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媒体的特点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与传统媒体融合诞生了新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以后的第四个传播媒介,它以独特的优势在当今信息沟通与传播中凸显出不可替代的传媒价值,如今网络已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
我们可以对“新媒体”进行一个描述:新媒体就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用于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网络。互联网虽然具有媒体的传播性质和功能,但绝不能笼统地将互联网完全等同于媒体。因此,“新媒体”应该是指通过互联网这一介质而构筑传播平台来报道新近发生的足以吸引大多数人共同兴趣的新闻信息,并且能够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的传播机构。
申雪凤把媒体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具有登载新闻资格的民间商业化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其灵活多变的运作方式成为许多网民浏览和关注新闻的首要选择。
第二类,传统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创办的媒体网站。包括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各地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新闻网站,以及一些地市级报纸的网络版,这些基本上是从媒体自身的附庸逐渐延伸扩充为较有独立性的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青在线等。
第三类,新兴的网络媒体网站。2000年2月15日,台湾第一家网络原生报纸《明日报》诞生,这是全球化视野下华语文化圈的第一家网络新闻媒体。此后,以千龙网、东方网等为代表的区域性核心新闻网站,都采取了由当地政府新闻办公室牵头,整合区域内主要新闻单位力量共同建设的方式运作。
此外还包括博客、微博、论坛等,在国内较具有影响力的媒体都有这类网站的账号,并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一 传者与受者——网民
米切尔·霍本(Michael Hauben)最早提出“网民”概念,他认为人们理解的“网民”其实有两种概念层次,一种是泛指任何一位网络使用者,而不管其使用意图和目的;另一种是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社会(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而愿意与其他具有相同网络关怀意识的使用者一起共同合作,以集体努力的方式建构一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网络社会的一群网络使用者。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网络使用者”或“网络受众”都够资格被称为“网民”,只有那些其网络活动“具备一定的特征与特质的网络使用者”才可被称为网民,“网民一词具有正面的含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为“网民”是指“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雷跃捷认为:“网民是指那些积极参与和建构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网络使用者,是在合法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视其网络活动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或生活内容的网络‘居民’。”
我们认为新媒体中的“网民”至少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经常性地以互联网为媒介接受信息,并积极地对信息做出回应;二是经常性地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以表达个人的态度、观点和感情,并对他人造成一定影响。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我国网民属性具有以下特点:性别方面,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比例为55.6%,女性比例为44.4%;年龄方面,10~39岁网民为主要群体,比例占到78.6%;学历结构方面,以初中、高中/中专/技校为主,两者比例为67.2%,大专、大学本科比例较少,两者比例为20.6%,网民不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职业结构方面,学生仍是最大群体,占比25.1%,其次便是自由职业者、公司一般职员,比例分别为21.4%、12.2%;网民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比例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传统PC,跃居第一,比例占到83.4%,传统PC比例为80.9%;在上网时长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逐渐增加,2013年上半年每周为21.7小时,2014年上半年每周为25.9小时。
依据以上“网民”的定义和特点,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网民在新媒体中的特点。
(一)自由表达需求
网民在新媒体中的表达自由是公民表达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的权利。网络表达自由,就是指“公民有利用互联网表明、显示或公开传递思想、意见、观点、主张、情感、信息、知识等内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自由,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网络表达自由以网络通信自由为基础、信息自由为前提、表达的自由为核心,三者统一才能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网络表达自由”。
网民渴望自由表达,有一定的社会原因。首先,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断出现新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网民需要一个渠道自由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愿望。其次,伴随着网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网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迫切需要参与社会事务,表达自己的观点。
基于网民的种种愿望,新媒体以独特的优势吸引了网民的眼球。首先,网络具有匿名性的优势,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利用匿名性这一特点,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其次,网络的门槛较低。网民无须具有高等学历,只要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就可以上网。另外,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民上网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再次,新媒体具有很好的交互性。网民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人们表达愿望,可以使个人的愿望上升为集体的愿望,显示出网民的强大力量。
