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破吉他
四川乐山
1991年读高三时,我有了人生中第一件乐器:一把旋钮滑了丝、调不准音的吉他。
当时为了调音,我弄断了两根弦。20多年过去了,我没有补上断弦,也还没弄懂六根弦的音高。但从新场镇红旗村小学搬到新场镇中心小学,从中心小学搬到县城,我一直没有扔掉它。家人多次建议“房屋狭小,物件破旧,扔了算了”,甚至几次被请到屋外,我都悄悄地取回,装进编织袋,放到衣柜顶上,不易看见,不影响观瞻,防尘防潮。
2013年开学初,我翻看新教材中的美国民歌《哦,苏珊娜》时,看到教材上有“边唱边模仿弹六弦琴的动作”,一丝光亮从脑海闪过:我可以让学生边唱边玩我的破吉他。抱个破吉他边弹边唱还是比摆个架势拉空提琴更有感觉,更能找到拍子的强弱吧!
第二天早上,我脚踏自行车,肩挎六弦琴,刚进校门就被欢呼声包围了,学生们簇拥着我穿过近100米的操场,来到楼梯口,“放了我吧,上课时每人都能玩的!”“说话算数哈!你没说我们什么时间上课呢?骗人是小狗哈?……”“来,拉钩拉钩。”我伸出右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了就是小狗!”
在那之后,学生们每次到音乐教室,都惦记着那把破吉他。他们小心翼翼地摸一下琴身,拨一下琴弦,立刻笑容满面,十分神气,幸福极了!这是一个训练节拍强弱和合乐的好机会,我敏锐地意识到。
教学《哦,苏珊娜》时,唱会旋律歌词后,我对同学们说:“用我们的手在这把吉他上,发出两个音,第一个强,第二个弱。想到办法的请举手?”“您做给我们看看吧!”“我做的是我的方法,你们只想模仿,不想创造吗?创造出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才是最可贵的,我相信你们能行!”两分钟后,于思念同学举手了:“老师,怎么拿?”
“随便,想怎么拿就怎么拿!”有同学发出了笑声。我赶紧说:“于思念同学敢第一个来到大家的面前,这已经是比我们进步了,我们笑他的什么呢?他马上就要给我们献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声,请大家屏息倾听!”“乒,轰”,他左手提着琴,右手拍了共鸣箱的琴面一下,拨动了一根琴弦!大家看着我,像等待法官的宣判。“我刚才说两声,第一声强,第二声弱。思念同学做到了没有?”“做到了!”同学们跃跃欲试,“其他同学不能再模仿思念同学的,有和他不同的请举手。”李忠倩同学举手了,她把吉他抱在怀里,左手从下往上夹紧,右手在琴弦上从上往下扫了两下,轰,轰。“两声对吗?”“对!”“有强弱吗?”沉默。“怎样做声音才有强弱?忠倩别慌,接着做!想想思念同学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在用力上的区别!”忠倩举手了,只见她扫了第一下后,收了些劲,轻轻地扫了第二下!我迅速伸出双手,鼓起掌,教室里一片掌声……“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模仿忠倩的动作,边扫弦边发出一重一轻的声音,反复三次。”“忠倩同学,你咋想到左手抱琴,右手扫弦呢?”“跟电视上学的!”“电视成了老师,是的,我们现在不止从老师和学校那里学习,我们还可以从电视、收音机上学习!忠倩做得不错!我要把我祝贺的掌声送给她!”“吉他给你们玩一玩,一人一次!”孩子们高兴极了,像得了宝贝似的!
“现在我们来边唱边玩,唱完‘我们’后开始扫弦,你会怎么扫?边唱边空手试试!”我播放着音频,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我看到有的学生很快找到四二拍子的强弱,强拍强扫,弱拍弱扫,摇头晃脑,很是享受;也有学生找到了四二拍子的强弱,但不是强拍强扫,弱拍弱扫,而只是强拍扫一次,弱拍省略了;当然,也有学生没找到拍子。我决定让找到强弱的两组学生来展示。“我们现在请一些小朋友上来,抱着吉他给我们展示一下!大家请思考,哪一个有强弱?”上来的同学满脸笑容,羞答答地抱着破吉他,随音乐边扫边唱,一会儿就放开了,俨然一副美国西部牛仔模样。等两组学生展示完以后,我说:“请回答我,你找到有强弱的那一组了吗?那另一组同学有强拍还是弱拍?另一个拍子去哪儿了?”“有强拍,没有弱拍!”“不是没弱拍,有的,只是弱拍这一轻扫被省略了,对吧?”“请第二组的同学再做一遍,我们看看?”“第二组的同学似乎感到自己错了,不愿展示了!”“这是创新呢,强拍位置没错,而且很有力度,右手也可以休息呀!在快速的拍子中这不很好嘛!我们要的是变化,不是模仿和照搬!创新就是这样开始的!”
一节课40分钟,前20分钟唱旋律、唱歌词已经让学生们有点累了,一把破吉他把他们从倦怠中拉了出来,还激发了学习热情,整个课堂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这节课因为一把破吉他而让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音乐也因一把破吉他而变得更美妙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