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秦人收书西归故土,旧武卒喋血北望家园(三)
一骑轻骑飞出龙门关,直追已在奕国借道歇息的晋国大军。
晋国大军已出行十日,正赶上立夏时节。
立夏之后,阴雨便会纷纷绵绵无穷无尽,很少会有晴天出现。于是中原的农人们便在刚立夏时赶紧在田间劳作,或锄草、或松土、或修渠、或施粪,有些井田之上还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奴隶们长长的排列着,列队纵横交错,蹲在井田之中,一小寸一小寸地松土施粪锄草;一小步一小步地挪着身体,小心翼翼地躲着幼苗,引水灌溉。
奕国位于大河南川。此时奕国已是气温回升,暖阳懒散,一片祥和之气。奕国长川沃土一百多里,尽是公家井田。此刻的井田之上,密密麻麻地栽满了无数奴隶。现任奕伯曾经骄傲的站在国都奕城的城头之上,看着累死累活大汗淋漓的那些劳作的奴隶们,骄傲地说:“此番盛世景象,天所不能及也!”
然而晋国大军一到,奕伯便再无先前骄傲之气。
晋国上将军公孙弋率军出了龙门关,借道忝、小唐、茹、南山四国,连续奔波九日不止,终于要在第十日的时候在奕国扎营歇息。于是上将军公孙弋遣前军副将柳云给奕伯递交晋国国书,国书所言如下:
“晋锐师所到之处,望河南①诸国国君谨慎站队,道旁相迎,全力助之。
移晓河南列国,咸使知闻。
晋公暮,周王三年三月二十。”
国书旁还有忝、小唐、茹、南山四国回执国书和盖章。回执国书所言如下
“已晓,定倾忝国之力而助之。粮五万石、盐百石、战车五十乘、铁百斤、布千匹以慰三军。大晋锐师,东出天下,所到之处,莫不系剑。
忝伯②苜,周王三年三月二十二。”
“已晓,定倾小唐之力助之。粮一万石、盐八十石、战车十五乘、斧钺剑戟千柄、牛皮百张、铁百斤、出兵三千以助晋公争雄。
唐伯媞,周王三年三月二十六。”
“已晓。茹国愿助力。出军五千。
茹子吥,周王三年三月二十八。”
“已晓,南山助力之。布九百匹、粮三万石、盐两百石以慰锐师东出。
南山子湳,周王三年三月三十。”
奕伯看着晋国国书和河南四国回执国书,久久不肯做以回执。前军副将柳云见状,在奕国王宫大殿内放声高言道:“晋国锐师势不可挡!大晋之锐师一扫寰宇,谁敢争锋?!”话如霹雳惊弦,那柳云怒目圆睁,杀气腾腾。
奕伯一时瘫坐在原地。朝堂上的几十名官员无一人敢在此刻作声,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大殿一时间极为安静,甚至都能听得到奕国左右像木头一般杵着的大臣们的急促呼吸和砰砰心跳。
良久,奕伯才抬手虚弱的说道:“大将军少安毋躁,我这就准备,这就准备。”
“大军已在奕国界外等候多时。敢问奕伯,奕伯还要准备多久?我三军锐士还要等待多久?!!”柳云喝道。那奕伯此刻早已吓瘫了去,就连那发冠也抵不住柳云的喝声而滚落在地,银丝披散在肩,竟狂露颓态。
奕伯颤巍巍的道:“请大将军指教。”
台下大臣们皆是颤声放言道:
“请大将军指教。”
那柳云哈哈大笑,拔出剑来,转身直指殿外:“开关,接引三军。仪仗规格皆为王族大礼。劳驾奕伯了。”
“司礼何在?即刻去办,快,快——”奕伯唤道。
司礼躬着身子颤抖着退了出去。
柳云见状,这才道了一声善,随后大摇大摆出了大殿。
柳云刚跨过大殿木槛,便听闻身后一片哭声。他轻蔑一笑,一甩袖袍,掠上天空,直飞回晋军大营。
第二日,十万晋军浩浩荡荡进入奕国境内。在三丈宽的官道上晋军排列如同长龙,蜿蜒绵亘,见起首而不见其尾。公孙弋乘坐的青铜金盖华绸轺车被四匹翡色骏马拉在前军首位,两侧各有铁甲铁骑百名护卫;轺车之后是一面大大的红色“晋”字大纛旗,大纛旗之后则是一辆擂鼓战车。战车上擂鼓军士怒目圆睁,神采飞扬,颇有神兵之风;牛皮战鼓被敲得咚咚直响,鼓声磊磊;擂鼓战车之后的晋国锐士步伐铿锵有力,极富节奏;正眼望去,数面旌旗飘扬天空,初阳照射下的戈矛银光四射,极为刺眼;战马鸣鸣,马蹄笃笃,马喘吁吁,大呼肺中白气;战甲粼粼,铁甲哐哐,钺金吟唱,战车樔轴相错(见注释最后),致使黄尘滚滚,隔离天日。两旁田间竟无一耕作之奴,天空之中竟无一长啸之鹰,连那云彩都远遁而去,只留清阳颤颤发抖!
