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拿起你的笔,开始写作
对于阅读量还比较少的同学,建立链接的能力比较弱,可以理解。这一部分同学,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先建立起可供链接的素材库。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向我反应,自己的阅读量上去以后,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依然找不到清晰的思路,无法与曾经的阅读或者亲身经历联系起来。
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我通常的建议是:动笔写。
链接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完成。一种是我们纯思维的形式,所有的类比、想象、推理过程都在我们大脑内完成。这样的形式优点是及时、快速,但缺点是单纯由思维完成的链接不一定是准确的,而且熟记的程度有限。而写作,就是对纯思维形式的一种加强。
第一,通过文字的形式,能够将你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有些现象,我们明明有深刻的体会,或者曾经从书本或其他媒介接触过,但是话到了嘴边,偏偏就是表达不出来。这就是因为没有用文字来诠释这些体会和感触,没有经过文字转化和复述的过程,从而导致这些体会和感触还停留在非常感性的阶段,不能脱口而出。
第二,文字的书写和表达,实际上是帮助我们在纯思维建立起的链接上进行“二次的理解记忆”。打一个比方,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就像从A地到B地开凿出的一条水道。第一次开凿出的水道,往往是非常浅和粗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水道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如果你没有经常去反思和重复链接的过程,它甚至会消失不见。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第一次阅读一本陌生的读物,读完之后总感觉“什么都没记住”的原因。
第一次阅读在忙着吸收新的信息,能够通过纯思维的形式建立起粗浅的链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谈何巩固和提高链接?但是文字不一样。写作的过程会重新调动你回忆阅读或者经历中获得的信息。无论是边阅读边写作,还是阅读完毕后再次写作,实际上都相当于对链接这条“河道”的加固。
第三,文字的写作最终会形成客观的信息。当原有的知识点及链接忘记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之前文字的帮助快速回忆起来。这相当于为记忆建立了一个稳定的“锚”。
当然,写作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果说阅读和经历主要是在被动地吸收信息;写作,实际上更多是调动你的思维和文字进行主动地组合和输出信息。
我从大二学年开始坚持写作,迄今为止已经坚持了8年。这8年中,我自己最直接的体会是:文章从一开始写的很烂、很散;对某一个事件描述的非常不精准;对某一瞬间的感觉把握的非常模糊——直到越写越好;越写越成体系;表达和提炼越来越准确。随之而来,我的思维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尚未养成写作习惯的同学,可以先从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做起,从模仿和重点摘录做起,适当添加一些自己的引申和感想。已经开始写作的同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写作,可以尝试着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所得的知识来分析具体的问题。
以下一些写作经验,供大家参考。
1.学会寻找问题
我一直把问题意识当作我写作的起点。有了问题,文字才会有一个中心和线索,才会变得紧密,不至于抓不住写作的重点。
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生活中的经历、从事的工作以及目前的学习最让你犯难的地方;二是通过阅读、交谈、新闻广播、报纸、影视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往往也隐藏着问题。
比如,有一次我和室友一起去看冯小刚导演新上映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影片讲述的是一起围绕“假离婚变真离婚”诉讼,女主人公连续上访的故事。我是学习法学的,室友是学习经济学的。依托不同的知识背景,我们俩在观影过程中都发现了不同的问题。
我思考的问题是:“离婚”到底是应当以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为准,还是应当以最终核发“离婚证”这一形式为准?如果是后者,那么影片中法院的判决并无不妥之处。但是这合不合理呢?由此引发的问题有没有相应解决的方法?实际上,虽然电影事件是虚构,在实践中类似的案例却层出不穷,基本都是以法律上有效离婚作为最终判决——这就与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和法律文化相关了。而我的同学更多思考的是:明明是一个不大的民间纠纷,为什么各级官员层层推诿,这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矛盾的电影,让我们两个人都捕捉到了相关专业的问题。有了这个问题,我们随后再去搜寻资料,组织写作就有了方向。
再比如,相关的热点新闻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来源之一。不久前,有几起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热议的新闻,一是“八达岭老虎伤人案”,二是王宝强、马蓉的离婚案及名誉权侵权案。这两起案件在民间的舆论几乎是一致的。但是作为法学专业或者其他专业的学生,我能不能够依托现有的知识进行专业的分析?这就是新闻素材带给我写作的启发。
当然,如果你暂时无法写作这样较为专业的问题。你也可以写一写与我们生活相关,比较贴近我们学习、工作的小问题。比如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如何安排好一天的作息?如何平衡好社团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如何与人交际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方的不适感?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多多少少都有亲身的经历。
2.找准写作的切入点
写作的第二步是找准写作的切入点。切入点,通俗来说,就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来组织语言,组合写作素材,形成论点、论据、论证。
切入点涉及写作思路的问题。每个人的思维习惯、背景知识、生活经历都不一样,因此没有说哪一种写作思路就是最优、最好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写作习惯,能够清晰准确地将自己观点表达出来,组织起相关的素材,我认为这样的写作思路就是合适的。
找写作切入点的过程,要注意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结合自己背景知识,理论储备。比如,我是法学专业,在业余时间,对哲学、文学、史学也涉猎较多。因而,我的写作切入点往往从法学、哲学、文学、史学的角度切入。相关的知识为我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第二,结合切身经历。亲身经历所带来的大量感性素材,这是我们通过阅读、交谈或者其他方式获取的间接素材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当关注的问题,写作的话题恰好曾经经历过,写作会变得非常真实,有感染力。
第三,结合兴趣。写作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但是不同的切入点,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写作体验。通常而言,在写作之前,选定的切入点一定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非常想说,非常想对此表达一二的。结合自己的兴趣,在写作过程中的快乐程度也会提高很多。
3.广泛搜集素材,反复调整,尽量一气呵成
有了问题意识,有了切入点之后,接下来是带着问题和切入点,有意识地去搜寻相关的资料,搜集和补充更多的相关信息。很多时候,发现问题、寻找切入点、搜集素材的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会出现反复的状况。
比如,某一个问题在你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已经被别人解决了,并且已经解决的比较完美了,那么你的问题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比如你的问题已经有人提及了,但是没有深入地分析或者解决方法并不是那么完美,那么你的问题就要随之进行调整,往更深入或者另辟蹊径的角度重新考虑。写作切入点的寻找也是一样的,有时候限于写作素材的缺乏,不得不逐渐改变原有的思路,重新寻找切入点;也有可能随着素材的搜集,又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可写而有趣的方向。因而,整个写作实际上是随着搜集素材的过程不断调整、试错的过程。
在搜集好相关的素材,确定问题与切入点后,最为重要的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读联系素材,并且将写作的过程一气呵成地完成。在短时间内阅读、思维所建立起的链接记忆是最强的,整个过程一旦中断,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重新回忆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点。阅读、写作的过程一经中断,也很容易造成人的挫败感。
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同学,经常犯这样的毛病:在已经搜集好素材,写作时,过于追求完美,字斟句酌,导致写作的过程变得异常的漫长和痛苦。这部分同学一定切记,当你下决心动笔时,一定先以完成为目标,毕竟文章是可以修改的。如果是自己的小文章,仅供练笔用,你就更加不用提前背上任何的心理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