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现赴美深造
从本科到硕士,从人民大学到人民日报社,变化的是胡雅婷不断丰富的履历,不变的是她对新闻的热爱与坚持。6年的新闻学习,她全面发展、学习优异、科研扎实、热心公益,毕业后选择到人民日报社总编室工作,在新的平台上为新闻继续奋斗。
新闻赋予我探索的勇气
2017年6月,我从工作了4年的人民日报社辞职,离开了新闻工作岗位,准备去美国读MBA。
交回记者证的那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作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记者这个身份,让我感到无限荣光。彼时在大学里学的很多新闻课程都忘了,工作里写过的稿子也会印象逐渐模糊,我一直在思考,新闻到底教会我什么,又影响了我什么?我想这种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它渗透乃至培育了我的三观:对世界永远保有探索的热情,对一切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尽可能客观看待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非黑即白,不要随便代入自己的喜好判断;凡事不盲从、不轻信,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即使不可达到绝对的真相,但亦可无限逼近。
离开绝不意味着割舍乃至背叛,因为新闻对我的影响已经渗入血液并将伴随终生。如果不是新闻工作,我没有机会了解这个国家每一天、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的创新与变化;没有机会了解世间冷暖、每一个采访故事背后的丰沛与深厚;更没有机会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心中怀有小家与大家。
我想,没有这些积累,我断然没有勇气开始另一种人生,在新的领域探索一些新的可能。
此刻,我坐在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的校园里敲下这段文字,心中依然澎湃、感慨。再回头来看4年前,自己获得范敬宜新闻奖时写下的感悟,那些文字虽稚嫩但真诚,我亦为当年的那个自己感动。
13岁的时候,我爱上了足球,疯狂地追逐着贝克汉姆、齐达内等一众球星,守在电视前看《体坛快讯》《足球之夜》。我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能够免费观看各大赛事,采访各类明星,天天出镜报道。新闻于我而言,是名气、是风光。
15岁的时候,我爱上了《焦点访谈》。暑假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了作业,每天观看《焦点访谈》,进行记录和评论。热血的年纪,看到这样敢说话的报道,自然佩服得五体投地。新闻于我而言,是仗义执言,是说真话、讲实情。
17岁的时候,我爱上了《南方周末》,当我埋头于那一叠叠的报纸中,在长长的文字交织里,在一篇篇深度报道中,看着一些似懂非懂的概念,我的心中有一种冲动,将来,我也要写这样的报道。新闻于我而言,是读懂中国的一面镜子。
18岁的时候,高考填志愿,几乎从一开始我就打定主意,要学新闻。看着别的同学为了选专业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早就爱上了新闻,新闻——这颗种子在我的心中早已发芽。于是,作为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安徽省文科录取最高分,我坚定地走进了新闻学院。
18岁到24岁,我在人大新闻学院度过了6年的美好时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我终于为自己当初近乎执拗的选择找到了支撑——新闻理想与信仰。我对于新闻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闻,是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是责任与良心的背负,新闻,更是理想与信仰的坚守。
走出校园,我在《人民日报》工作了4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无限荣光。在真正的新闻岗位上,我体会到做新闻是苦的,我们需要随时待命,随时出动,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昼夜轮转也是稀松平常。然而,做新闻又是甜的,我们把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明白,新闻工作者不只是信息的搬运工,我们手中的笔有着更重的分量。我们报道“SARS”,源自对公众“知情权”的捍卫;我们报道“聂树斌案”,源自对法治信仰的维护;我们报道“表哥、房婶”,源自对公权力的监督,对公平正义的守候;我们报道“罗一笑事件”,源自对于冷漠的反省,对于温暖人性的渴望……
能够获得“范敬宜新闻学子奖”,于我而言,是荣幸与骄傲,这份荣誉是对我当初选择的肯定,更是对我今后人生道路的鼓舞。
感谢新闻给我打下的烙印,我将继续前行。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愿自己永远保有思辨能力和对于未知的探索与渴望。
写于2013年4月
2017年8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