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短期消费信贷市场
为顺应国民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多元化需要,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增加商业银行的创利渠道,也有利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品生产,形成“生产—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消费信贷市场应运而生。作为货币市场的边缘补充,消费信贷市场中的短期贷款也逐步登上舞台。
3.7.1 短期消费信贷市场的分类
1.按接受贷款对象分类
短期消费信贷按接受贷款对象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1)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发放的贷款,如个人旅游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短期信用贷款等。
(2)卖方信贷是以分期付款单证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企业发放的贷款,如个人小额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等。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是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不限定具体消费用途、以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权利质押担保或能以合法有效房产作抵押担保,借款金额在2000元至50万元、期限在一年之内的人民币贷款。
个人旅游贷款就是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支付旅游费用、以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权利作质押担保或者有具有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提供保证,借款金额在2000元至5万元、期限在6个月至两年,且提供不少于旅游项目实际报价30%首期付款的人民币贷款。
个人汽车贷款是贷款人向在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汽车、以贷款人认可的权利质押或者具有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还贷本息并存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提供保证,在贷款银行存入首期车款,借款金额最高为车款的70%、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的专项人民币贷款。
2.按是否抵押分类
短期消费信贷按是否抵押分为短期信用贷款和短期抵押贷款。
(1)短期信用贷款主要以商业银行和个别互联网平台短期信用贷款为主,该类型贷款对象主要为普通工薪阶层,是贷款人为解决借款人临时性需要而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内、额度在2000元至2万元且不超过借款人月均工资性收入约定倍数的、无须提供担保的人民币信用贷款。该贷款一般不能展期。
(2)短期抵押贷款略有不同,即因借款人信用较差,或者借款人需要拆借的金额超过2万元或5万元(但不超过50万元),需要借款人提供抵押物,但借款期限依旧不超过一年的短期借贷。
3.7.2 短期消费信贷市场现状
2016年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联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大对消费金融领域支持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的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的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等。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额为142万亿元,2014年达到171万亿元,2015年则直逼300万亿元,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市场进入爆发期。
因为缺乏在央行的信用记录,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覆盖面的“灰色地带”。新型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导入社保、商业保险、纳税等多元个人信息,使信用成为可以变现并创造价值的“交易货币”,从而让更多人得以平等地、有尊严地享受金融服务。中国短期消费信贷市场每年20%以上的增幅,展现出惊人的潜力,预计2019年年末将超过41万亿元。而依托不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线上”将成为消费信贷重要的增长极。
【相关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市场出新招 交易员们如何拆招犯了难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周三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500亿元人民币(75亿美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是2月以来首次进行期限超过7天的公开市场操作。华侨银行和海通证券认为,官员们放出了信号,他们准备降低投资者拆借资金购买10年期国债的获利空间,以遏制债券市场的杠杆程度。但在法国外贸银行看来,中国人民银行此次行动是为了构建短期收益率曲线,不要过多解读。
在各方出现这种观点分歧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在近6个月的时间里一直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没有降息降准。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努力调整流动性管理方式,但让凯投宏观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选择14天期工具。
有关中国人民银行周二进行了14天期逆回购需求询量的报道让债券和利率互换市场不安起来。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高4个基点,达2.72%,创下2月以来最大升幅。利率互换则创下一年多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场担心动用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决定降低了全面货币宽松的可能性。
这次中国人民银行行动的意图不明,与最近加强市场沟通的努力形成反差。中国人民银行本月进行了相当多的表态,包括8月15日敦促市场避免就某个月的短期数据作过度解读。之前几天,在数据显示信贷增速为两年最低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称近期信贷和M2增速放缓并未明显影响经济增速。
“投资者正在期待中国人民银行放出更多信号,”第一创业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Shen Bifan表示,“看起来中国人民银行想警告投资者不要加过多杠杆,但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希望手段缓和一些,避免吓到市场。”
1.寻求避险
全球的避险风潮让中国主权债受益。比起日本和德国的负收益率,中国的收益率水平比较高,吸引全球基金大量增持中国债券,6月的增量为两年来最大。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8月15日降至2.64%,是彭博10年前开始汇总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动将在短期内给国内债券市场带来调整压力,”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胡振鹏在周三的研报中说,“高度杠杆的金融体系甚至对微小的政策变动都会非常敏感。”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经收紧了对货币市场利率的控制,公开市场操作频率从每周两次提高到每天一次,并暗示7天期回购利率将成为新的基准利率。受此影响,隔夜回购利率今年一直保持在上下43个基点的区间内波动,这也让投资者拆借资金买债券变得更加容易。
2.资金需求
通过隔夜回购协议的交易量可以看出资金需求的程度。7月,隔夜回购协议交易量达到创纪录的50.4万亿元人民币,而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去年的平均水平只有31.8万亿元。
法国外贸银行高级大中华区经济学家Iris Pang认为,重新引入14天工具,可能说明中国人民银行试图微调流动性管理;同时也是为下个月的季末流动性需求做准备。
法兴银行亚洲(除日本外)利率策略主管张淑娴说,货币市场利率普遍升高,因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动说明近期不太可能降息或降准。
3.泡沫风险
华侨银行认为,债券市场上涨引来了对泡沫风险的担心。该行经济学家谢栋铭说,因为14天期逆回购的融资成本高于7天和隔夜逆回购,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是希望限制债券市场的杠杆。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的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抑制资产泡沫,也让人们担心中国治理杠杆过高的问题。
资料来源:刘金磊.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市场出新招 交易员们如何拆招犯了难[EB/OL].(2016-08-25).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6-08-25/doc-ifxvixer71934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