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十年的“黑匣子”
到了荆州没几年,诸葛亮十七岁时叔叔诸葛玄就去世了。从此以后,诸葛亮、诸葛均兄弟找了个叫隆中的地方,隐居起来了。
隆中,根据《三国志》裴注的记载,地理位置在今天湖北襄阳的西边,汉代的行政区划属于南阳郡。历史上,襄阳人和南阳人为了争夺诸葛亮隐居地,打了几百年的口水战,其实就是一个行政区划变更的问题。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隆中”呢?因为此地有座小山,中间微微隆起,所以叫“隆中”。《三国演义》中描写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作者曾经到襄阳隆中寻访遗迹,感觉《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和隆中的实际情况非常符合。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隆中仍然僻处郊外,依山傍水、闹中取静,一如当年诸葛亮入住时的样子。
湖北文理学院校园内回望隆中。苏东坡有诗云:“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今天的隆中,建筑多近世仿造,但山形依然旧观。
诸葛亮从十七岁开始隐居隆中,到二十七岁出山,一共在隆中隐居了十年。正是这十年时间,诸葛亮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通过不断的努力,走向“道”的最高境界,成长为人称“卧龙”的一代完人。
咱们读《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卧龙”了。隆中隐居的十年,诸葛亮干了什么,没人知道,就好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一样。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历史的迷雾,看一看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究竟干了什么?一代“卧龙”,到底是怎样练成的?
诸葛亮隐居十年,主要干了三件事情。
第一,躬耕。
躬耕,就是亲自耕地。诸葛亮《出师表》有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诸葛亮传》也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山东的民歌,诸葛亮在青山绿水之间种种地,唱唱歌,非常逍遥自在。那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耕地呢?
襄阳古隆中的躬耕亭,相传诸葛亮早年在此“躬耕陇亩”。斯人已去,泽及草木。襄阳人世代为之躬耕不替,至今荠麦青青。
第一个,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诸葛亮没有收入来源,要想隐居,就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第二个,“耕读传家”是中国古代理想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要养成一个理想人格,读书、生活,缺一不可。光会谋生不会读书,人生的境界就不高。光会读书不会生活,那就是书呆子。曾国藩的爷爷在家庙里贴了一副对联:“敬祖宗一炷清香,必恭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后来曾国藩官做得那么大,非常有钱,在写给儿子的家书里面,仍然最关心两件事情:一是学会读书,二是学会生活。诸葛亮在隆中半耕半读,对他人格的养成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