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近代教育
一、辛亥革命和袁世凯“复古”对永定地区教育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永定地区的教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私塾和学堂也响应辛亥革命的号召,废除了清政府私塾长期使用的儒家经典教材,并使用了辛亥革命颁布的新教材;根据辛亥革命颁布的“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规定,永定地区许多女孩子也走出了家门,来学校学习文化,迈出了妇女解放的第一步,为将来参加社会活动打下了基础。
在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大搞教育“复古”以后,学校教育内容又恢复了以儒家经典学说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初等小学男女同校被禁止,很多女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家里接受“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教育。
二、“五四运动”对永定地区教育的影响
“五四运动”之前,冯村、上岸、石门营等较大村庄都有私塾,私塾教育在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村培养了很多能写会算的“秀才”。这些“秀才”努力为村民服务,为发展农村文化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私塾教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发展和人民对教育的要求了,因此设立学堂,学习“西学”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虽然有些村子还保留了村塾教育的格局,但是冯村、上岸、石门营、桥户营、栗元庄、石厂、卧龙岗、万佛堂等较大村庄的私塾,都相继改成了民国小学,其中冯村小学被宛平县政府改为宛平县第六区第十九国民小学。
“五四运动”后,永定地区小学的课程设置虽然依旧保留了部分私塾课本的教育内容,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白话文教材法定性地位的确立,永定地区的小学教育也开始了白话文教学。除此之外,还开设了很多私塾教育没有涉及的学科,如自然、地理、历史等学科。“五四运动”提倡的新文化运动,引入了民主和科学理念,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普及。学生通过学习“五四”时期的新教材,使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民主和科学的种子,为他们以后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