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法详解:草虫禽鸟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天牛 眠桑寄柳,角比身长

两角徒自长,空飞不服箱。

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宋]苏轼

虫有天水牛,两臂徒甚修。

长尾龟其类,玄痛鳖与俦。

——[宋] 舒岳祥

一、认识天牛

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20,000余种。天牛体翅黑色,体长约4厘米,体型壮硕黑亮,翅鞘上有白色斑点,十分醒目。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

很多人在孩童时曾经捕捉过或观察过天牛,对它们发生兴趣。有趣的是,当你抓住天牛时,它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企图挣脱逃命。如果在其腿上缚一根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营营”之声。

二、天牛的画法

1.用较干的墨由实到虚侧锋画出双翅。

2.画出头、颈,要留有空白使其更加生动。

3.画出六条腿爪,注意造型和动态。

4.用细笔断断续续画出天牛的须,注意曲直和粗细变化。

5.在天牛背处用白色点斑点,要有大小变化。

三、天牛的多种姿态

四、创作参考

五、名画赏析

——齐白石《天牛与雁来红》

齐白石草虫类作品会令人引发这样的思考,如何不让一个小小的虫子淹没在画面中?画家叶浅予先生评价齐白石说:“白石老人是画草虫的能手,要他刻画一只活生生的小甲虫并不费力,问题在于如何使小甲虫在和大葫芦的对比中,夺得视觉的胜利……要分析起来,会涉及到美学、造型艺术和民族传统等许多问题。”

这件作品中三株硕大的雁来红,一只天牛隐于其间。令人将目光从生命力旺盛的雁来红上下移并聚焦于这只天牛上的,正是这只天牛的惟妙惟肖。黑白相间的背部、一节一节的触角、长短不一的腿部结构一一细致画出,逼真生动。黑、红色彩的对比以及天牛的真实、生动正是让人目光聚焦于此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