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社交币的核心价值:流通!流通!流通!(4)
从免费到收费,Freemium的秘密
Freemium,一种常见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它的运作方式分三步:
第一步,靠免费服务吸引大批用户;
第二步,推出各种增值服务;
第三步,将部分免费用户变为收费用户,用来支撑网站运营,同时依然保留免费用户,作为潜在收费用户和网站规模的保障。
可以说,如今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创业之初,都要靠“免费”这张王牌打天下。淘宝最初是个免费的交易平台,QQ最初是个免费软件,百度最初也是个完全免费、无须竞价的引擎。免费使用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这些流通中的交易、聊天、搜索以及点击,都变成了网站的社交币,网站靠免费取得了巨额社交财富,时机一到,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财富。
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少企业选择免费推广。例如,在互联网兴起后,计算机病毒随之泛滥,杀毒软件成了走俏品。最初的杀毒软件需要付费,而后起之秀360却推出了免费杀毒软件,一跃超过了金山、瑞星等老牌杀毒软件,顺便推广了它的浏览器。这是免费推广的经典成功案例。
不过,免费推广也有它的弱点:大规模的免费需要大笔资金做后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需要面对“零收入”、“负收入”,很多企业撑不过这段时期,淘宝等巨头全都经历过艰难的创业期,好不容易才杀出了一片天地。于是,一种缩短免费周期、提高变现效率的模式被推广开来,这就是Freemium。
让我们以网游来说明Freemium的社交币和变现的秘密。
一款网络游戏即将推出,首先要大规模地做广告,炫耀其世界观的恢宏,美工的精致和人物形象的与众不同,也许还要请某位明星出任代言人,以进一步提高名气。一些优惠必不可少,包括赠送物品并承诺公测不删档等。游戏迷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于是纷纷点开了这档游戏,结果发现故事有趣、人物好看、用户不少、难度适中,于是建立角色,开始游戏。
每一天都在进行升级,每一个任务都有不同的成长值,在游戏里结识了不少人,又让自己的朋友们也一起来体验这个游戏——游戏就这样固定了新用户,带来了更新的用户。用户们很高兴能在业余时间找到了这么一个休闲空间,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够打发时间,能够结识朋友,能够在虚拟空间一圆江湖梦和英雄梦,也许还能谈个网恋。总之,当用户对游戏产生了感情,成为忠诚用户,他们就已经成为游戏的有效社交币。
用户的社交币功能有两种。
一种是传播。
用户能够带动游戏的名气和活跃度,一款游戏玩的人越多,它的人气就越旺,它的用户基数也相应增大——收费用户也会相应增多。固定用户自带宣传功能,会带来广告效应,还会带来更多的用户。免费用户带来的人气,对热门游戏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预热”。而且,今后游戏能够影视化,他们是现成的观众;今后游戏出了周边产品,他们也有一定的购买力。
一种是直接变现。
这也是Freemium的关键。和游戏一起推出的还有各种收费项目,专门为那些没有多少时间玩游戏,却想要成为高手的人提供。只需要多多花钱,就可以得到各种“神器”、“秘籍”、“宝盒”,比起辛辛苦苦刷副本捡掉落,收费项目无疑是最快捷的升级渠道,游戏的主要收入正是来自这些“少数部分”,满足他们的喜好,定制他们满意的服务,让他们留在游戏中,才是运营商的目标。而免费用户事实上成了收费用户的陪打、陪练和陪玩。
Freemium模式抓住了互联网营销的关键:流通。只有大规模用户注册并使用,才能使流通成为可能,热点也随之而来。免费使用向来是流通的利器,抓住人们“姑且试一试”的心态来吸引客流量,把收费项目调整在自选范围内,使用户一直拥有选择权,不会产生“被强制收钱”的逆反心理。这种模式既利用了互联网,也利用了人们的消费心理,确实有效。
不过,Freemium并不是万事万灵的,游戏也好,产品也罢,就算免费也必须让人看到精彩的内容,否则留不住用户。毕竟,用户的关注就是社交币,他们有权把社交币投进更值得关注的地方。真正留得住用户,能让用户心甘情愿消费的,仍然是内容。免费和低价,只能保持一时的流量,没有过硬的内容,社交币很快就会流失。
