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绩效管理从助理到总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4.2.1 KPI简介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考核法。

KPI的理论源于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提出的目标管理,他指出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目标管理的方法在提出后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的领域,并且在应用中不断发展成熟,这个过程也意味着企业由粗放式管理逐步进入精细化管理。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又融入“二八原理”而产生了KPI。

“二八原理”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末提出,他认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0%∶80%”,也即“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简称为“二八原理”。

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二八原理”,KPI提出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关键、可操作的主要工作目标,使部门管理者和员工明确部门、岗位的主要职责,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关键业绩衡量指标。

4.2.2 KPI的操作方法

KPI的操作方法仍基于目标管理的操作方法,即主要步骤仍为:(1)目标设置与分解;(2)实现目标过程管理;(3)评估目标达成结果。只是在目标设置与分解中,引入KPI的理念。

首先,要设置企业级的KPI。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利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等各种方法找出企业业务的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根据这些重点找出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绩效指标,即企业级KPI。

其次,部门管理者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分析部门绩效驱动因素、关键流程,梳理部门关键绩效指标,设置部门级的KPI。

再次,部门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再将部门的KPI进一步分解,形成各职位的关键业绩衡量指标。员工级的KPI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要素和依据。

除了与目标管理一样的操作要点外,KPI在操作方法上,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如何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KPI的要点就在于探索并发现20%的关键绩效指标,来撬动并实现80%以上的业绩。所以,如何能够找到20%的关键绩效指标是重中之重。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年度都会不同,而且,不同的企业领导者也影响着对于战略目标的设定。至于什么才是20%的关键绩效指标,每个企业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因此,是否是关键绩效指标还需要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分析、判断。

二是关键绩效指标是否有标准?

关于KPI操作方法的第二个要点是,在实行KPI绩效考核时,关键绩效指标在数量、形式上是否有标准?

在目标管理的操作方法中,我们已经分析了目标的“SMART”标准,即S:目标具体明确(Specific)、M:目标可以衡量(Measurable)、A:目标可以执行(Actionable)、R:目标是现实的(Realistic)、T:目标有时间限制(Time Bound),在实行KPI的绩效考核时,“SMART”标准仍然适用。只是在确定符合20%原则的情况下,具体每个KPI又要符合“SMART”标准。另外,关于KPI的数量,也需要本着“二八原理”,尽量精减。数量较少的KPI指标更易于分解,也易于操作。

案例4.2 软件开发工程师的KPI如何制定?

在制定KPI时,考核指标一定要明确,且数量不宜过多,要紧扣岗位职责。以下是软件开发工程师的KPI指标表(见表4-5)。

表4-5 软件开发工程师KPI指标表

4.2.3 KPI的特点

KPI是在结合“目标管理”“二八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精细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绩效考核方法,KPI的特点比较鲜明。

1.KPI的优点

首先,KPI使目标更加集中,聚焦于企业关键参数。KPI是企业战略目标关键指标的层层分解,通过KPI指标的指引,使员工绩效行为与企业要求更加贴合,减少偏差,有力地保证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KPI更注重价值与利益。形成KPI的过程,其实是对企业核心目标和关键价值的梳理过程。通过逐层的讨论,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就核心目标和关键价值达成一致意见,对企业发展的关键点更加关注,并形成合力。

2.KPI的缺点

当然,KPI也不是十全十美,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首先,KPI指标的标准和数量比较难界定。虽然KPI指标更多的是倾向于量化的指标,但这些量化的指标是否确实能够成为20%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否真的能对企业80%的绩效产生实质影响,还需要经过企业发展实践的检验,也需要企业管理者的不断探索。

其次,KPI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和岗位。有的企业在发展阶段或部分岗位是无法找到明确的关键量化业绩指标的,如果过分地依赖这些考核指标,而不考虑多变的其他因素,会导致管理的僵化。

3.KPI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KPI优缺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目标管理的进化,KPI得到普遍使用与KPI使目标更加聚焦于企业关键参数、更注重价值与利益的优点分不开;但同时也要注意,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绩效考核管理工具,KPI指标的标准、数量难以界定,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企业与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