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如歌 过往欢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离别恨(2)

【注释】

[1]燕燕:燕子。

[2]差池: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3]颉(xié):鸟飞向上。颃(háng):鸟飞向下。

[4]仲:排行第二。氏:姓氏。任:信任。只: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5]塞:秉性诚实。渊:用心深长。

[6]终:究竟,毕竟。

[7]勖(xù):勉励。

【译文】

燕子燕子飞啊飞,上下翻飞树林中。

姑娘即将出嫁了,远送姑娘到郊外。

远望不见姑娘影,泪如雨下流满面!

燕子燕子飞啊飞,上下翻飞来回转。

姑娘就要出嫁了,望着姑娘道别离。

遥望不见姑娘影,久久站立泪涟涟!

燕子燕子飞呀飞,上上下下呢喃声。

姑娘就要出嫁了,姑娘就要到南边。

遥望不见姑娘影,心中伤悲肝肠断!

仲氏诚实重情义,敦厚深情懂人心。

性情温柔又和善,知理谨慎重修身。

不忘先君常思念,勉励寡人心忠诚!

汝坟

——希望是生命的支点

【原文】

遵彼汝坟[1],伐其条枚[2]。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3]。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4]。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5]。

鲂鱼尾[6],王室如燬。

虽然如燬,父母孔迩。

【赏析】

《毛诗序》以为,《汝坟》意在赞美“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汉代刘向的《列女传》也附和着声称此乃“周南大夫”之妻所作,因担忧其丈夫“懈于王事”,所以“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也。而《韩诗章句》则认为,是妇人“以父母迫近饥寒之忧”,而劝夫“为此禄仕”之作,并没有赞颂“文王之化”的“匡夫”之义。近代学者认为二者都有所牵强,而将诗意解读为妻子挽留久役归来的丈夫。

独守空房的妻子,膝下有儿女,上有年迈父母,不仅要承担许多琐碎劳苦的家事,而且要有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要有女人特有的细致周到、温柔体贴,又要有男人所有的刚毅坚强、不屈不挠。个中滋味,又怎一个“苦”字了得!

其实在诗的首章,就已经点明了诗旨。“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在高大的汝河岸堤边,一位悲凄的女子手中执斧,正在砍伐山楸的枝杈。

像伐木作薪这种重体力劳动,本该是男人们做的事情,而现在却由操持家务的妻子承担了。观者不禁发问:此女子的丈夫究竟去了哪里?竟这般狠心让妻子执斧劳顿!接下来的“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即隐约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原来,丈夫久役未归,维持生活的重担,自然要落到妻子柔弱的肩头。“惄”即忧愁之意;“调饥”作未进朝食解。满腹的忧愁用“朝饥”作比,而此中滋味也只有饱受饥馑之苦的人们,才深有体会。此时,这蹒跚于“汝坟”的妻子,又在忍受着饥饿来此间砍柴了。这是诗文表面的意思,实际上“朝饥”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先秦时代,“朝饥”往往是男欢女爱的隐喻。由于未见久役未归的丈夫,这柔弱的妻子,有多久未曾感受到点滴的眷顾和关爱?这便是第一章中所呈现的女主人公的境况:孤苦无依,生活窘困,清晨不得不硬撑着柔弱的身躯来到堤边采伐。秋风阵阵,堤岸上传来一声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的怆然叹息时,怎能不令人感到一阵酸楚?对于丈夫在外远役的妻子来说,精神上最强大的支柱,莫过于盼望着丈夫早日平安归来。“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如煎如熬、如饥似渴、如在深渊。

到了第二章,诗意发生了转折。“遵彼汝坟,伐其条肄”,并不是简单地重复上一章:“肄”指树木砍伐后新生的枝条,同时也喻示着孤苦的女子的劳顿和期待。秋去春来,愁苦悲凉的岁月在无尽地延续,当守望终化为绝望时,却意外地发现“君子”归来的身影,怎能不令人惊喜?“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希望如星火闪现,如镜中影像,想拼命抓住,绝不放手。

这两句便表达了妻子悲喜交加的复杂心境:“被远征他方的夫君终于归来了,他终是思我、念我,未曾舍下我啊!”妻子从悲郁中醒转,沉浸于欣慰与喜悦当中;然而这来之不易的相聚是否只是一次短暂的厮守:“久役才归的丈夫会不会又将远行,而将我孤独一人抛在家中?”这顾虑与担忧,不免为相聚的喜悦罩上一层淡淡的阴影:“无论如何,这回是绝不能让你离去了,你如何忍心再次离开我呢?”这又是一次在喜悦与犹疑的交叠中所发出的深情挽留。凡此种种,实则意犹未尽,但又被“不我遐弃”四字所涵盖。

妻子的疑虑终成现实。到了第三章,开头两句便以踌躇难决的丈夫的口吻,迫不得已向妻子说出了再次弃家远征他方的事实:“犹如还未恢复精力的鳊鱼又将曳着赤尾远游,在国家危急的时刻,大丈夫又怎能袖手旁观、顾妻恋家?”如此生动的比喻,将丈夫远役的现实衬托得极为紧迫,这一切将那还沉浸于欣喜之中的妻子,重又推回到绝望的边缘。无奈之下,在绝望边缘苦苦挣扎的妻子仍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虽则如燬,父母孔迩!”这便是她万般无奈中向丈夫发出的凄凄质问:“夫妻的团聚,终将被残酷的徭役再次打破;然而,深陷饥饿之中的年迈老人们,难道你也忍心不管他们的死活吗?”

