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抗体技术及其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抗体生成的理论——克隆选择学说

在1897年Paul Ehrlich提出的侧链学说(side-chain theory)为免疫学与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他认为,细胞的表面具有特异性受体分子(或称侧链),这些侧链仅与毒素分子中特定的基团结合;如果细胞与毒素结合后能存活下来,将会产生过量的侧链,部分侧链释放至血液中,即为抗毒素,这就是现在所称的抗体。这一学说忽略了抗体生成的生物学机制。1930年Breinl与Haurowitz提出模板学说(template theory),认为抗原是抗体合成的模板,抗原指导抗体特异氨基酸顺序的组合。这一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抗体的信息直接来源于抗原。1955年Jerne提出了天然抗体选择学说,认为在机体内存在着很低浓度的针对各种抗原的抗体。当机体接触某一抗原时,此抗原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刺激更多细胞产生该抗原的特异性抗体。1958年Macfarlane Burnet, David Talmadge与Joshua提出了著名的克隆选择学说(clonal selection theory),其中心思想为,抗体是天然产物,每一个抗体产生的细胞克隆(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作为抗原受体位于B细胞表面,是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cell surface immunoglobulin)。每一个B细胞只能特异性地结合一种抗原,抗原结合到有相应表面抗原受体的B细胞并刺激这些细胞增殖、分化成熟为抗体产生细胞(浆细胞)和长寿命的记忆细胞,这些细胞有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异性,记忆细胞参加以后的二次免疫反应(图2.3)。此外,该学说认为,免疫耐受是由于自身抗原或胚胎成熟过程中引入的抗原所致的“克隆流产”。随后数年间,克隆选择学说逐步被实验所证实,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图2.3 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

每一种抗原(A或B)选择一种预先存在的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克隆,并刺激这一特异淋巴细胞克隆增殖分化。图示B淋巴细胞形成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效应细胞。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