再说一个现实版的反例。大城市影院竞争激烈,不少小影院为了吸引观众前来观影,推出超低价团购等措施,这固然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可是,小影院观影体验差,地点太偏,附加服务费太高,种种原因,让观众不愿意再来第二次——除非有同样低的价格。
院线商对此叫苦不迭,这种行为也被网友们调侃为“掏钱补贴北上广群众业余生活”。看来,没有硬件,再低的价格、再优惠的措施,也无法获得粉丝们的心。这启示我们,想要利用社交币搞营销,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用速度角度温度深度,寻找舆论制高点
发布话题,参与传播,产生价值,这是社交币的流通顺序。话题的热度和传播的广度直接决定了社交币价值的高低。不过,话题热不代表生命期长,传播广不代表影响力大,生命期和影响力同样能决定社交币的价值。可见,想要社交币在流通中升值,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努力的第一步,就是占据舆论制高点,走上推广之路。
通常,首发消息最容易引起重视和扩散,跟风者除非自身有极大的影响力,否则很难抢走首发者的风头。人们重视首发,首发消息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类消息包括时事新闻、原创作品、内幕消息等多种种类,厂商拥有产品类首发的主动权,但这类产品除非有创新技术或新锐设计,否则很难引起话题;原创作品首发能否引起轰动,大多靠作者积累的名气,而不是完全依靠作品本身的内容;其他新闻类首发,常常要靠争分夺秒,谁能在第一时间发布,谁就能火爆一把。
所有的首发行为都是为了抢占舆论制高点,但首发需要资源,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条件。不过,即使首发者也未必能够完全占领制高点,想要“一览众山小”,还需要更多条件。有时首发一条消息,却并未加以引导,结果人们纷纷涌到其他人的平台上进行讨论,制高点旁落。可见,抢占制高点并没有一定之规,消息未必就是话题。想要夺取制高点,需要掌握四个“度”:
速度
抢先发布和快速转发是最直接的方法,包括由此而生的议论、周边作品以及引导讨论,速度决定了你能否抢占更大的平台。对于热点话题,你必须当即有所反应、有所行动,此时不需要深思熟虑。否则,当你苦思冥想三五天,终于想到一个绝妙的舆论引导办法时,话题却早已降温,关注者早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新的热点上,你只能一个人炒冷饭。没有速度,耗时耗力也得不到好处。
角度
有人靠反应快抢占先机,有人靠角度独特抢占空间,两者都透着机灵,后者更机灵。只有一个角度的话题令人乏味,很难引起大家长时间的关注,但换一个角度去引导关注者思考,就能拓展信息接收者的思维,使普通社交币变成可传递、可讨论的社交币,实现增值,从而加快传播速度。角度是独辟蹊径的智慧,有角度就有出路。不要害怕与人抢话题,只要你有角度,即使陈旧的话题也能焕发生机。
温度
网络呼唤人情味,呼唤有情怀的主题,呼唤有人道感的议论。负面议论和负能量质疑让人们灰心,如果你能从信息里发掘正能量,或者呼吁人情关怀,就能切合人们的向上心理,你发布的消息就有了温度。从人情角度认识消息、进行传播,就能让人们看到一个积极的态度、一颗温暖的心。不要小看感情的力量,它同样能够占据制高点。
深度
对一个消息,人们有自己的判断,想要说说自己的主张,也渴望有见地的议论。用心思考,用心挖掘,以深度取胜,依然能让你拥有不可取代的位置。人们可能会错过五花八门的议论,但对于名笔们的“深度发言”,大多会仔细阅读,这就是深度的影响力。深度代表智慧,当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使错过信息高峰也没有关系,因为智慧本身就是高峰。
最后,考虑到网络环境和社交币推广的现实需要,不妨再给这“四度”加一个“力度”。加大信息传播力度也是登上制高点的步骤,传播的人越多,声音就越响,引起的反响就越大。而传播力度靠的是发布人本身的影响力,以及传播策略的运用——这也是下一节要讲述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抢夺舆论制高点的实力,这时候要灵活起来,寻找另一种制高点,产生同样的影响力。
没有速度就思考好的角度,没有深度至少要有温度,如果这些“度”都达不到,你依然可以参与话题,至少你还有个人态度。你表达的态度就是你的社交币,如果不能引起大规模的传播,至少能在你的朋友圈里流动。社交币不怕动作小,就怕没有任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