方式,会使花儿原汁原味地流传,也可以提高民间艺人地社会认知度和受尊敬程度。编写花儿音乐教材,在全区中小学的音乐课中加入花儿欣赏内容。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科技和音像教材,让学生欣赏到花儿,积极营造一个培养花儿传唱的社会文化氛围。
2.在中小学校进行师资力量的调动和培训
让音乐教师首先掌握经典的花儿曲目。通过举办培训班,编排花儿歌舞,举办花儿演唱会,花儿进校园,花儿传承基地建设等手段,保护、传承。
3.开设兴趣班
在山区遴选有基础和条件的学校开设兴趣班,发现和培养有花儿演唱兴趣和天赋的孩子,开设花儿文化专业课程,培养理论研究人才、花儿传人。
4.加强联合,培养人才
依托宁夏回族音乐研究所、宁夏大学及其他高校教育阵地,加强横向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在大学中加强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在信息智能及人才方面的优势。
(三)保护传承人打造花儿精品意识
1.对老艺人、唱家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并出版发行相关音像制品
运用现代化录音、录像等手段记录和保存那些千百年来在人们中间口口相传的花儿,加强对花儿的基础保护作用,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欣赏到最纯正的花儿作品,扩大花儿的社会影响。
2.对命名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生活资助与传承行为的扶持
改善传承人地生活条件,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掌握的艺术的社会价值,从而保障他们传艺的基本条件,激发其演唱和传承花儿的积极性。
3.发展花儿需要打造精品、经典
吃透原生态花儿的精髓,推陈出新,不断创作出具有花儿风格的、宁夏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如20世纪50年代由朱仲禄等人创作的《花儿与少年》,而今的《吆骡子》等曲目的创作就是成功范例,唯有这样才能提高花儿的知名度。让世人尽可能都知道花儿特殊的美学、民俗、社会、语言、诗歌等方面的价值。
(四)进一步加强对花儿的创新
1.解放思想
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在强调保护原生态的同时,要允许她多样化的发展。在创作上创新,我们不能把保护原生态花儿与丰富、发展、演绎和创作花儿对立起来,传统的花儿曲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下就产生那么多的,她也是通过劳动群众上百年来的不断丰富创造出来的,所以,花儿的发展要鼓励创新。像舞剧《月上贺兰》、话剧《农机站长》、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首部回族花儿剧《大山的女儿》等等,富有宁夏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花儿”,其表现样式从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创新,创新才能得到传承。要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花儿走出西北,就得加上时代的元素,让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人都能欣赏,还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增强时代意识,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相互渗透、相互汲取,进而展示本地民族的文化精髓。
2.在曲式曲调上也应有所发展创新
花儿是“原生态”或“原生林”。但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民歌风格和韵味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和音乐方面的发展和放大,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曲调在不改变原味的基础上要有所调整,使其既保持山歌野曲的粗犷豪放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释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进入21世纪,人类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热点。宁夏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她的保护最终要落实到传承的主体。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都会对宁夏花儿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保护与传承的最终目的还要落实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我们热切希望宁夏花儿这枝奇葩能丰富祖国文化艺术宝库,成为架起西北民族文化的一座桥梁,推动西北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文获2011年宁夏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