(二)创新性取向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网民的创新性取向突出在“新”,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常规戒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新事物。可以说新媒体是在网民创新性的要求下发展进步的。比如网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各种新闻,新闻网站便在首页只列出新闻标题,以求简洁;网民根据自己的爱好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标题来浏览新闻,编辑便在新闻标题上做足功夫,标题不仅要简洁,还要吸引眼球;网民不满足于只能浏览新闻却不能与其他人交流,网站便推出论坛、贴吧等版块,供网民交流。
网民在网络上交流使用的语言被称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网民的创新性取向。网民不满足于传统媒体官方、正式的语言,便在网络上创造出了富有表现力的网络语言,如GG(哥哥)、886(拜拜了)、斑竹(版主)、可爱(可怜没人爱)等。这些新奇的语言,体现了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
网民的创新性取向更多的表现在对网络新闻的看法上。网民不固守传统,敢于挑战权威,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官方媒体报道出的新闻,网民也敢于提出质疑,发出另一种声音。
(三)质疑精神与非理性行为
质疑精神,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敢于反叛、敢于蔑视权威的态度,它已成为大多数网民所具备的特质。网民的质疑精神首先表现为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不赞同、不信任,其次通过跟踪调查来验证消息是否准确可靠。不可否认,网民的质疑精神是网民心理素质成熟的一种标志。
网民的质疑精神是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形成的。首先,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使人难辨真伪。在这种情况下,网民的质疑精神是获得真实信息的基本要求。其次,质疑精神是网民彰显个性,表现自我,反对权威的心理表现。传统教育教导人们要顺从权威,而网络上自由、平等的环境则激发了人们表现自我的意识。在对信息质疑的过程中,网民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释放个性,挑战权威。
由于传统媒体自身的局限性,人们对信息的质疑不会产生较大效应,而新媒体不同。借助于网络的交互性,一旦一个人的质疑得到其他网民的赞同,便会在网络上产生较强的传播效果。网民的质疑精神有其积极的一面。质疑可以推动网民寻求事实真相,揭露社会弊端,推动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一篇名为《湖南一产妇剖腹产惨死手术台医生护士全失踪》的报道曾引起广大网友的愤慨,但部分网民并未片面相信这篇报道,而是质疑其中的报道内容:“妻子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余留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士在吃着槟榔,抽着烟。”本来应是个体的不幸,但因为报道中的这句话,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网民没有盲目地随波逐流,声讨医院,而是主张当事人还原事实真相。伴随着网友竞相跟帖转载评论,各大媒体也展开调查,相继报道事情的发展,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证实了先前的报道是假新闻,扭曲了真相。
网民的质疑精神是网民理性参与新媒体的一个表现,然而,质疑需要有依据地质疑,而不是毫无根据地凡事皆要质疑,否则便容易产生偏激的非理性行为。
网民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受到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网络集群行为是指“在某一时间内,网民自发或有组织地聚集在某一个网络公共场域,由多个网民发帖或回帖等进行网络表达的行为”。某一事件的相关信息曝光之后,经过网友的传播迅速形成一个公共话题,感兴趣的网友便聚集在一起,对该事件展开讨论,网络集群行为便由此爆发。在网络集群行为的爆发期,部分网友的理性质疑精神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例如一系列的人肉搜索、网民围攻事件,都透露出了网民在参与事件的过程中极易情绪化,缺乏理性思考。经过事情的演变,最终理性战胜了非理性,网络集群行为逐渐平息。但在这一过程中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二是网民的公众意识增强,迫切希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但自身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便引发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网民的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者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一致或按流行做法行事的现象”。从众心理其实也是受到网络群体环境的影响。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网民隐藏自己的真实观点,随波逐流,以便融入群体。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网民的非理性行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监管部门应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网络加强监管,坚决杜绝各种负面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第二,各类媒体应坚持职业道德标准,不报道虚假新闻,不故意挑起网民的极端情绪。第三,网民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克制偏激行为,以理性思维应对各种信息。
二 媒介——网络
网络是新媒体的重要传播媒介,若网络不复存在,那么新媒体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彭兰认为:“网络具有多重属性,主要表现为技术平台属性、传播媒介属性、经营平台属性、虚拟社会属性……这些属性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交叉作用,显现出复杂的社会与文化景观……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彭兰从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方面道出了网络传播的特点。