全诗在这句悲凄的质问中结束,丈夫将如何回答妻子的质问,我们已无从知晓。当苛刻的政令和繁重的徭役危及每一个穷苦人家的生存,将支撑“天下”的平民逼迫到“如燬”、“如汤”的绝境之时,社会便会发出这样的质问声。《汝坟》中可怜的妻子在几经悲喜和绝望后发出的质问,得不到回答,唤回的只是丈夫无尽的沉默。

《诗经》中的建筑

路桥

1.行,道路。

《国风·周南·卷耳》

《国风·豳风·七月》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

《小雅·小旻之什·大东》

《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小雅·桑扈之什·车舝》

《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

《小雅·都人士之什·黍苗》

《大雅·文王之什·绵》

2.道

《国风·邶风·雄雉》

《国风·齐风·还》

《国风·邶风·谷风》

《国风·齐风·南山》

《国风·唐风·有杕之杜》

《国风·秦风·蒹葭》

《国风·陈风·宛丘》

《国风·桧风·匪风》

《小雅·鹿鸣之什·四牡》

《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小雅·小旻之什·小弁》

《小雅·小旻之什·巷伯》

《小雅·小旻之什·大东》

《小雅·都人士之什·何草不黄》

《大雅·文王之什·绵》

3.路

《国风·郑风·遵大路》

《大雅·文王之什·皇矣》

4.逵,四通八达的大道。

《国风·周南·兔罝》

5.梁,桥梁,浮桥。

《大雅·文王之什·大明》

堤坝

6.河堤。

《国风·周南·汝》

7.漘,河坝。

《国风·魏风·伐檀》

8.防,堤防。

《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9.梁,捕鱼水坝。

《国风·邶风·谷风》

《国风·齐风·敝笱》

《国风·曹风·侯人》

《小雅·小旻之什·小弁》

《小雅·小旻之什·何人斯》

《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

【注释】

[1]遵:循,沿着。汝:水名,即汝水,淮何的支流。坟:堤岸。

[2]条枚:树枝叫条,树叶叫枚,条枚就是枝叶。

[3]惄(nì):忧愁。调:通“朝”,就是早晨。

[4]肄(yì):树枝砍后再生的小枝。

[5]遐:远。遐弃:远离。

[6]鲂(fáng)鱼:鱼名,就是鳊鱼。(chēng)尾:红色的尾巴,(huǐ):焚烧。孔:很。迩:近。

【译文】

沿着汝河堤岸走,用刀砍下树枝叶。

久未见到心上人,如饥似渴受煎熬。

沿着汝河堤岸走,用刀砍下细树枝。

已经见到心上人,千万别把我远离。

鲂鱼尾巴红又红,王室差遣如火焚。

虽然差遣如火焚,父母近在需供奉。

绿衣

——天冷衣单念亡妻

【原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1]。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2]!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3]!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4]。

我思古人[5],俾无兮[6]。

兮绤兮[7],凄其以风[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却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者死者所制作的东西,因此就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悲伤,而又重新陷入悲痛之中。自古以来从这个方面来表现的悼亡诗有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诗经·绿衣》应该算是这类题材的开山之作。这首诗有四章,诗人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综观全文,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包含在诗中的深厚感情,以及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心情。

第一章说:“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诗人把亡故的妻子生前所做的衣服拿出来里里外外地看着,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忧伤。第二章“绿衣黄裳”与“绿衣黄里”相互呼应,描写诗人细心地翻看着这些衣服,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回想起妻子活着的时候,那情景历历在目,是他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所以他的忧愁也是永远都无法摆脱的。第三章写诗人细心地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他感到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妻子对他的深深的爱。由此,他想到了妻子平时对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规劝,从而使他避免了不少过失。在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第四章说到天气寒冷的时候,诗人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因为妻子活着的时候,四季换衣都是由妻子为他操心的,那时的他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可妻子去世之后,自己还没有学会照顾自己。直到实在无法忍受萧瑟的秋风侵袭,才想起寻找保暖的衣服,由此更加思念自己的贤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恸。“绿衣黄里”说的是夹衣,是在秋天穿的;“兮绤兮”则是指夏天穿的衣服。诗人应该是在秋季创作了这首诗。因为诗中所描写的场景是诗人将刚刚取出来的秋天的夹衣捧在手里反反复复地看着。

人已经逝去,而为他缝制的衣服尚在。衣服非常合身,针线细密而精巧,使他更加感到妻子做的一切都合于自己的心意,这是其他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所以,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失去妻子之后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正可谓是“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诗中之情深切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