奕君带领公族之人和百官同百姓共三万人出国都奕城八十里迎接大军。
道旁有奕国举全国之力拉来的二十万奴隶满山遍野的站立着。奴隶们衣着粗麻,脚跺着大地,打着拍子,高唱着《诗·大雅·棫朴》。凄美的歌声响彻原野:
“芃芃棫朴③,薪之槱之④。济济辟王⑤,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⑥。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⑦。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⑧”
这首《诗·大雅·棫朴》,是歌颂当年西周文王郊祭天神后领兵征伐诸侯的歌谣,后来成为周礼中大军出征所奏的规格最高的奏乐。
公孙弋的轺车没有采理奕伯,直直向前走去。大军依旧一片肃然。
于是山头矗立的奕国司礼一挥礼旗,那奏乐便又变成了另一首通俗的晋国民谣:
“山茫茫。大山之西,桑田男儿,威武雄壮!
山茫茫。九土之地,商旅行行,车来繁忙!
山茫茫。大河之阴,杕木冥灵⑨,千年树郎!
山茫茫。王城兵场,铁士锐箭,密翔飞扬!”
“吁——”公孙弋的轺车停了下来。车后士兵猛然矗立,远远看去,犹如钢铁长河!
但闻车中公孙弋大笑一声,道旁站立着的奕伯这才长吁一声,如释负重,赶忙跑到轺车之前,躬身作揖道:“奕伯在此等候上将军多时。路途漫漫,请上将军随我车驾。”
但闻车中公孙弋又是一声大笑,随即便从车中飘出一言:“岂曰无衣?”
车外躬身作揖的奕伯猛然一怔,额头竟然冒出些许冷汗。公孙弋突兀一言“岂曰无衣”,是想同他诗赋对答!
公孙弋的这场诗赋对答,弄不好,或许会给奕国引来灭国之祸!该死的公孙弋,放着好好的话不说,非要弄什么诗赋对答!
奕伯暗骂一声。随即少倾寻思片刻,便已有对答。奕伯继续躬身作揖道:“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车中又传来长笑一声,随即飘出一语:“善!奕伯等候劳累,还请驾车带路。”
这番诗赋对答的内容,皆是出自《诗·唐风·无衣》之语。公孙弋出句“岂曰无衣?”,原意是说难道我没有衣服穿么?此处公孙弋则是想表示:你看,我晋国锐士精神抖擞,战甲粼粼,马嘶烈烈,所向披靡,是你奕国能比得上的?而奕伯对曰“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原意是我的衣服有六七件,只是比不上你的衣服,穿上舒服又美观。此处则暗暗表示:晋军果然神勇无敌,我奕国穷山僻壤,物产贫乏,军纪涣散,老弱病残,毫无上进,断然是比不上晋国锐师的。
于是乎,公孙弋大喜言善。公孙弋本来是想让奕伯直接站着拉马带他的大军进城的,因为奕伯的这番对答极为完美,所以公孙弋便改了主意,让奕伯驾他的轺车带路。
奕伯见公孙弋大喜言善,心中刚松了一口气,随即便听见公孙弋要令他去给公孙弋驾车,便暗骂一口杂碎。奕伯抬头一看,车上的车夫便已经起身下车让位了。见那车夫双眼充满了鄙夷,奕伯心中又是愤怒又是无奈,暗叹一口长气,随即便上了车,坐在驾驶位,拉着缰绳,大吼一声“笃!”,那轺车才在公孙弋的笑声和道路两旁的大雅奏乐中缓缓前行。
两个时辰后,公孙弋的驷马轺车这才到了奕国国都奕城西门之下。
这奕城是《周礼》中规格最典型的国都规格。
奕国国君爵位是伯爵,国都奕城是座典型的三里之城五里之郭。平王东迁之后,各诸侯国为了彰显实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池规模,突破了西周之时修筑城池的种种束缚。比如秦国咸阳,南宽十四里,北宽十二里,东西各长十三余里,城池在渭水谷底呈梯形形状;再如晋国大梁,原来大梁城是一座规规矩矩正正方方的七里之城,后来晋国的历任国君都对其进行了扩张和修缮,大梁城便遇山则纳遇水则跨,到如今大梁城面积方圆足有三十余里。
在这种修扩城池的风气下,即便是那些小国也会或多或少对城池进行修扩。
然而奕国是个例外。奕国封地为奕川,开国国君是西周文王之族弟姬毋。奕国公族因此继承了王族血统,在此后数百年间常以正统自居,完全继承了西周官制、田制、税制、礼制、兵制而无一变通。奕国奉行周礼,数百年来只对城池进行修补而没有进行扩建。
于是乎,奕国渐渐衰落,千里奕川被列国蚕食,如今只剩百里之地,只有区区数十万人口。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奕国仍然位居中等国家之列。
然而晋国却从不把奕国当做中等国家来对待。晋人是非常鄙夷奕人的——能把天下数一数二的强国完成这副模样,不是奕人败家是什么?都把奕国败落成这副模样了还不思悔改,还继续沉醉在往日的春秋大梦里,此等国民与猪何异?