我们认为,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网络传播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以往传统媒介只突出传播者,受众只是被动接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交流很少。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接受者可以与传播者即时交流,发表评论,也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成为传播者。一个人可以同时身为传播者与接受者。
第二,凸显受众的地位,具有个性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定制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一些浏览器还可以根据网民的浏览痕迹,自动推送与其相关的信息。
第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泛,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广泛性。利用互联网和各种终端设备,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快速了解到各种信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新媒体的优越性便凸显出来。只要有一个可以上网的终端设备,传播者便可以发布信息,接受者就可以接受信息,哪怕这条信息只是几分钟前刚发生的。报纸、电视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滚动播出的电视虽也可以让受众接收即时消息,但往往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也有一定滞后性。
第四,传播形式多样化。面对网民不同的需求,如看新闻、娱乐、休闲、求职、购物等,网络传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微博、论坛、贴吧、各大浏览器、视频软件等。
第五,传播信息内容丰富多彩。新媒体较少受到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传播者可以就某一事件从不同角度发布各种信息,信息量非常大。当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信息的多样化。同一事件从不同的渠道发出,便有了不同的版本。
第六,网络环境自由开放。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的门槛很低,它面向全社会的所有人开放,任何职业和身份的个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参与进来。可以说,新媒体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传播消息非常便捷,比如微博,只要有一个登录账号,人人都可以发布消息。受众接收这个消息之后,也可以随意发表评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不断滋生蔓延的网络文化成为众多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文化备受关注。但是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化,学者们有不同的定义。
匡文波先生对“网络文化”的定义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
范晓虹对“网络文化”的定义是“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冯鹏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存为核心内容的新文化形式,它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以往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思和检讨,而且也极大地扩充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文化生活的深度和范围,并正在塑造出全新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
王文宏认为网络文化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指在因特网传播中生成的文化,是在因特网的媒介技术传输和人际双向交流中形成的符号表意系统及其成果;第二重是指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文化,是在因特网上传输的文化。
不管我们对网络文化的定义是否达成了一致,都不可否认,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正在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一样的新型的文化形式,并且,这种文化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对网络文化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
三 反馈
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有反馈。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新媒体的反馈具有一系列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民反馈的方式
1.点击浏览
这是网民最基础的反馈方式。一般网站首页显示的是各种新闻的标题,网民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个人感兴趣的新闻标题点击浏览,对不感兴趣的新闻标题则直接忽略。网络新闻的标题决定了网民点击率的高低。
2.参与网络问卷调查
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简单选择式,即给出选项,网民只需要选出个人认为合适的答案;另一种是分析问题式,要求网民根据问题回答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网络问卷的调查结果是不断刷新的,直至调查结束。网民利用这种形式做出的反馈进一步表达了网民的意见,同时也有利于编辑人员看到网民的兴趣和意见。
3.构建网络舆论场
对博客、微博、论坛等网站,在网络匿名性和虚拟性的双重保护下,网民可以就某一个问题随意发表意见,对他人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网民还可以与其他受众一起讨论。对一些热点新闻事件,比如官员腐败事件,网民积极参与讨论,各种反馈信息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舆论场,对传统媒体的报道施加影响。这是受众深度参与网络反馈的表现。
(二)网民反馈的特点
1.同步性与即时性
新媒体是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传播的,具有传播迅速的特点,因而网民的反馈也具有同步性、即时性的特点。网络新闻是24小时不间断更新的,网民上网时浏览的新闻可能是几分钟前刚刚发生的,所以网民做出的点击浏览、评论等反馈表现与网络新闻实现了同步,具有即时性。
2.双向流动性
网民的反馈具有双向流动性。网民对新闻做出评论与他人交流的同时,便把自己的反馈信息传递给了对方,同时又接收到了对方的反馈信息,这种信息的不断碰撞融合,常常会形成新的“反馈信息流”,模糊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
网民对新闻媒体的反馈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民兴趣爱好
