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本位”和“中枢”
“本位”和“中枢”,意思相关,但不等同。本位,重在指某种理论观点的出发点;中枢,重在指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独立地看,汉语语法的各种实体都很重要,只要符合研究者阐述己见的需求,任何一种都可以选择作为“本位”。但是,相互联系起来看,作为“中心环节”的“中枢”,只能是其中的一种。以小句为中枢,管控其他各种语法实体的组配,显示这样那样的规律,这是汉语语法的特色之所在。因此,本书采用“中枢”说,而不采用“本位”说。下面,对几种“本位”说略作解释。
(一)关于“词本位”
从1898年的《马氏文通》起,中国学者讲汉语语法,基本上都是以词为本位。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影响极为广泛,实际上影响至今。根据这个《系统》编成的汉语语法课本,跟《马氏文通》一样,也是从词类讲起的。可参看《语法和语法教学》《汉语知识》等书。这表明,从总体看,“词本位”实为主流传统。
词是组句的基础,没有词,哪来句?以词作为出发点来研究汉语语法,无可非议。但是,“词”不能起到“中枢”的作用,因此不能有“词中枢”的提法。汉语的词,本身缺乏语法形态,其语法性质,要在入句以后才能显示。如“永远”,所有标注词类的词典都认定为副词。其实,这是以偏概全。“永远(地)失去了”,“永远”是副词;“永远(的)丰碑”中的“永远”,却是非谓形容词;“从古代到现代直到永远”中的“永远”,却具有时间名词的性质。另外,顺带一提:基于词本位的汉语语法著作,都把名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类别概括为两个上位概念:实词和虚词。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是词义的虚实,见仁见智,没有语法标准。小句中枢语法系统不同:先从句法问题讲起,然后才讲词类问题,而名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类别被概括为两个上位概念:成分词和非成分词。这样的上位概念,才能反映汉语语法的特色。(本书后边第一章第一节“小句的中枢地位”中,将进一步解说“词受控于小句”。)
(二)关于“句本位”和“词组本位”
先说“句本位”。
1924年,黎锦熙教授《新著国语文法》问世,提出了“句本位”。黎先生很敏感,认识到了句子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问题有二。首先是,“句”应该包括小句和复句,但黎先生的著作中,讲词类时只指小句。特别重要的是,黎先生的“句本位”并没有着力于揭示汉语语法的特色,却套用英语的词类认定标准,来判别汉语的词类。比如“辛苦”,按黎先生“依句辨品”的办法,修饰名词时应判为形容词(“辛苦的工人”),修饰动词时应判为副词(“辛苦地建造”)。然而,在汉语里,“辛苦”不管用在哪里,都可以说成“很(/非常/特别)辛苦”,副词是不能受“很、非常、特别”之类的修饰的。正因为解释不通汉语事实,“句本位”说只流行了一段时间。
再说“词组本位”。
19世纪80年代初期,朱德熙教授提出“词组本位”。词组本位,即短语本位。朱先生的见解,在他的专著《语法讲义》之中,有较为明显的反映。词组比词大,包含各种各样的语法现象。以词组作为出发点探究汉语语法问题,是可以的,应该的,无可非议的。然而,不能提“词组中枢”(或“短语中枢”)。有时,词组的语法性质,跟词的情况相类似,要在入句以后才能显示。如“出口手机”,在“我们向国外出口手机”里,是动宾结构,在“我们买到了一些出口手机”里,是偏正结构。又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在“老虎咬死了猎人的狗”里,是动宾结构,在“这是一只咬死了猎人的狗”里,是偏正结构。“词组本位”说流行的时间不长,影响不太大。(本书后边第一章第一节“小句的中枢地位”中,将进一步解说“短语从属于小句”。)
(三)关于“字本位”和“语气本位”
首先要提及“字本位”。
“字本位”是徐通锵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他的《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中有所阐释。有学者写文表示支持。不过,徐教授在去世之前来不及撰写出一部“字本位”的汉语语法专著,因而没能让人了解字本位语法系统到底是什么样子。其实,以字为出发点研究汉语语法,这也是有用的。比方说,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的教师从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开始,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不能提“字中枢”。汉语语法学中,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概念,都无法脱离小句去理解“字”的语法作用。
其次要提到,能不能提“语气本位”?
任何成活的小句,都不会没有语气(以及语调)。语气实际上参与了语法系统的建构,是语法实体之一种。但是,由于语气的研究不能只依靠耳朵及其他相关的感觉,必须借助于高科技的手段,因此至今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研究命题。假设(这里说的是“假设”)有人提出“语气本位”,主张从语气出发对汉语语法进行探索,自然也应该大力支持。但是,可以提“语气本位”,却不能提“语气中枢”,因为语气成不了中枢。
总之,从研究的出发点说,“字本位”“词本位”“词组本位”“句本位”“小句本位”等提法都可以做出贡献;但是,从语法实体的相互关系看,只有“小句中枢”才符合汉语的面貌。打个比方。办好一所大学,有三个重要视点:学生、教师、师生互动。出发点不同,学生本位也好,教师本位也好,师生关系本位也好,都可以选择为研究基点。但是,如果讲中枢,只能说“师生的互动”才是中枢,“学生中枢”和“教师中枢”都有失于偏颇。
主要参考文献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12月。
胡明扬:《当前国内外语言研究的趋向》,《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3版。
刘 坚、侯精一主编:《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9月。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两杂志编辑部编:《80年代与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
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张志公主编:《语法和语法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5月。
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12月。
张志公:《分歧点和交叉点》,见《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
朱德熙:《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见《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
中国语文编辑部编:《中国语文200期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7月。
中国语文编辑部编:《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
邢福义:《汉语语法研究之走向成熟》,《汉语学习》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