公孙弋身为晋人,自然也是同种看法。
公孙弋的驷马轺车在大雅奏乐声中停在奕城南门外后,公孙弋便在左右的搀扶下下了车,丝毫没有顾及奕伯的感受。车驾上的奕伯便讪讪而下,走到上将军公孙弋前,指着奕城高大的翁城颇有些自豪道:“上将军请——”
只见上将军公孙弋抬眼望去,那奕城夯土墙上荒草凌凌,浮土抖落,基石裸露;瓮城大门木漆斑斑,脏秽点点,栓吊城门的铁链锈迹累累,久经沧桑;瓮城箭楼庑顶上竟然杂草丛生,昔日琉璃瓦片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显得黯然失色;城墙上站立的士兵皆显颓色,衣着黯淡,斧钺腐朽,不由得轻蔑一笑道:“我随大军就在驻扎在城外,不进去也。还请奕君随我在幕府一晤。”
奕伯讪讪一笑,已有察觉,早已没了刚才所显的自豪之色,讪笑道:“如此也善。那就和上将军在城外幕府一晤。”
上将军公孙弋抬手一挥,旗骑兵便将令旗左右一挥,身后大军之中便见黄尘滚滚,彩色令旗飞扬,大军便开始活动起来。
大军五百人一阵,在两百面阵旗的指引下井然有序的进入奕川井田,不到一刻钟便搭起了幕府,置好了营墙,安好了营账。
上将军公孙弋哈哈一笑,上了轺车。
奕伯见车夫没有跟上公孙弋上去,那轺车驾位还空着,不由得暗叹一声,也上了车,坐在了驾驶位上。正当奕伯准备拉动缰绳时,突然听见底下站着的车夫大喊道:
“晋公十二年四月初二,奕伯为晋上将军公孙弋驾车!”
话毕,那轺车左右便突然走出两名史官。一名史官从袖袍间变出了一张案,将案放置在地上;另一位史官便从袖袍间变出坐榻,随即跪在其上,拿出一只软笔和一张帛,记写道:
“晋公十二年四月初二,奕伯为晋上将军公孙弋驾车。”
奕伯见状,只觉得两眼漆黑,头晕目眩,霎时便栽落马下。
上将军公孙弋见状,揭开车帘,大骂车夫史官糊涂。随即起身下车,亲自扶起了奕伯,将其扶回到幕府帐中。当晚奕伯苏醒后便辞别了公孙弋,回到奕城,不在话下。
第二日,奕伯遣奕国大司空姬洛向晋国上将军公孙弋递交奕国回执国书。国书所言如下:
“已晓,奕国当鼎力相助。奕国赠布千匹、粮八万石、盐五百石、铁一千斤、兵器各类共万柄、箭五万发、弓八百张、劲木五百颗以慰王师。
奕伯库,周王三年四月初三。”
公孙弋欣然纳之。
大军歇息一日后,公孙弋便再次挥师南下,直叩蕴国鸩关。
——————
①河南,黄河之南
②周朝将诸侯封为五等爵位,分别是公、候、伯、子、男五等。
③芃芃péng,植物茂盛貌。棫yù朴:棫,白桵ruǐ;朴,枹bāo木,二者均为灌木名。
④槱yǒu,动词,聚积木柴以备燃烧。
⑤济jǐ济:美好貌。或音qí,庄敬貌。辟bì王:君王。
⑥奉,通“捧”。璋,即“璋瓒”,祭祀时盛酒的玉器。峨峨,盛装壮美的样子。髦士,俊士,优秀之士。攸:所。宜:适合。
⑦淠pì,船行貌。泾:泾河。烝徒:众人。楫之:举桨划船。于迈:于征,出征。师: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⑧倬zhuō:广大。云汉:银河。章:文章,文彩。倏:长寿。遐:通“何”。作人:培育、造就人。追(duī):通“雕”。追琢,即雕琢。相:内质,质地。勉勉:勤勉不已。纲纪:治理,管理。
⑨杕dì,高大的树木。冥灵,庄周《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樔,chāo,战车车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