网民个人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决定了网民浏览什么,对什么样的信息做出反馈。网站把新闻按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版块,如娱乐、体育、财经等,每个人浏览新闻时主要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版块。喜欢体育的男生会对体育信息做出反馈,乐于对体育新闻做出评论;喜欢娱乐的女生则可能会主要浏览娱乐新闻,即使浏览了体育新闻,也多数是浅度浏览,很少做出评论,更不肯参与体育新闻的舆论场。
(2)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指的是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社会环境,它们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网民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比较感兴趣,因此对自己居住地区的新闻做出的反馈信息往往比较深入。比如,东北地区的网民会对冬季取暖新闻比较在意,南方地区的网民会对夏季避暑新闻比较关注,这都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总之,网民的反馈信息对新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反映出网民的关注点以及网站建设的不足,从而促进新媒体的改革,使新媒体更好地发挥现代数字传媒的价值。
四 空间的虚拟性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虚拟”一词已与网络形影不离,成为互联网最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应用于新媒体之上,又使它成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点。
关于何为“虚拟”,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先看一下有关“虚拟”的几个说法。
美国网络空间专家迈克尔·海姆认为:“虚拟实在是实际上而不是事实上为真实的事件或实体。”
陈志良认为:“虚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虚拟是指规则文明,指各种规则的合成、选择及其演化,随着多样化时代的到来,人的行为规则也将更多地虚拟化;狭义的虚拟是指我们时代的数字化虚拟,数字化虚拟正在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色彩……虚拟作为一种中介方式不同于人类历史上的其他中介方式。虚拟使人类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拥有了两个生存平台,一个是现实的自然平台,一个是虚拟的数字平台……其根本特色是指向现实性中的不可能性,或者说指向不可能的可能性。”
殷正坤先生认为:“虚拟有广义的理解和狭义的理解之分,广义的虚拟可以理解为‘超越现实性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狭义的理解则仅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由‘数字化方式构成’所展现出的内容。同样,狭义的虚拟世界仅包括前面所说的由计算机网络技术所产生的网络世界,而广义的虚拟世界不仅包括网络世界,而且也包括世界3中所呈现的故事、神话、戏剧中虚构的内容等,这个世界虽然称之为虚拟,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而且是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对现实性超越的存在。”
张明仓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说,‘虚拟’是标志人的超越性和自由度的哲学范畴。在狭义上,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是我们时代的数字化的存在方式、发展方式和创造方式。而在广义上,虚拟指的是人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系统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虚拟是活动的一种普遍特性,是人的创造性、超越性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借助于网络产生的新媒体的“虚拟性”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虚拟仅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展现出来的网络世界,广义的虚拟除此之外,还要包括网民在互动之中建立起来的虚拟网络社区。
虚拟的网络社区既非物质的,也不是精神意识的,而是由数字技术决定的。它虽是出于对现实的模拟,但又超越了现实所能概括和想象的。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网民的身份是虚拟的,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给自己虚拟一个身份,性别、年龄、工作、爱好等,可真实也可非真实。网民的身份是虚拟的,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也是虚拟的,同样,网民的行为也是虚拟的。网民可以任意进入某一个虚拟社区,也可以同时进入多个虚拟社区。网民一旦进入社区之中,便会参与社区的活动。比如论坛,网民会先虚拟一个身份注册账号成为会员,在传播者发布消息之后,接受者接收消息之后,会参与评论,与传播者和其他接受者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对新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在虚拟的环境里,网民之间摆脱了身份、工作等种种限制,刺激了彼此的互动交流的意愿。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对网络传播和新闻媒体的建设都有重要作用。依托于网络的匿名性,利用虚拟的身份,网民可以任意发表意见,即使是针对一些传统媒体所不敢触及的敏感话题,比如政治、腐败问题,新媒体也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虚拟的数字化生活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一部分只是“游戏的存在”。它是网络媒介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现实需求在虚拟环境中寻求依附和表达的特殊体现。
五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新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体严谨的工作作风,又融合进了现代数字技术,给广大网民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新媒体时代接受者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单纯的受众,而是主动参与网络的信息生产者与创作者。新媒体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继续以强大的潜在力量,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未来。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利是弊,还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