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构图、题款、用印
1. 常见的一些构图规律
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国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构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幅作品的好与坏。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1)对立统一。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要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只有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才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
(2)主题分明。在国画中,主体只有一个,其他是宾体,起着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主体和宾体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只有国画构图中宾主分明,画面才能主题分明,才能不至于“喧宾夺主”。
(3)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一幅国画的几个关键的相互关联环节。所谓“起”,是主体展开的气势和方向,“承”是按主势和起势,增加变化,充实、丰富层次,因势利导的运动过程;“转”是借势逆转,以增加变化和趣味,是指打破主势,增加矛盾改变方向的部分;“合”是复归于主势,总结全局,达到相接、相承、相呼应的完善结局。
(4)阴阳相生、虚实相生。它是一对矛盾,有虚则实存,有实则虚生,这样才能达到“生动自然”。“实”是指在画面上突出的实实在在的主体,“虚”往往是指处于次要的、远的、淡的、衬托的物象。在国画中尤其重视“虚白”的地方,“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它往往是画中的关键。
(5)疏可跑马、密不通风。这里包括疏与密、聚与散、动与静、明与暗的种种对比。要求通过对比产生一种运动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布局中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
2. 题款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上题写诗文,叫作“题”。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如系赠人之作,又需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题与款的区分并不严格,有时统称为题款。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国画讲“书画同源”,一方面是技法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表现在题字、题款上,要求款式风格要和画风相和谐,与笔法相统一。一般说来,工笔画宜用篆书、隶书和楷书,写意画宜选择草篆、草隶和行书。文字的排列,以与画面协调为宜。诗文、书法和绘画完美结合在一起,称为“三绝”。
3. 用印

国画印章
印章分姓名章、姓氏章、名章、字号章、年代章、收藏章等。盖在题款前面或书画上角的称“引首章”,盖在左下角或右下角的叫“压角章”。压角章应比名章、引首章大一些,压角与引首章盖的位置多是对角关系,起着互相呼应的作用。
同时盖几个不同内容的印章时要注意大小、形状、书体以及朱文、白文的搭配关系,在和谐中求变化。用印风格要和画风相一致,一般写意画宜用粗放的印,工笔画宜用工整的印。
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一幅优秀的国画,应该是“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