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宁静,是学习的第一法门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通过联姻站稳了脚跟,通过学习提升了自我。那么,诸葛亮的学习方法,有什么秘诀呢?我把诸葛亮学习法概括为三条秘诀。

诸葛亮学习法的第一条秘诀:宁静致远。

中国人一辈子会说很多假话,但是两种情况下一定会说真话:第一,临死之前说的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二,讲给子女听的话,“虎毒不食子”,一个人再坏,一般来讲也不会害自己的孩子。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给八岁的小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诫子书》,一共才八十六个字,字字心血,我建议大家都可以找来读一下。在《诫子书》中,诸葛亮透露了自己的学习秘诀。他说:“才须学也。”一个人的才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出来的。各位,这是公认的天才说的话,连天才都认为才华并非天生,而是后天所学。那么,怎么学出来呢?“学须静也”,要宁静,才能学有所成。所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致远,一般都理解为一种心境,我说是学习方法,可能不太好理解,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王安石有一篇名文《伤仲永》,说他老家江西有一户姓方的人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生了个孩子,叫方仲永。五岁的时候,方仲永突然哭着闹着要笔墨纸砚。大人觉得奇怪,咱家只有锄头,哪有笔墨纸砚?再说我们也从来没教过你写字啊,你要笔墨纸砚干嘛?小孩哭得不行,他爹没办法,就找隔壁秀才家借了一副文具给方仲永。方仲永拿过笔来,当场写了一首诗。他爸也不认识字,就找秀才来看。秀才一看,大吃一惊:神童,鉴定完毕。这孩子太聪明了,虽然写的诗也不能说有多好,但是五岁的孩子,你想想,能不尿炕就不错了,居然还能写诗,而且还押韵,意思也通顺。不得了,老方家出了个天才。方仲永的爸不信,别是一次性的吧?保险起见,再试一次。随便出个题目,让方仲永写诗,方仲永当场又写一首,“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笔不错,还有思想性。这下方仲永出了名了,大家都知道有个五岁小孩会写诗,争相来看。还有地方上的土豪,出钱请方仲永去表演。方仲永的爸觉得有利可图,就领着小孩巡回演出。过了十五年,王安石回老家,问:当年那个会写诗的神童怎么样啦?家里人说:嗨,别提了,“泯然众人矣”,和普通人没什么分别了。

为什么方仲永会“泯然众人矣”?因为他不能“静”。“才须学也,学须静也”,静下心来才能学习。方仲永仗着自己有天赋,只知道在喧嚣的人群中辗转表演。自从方仲永的天赋被发现以后,就一直在消耗自己的天赋,而没有后天的积累和吸收,光有支出,没有半点进账,当然就止步不前,不能到达人生境界的至高至远之处。所以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你是诸葛亮,眼瞅着你的同学有的在曹魏集团找了份好工作,有的在孙吴公司谋了份好差事,你坐得住吗?你的书还读得进去吗?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诸葛亮如果没有宁静的心态,不能远离浮躁喧嚣的乱世,那是不可能在隆中隐居十年、学习十年的。宋代大儒朱熹也评价《诫子书》:“静便养得根本深固,自可致远。”(《朱子语类》)正是对“宁静致远”这种学习方法的肯定。所以,宁静致远,是诸葛亮学习法的第一条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