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做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西浦的教育理念

西浦作为一所新型大学,不是简单地复制任何一所学校,而是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需求再来借鉴世界上已有不同类型大学的优势去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西浦在建校伊始就决定为国家乃至全球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积极探索。西浦的定位是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试图将美式教育的灵活性、英式教育的质量控制体系、中式教育的重基础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这一理念把学生看成“年轻的成人”:希望每个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会独立选择、自我管理和判断社会是非;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走出学校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从小到大应试教育使中国的孩子没有长大成人,因此大学称他们为“年轻的”成人,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既强调成人的责任,又强调学校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的功能,最终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为有效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西浦在教学上努力倡导研究导向型的学习和教学。

西浦教育理念涉及大学核心思想、大学核心价值观、大学核心目标和大学伦理观以及大学世界观。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使师生拥有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人生,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创新与奉献,大学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和发展人类生存能力,大学伦理观强调和而不同,大学世界观提倡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练达。大学的定位是建设研究导向的国际化大学,竞争的逻辑是坚守和创造自己的独有特性与价值。

长期应试教育、填鸭式知识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兴趣大多被抹杀,为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按兴趣选择专业和方向的机会,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帮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和能力,强调学生课堂上的投入,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已有的知识挑战,不懂的地方要想办法学会。

西浦强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地讲,不是把知识拆分成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设法展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告诉学生它的意义和作用,基本的技术和逻辑,告诉学生怎么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告诉学生背后的方法论和哲学;可能课堂讲授并不如像传统教育下中国教师那样清晰和深入,但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启示学生如何学习和利用知识,为学生挖掘和探索留有空间;不是扣住一本教材讲授,而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资料,学生自己再利用课前大量的资料查阅和课后的小组活动(team work)、项目(project)来学习,体会和实践它,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寻找知识,利用项目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怎么找知识、整合知识和利用知识,增强了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执行力(席酉民,2016)。

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人生兴趣和个人专长,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次转专业机会(包括跨系转专业和系内转专业),大一末可在大类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二和大三学生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就业意向和目前实际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转换专业(或专业方向)。灵活的转专业政策不仅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且能促使学校及时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积极调整和完善专业结构与方向。

此外,学校学生工作的原则是“学生自治,学校引导与服务”。通过“自治”,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同时学校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服务,例如,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追求,使学生感受到大学对于“人”的尊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精神,进而实现对学生“素养、能力与知识”的培养,实现培养“世界公民”的育人目标。

简单地总结,西浦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搭建一个成长和自由发挥的舞台,帮助学生实现使他们受益终身的三维度九方面的转变,即:从孩子到年轻成人再到世界公民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型学习的转变,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学习再到重视人生规划的转变。

2014级学生刘起豪是一名普通的山东学生。在他看来高考621分的成绩并不理想,即使与平常水平相比也相差50分之多,那段日子不仅是起豪的灰暗时期,他的父亲也感到压力重大,只能日夜关注各个高校的往年招生情况与历年分数线,联络各路朋友想办法解决孩子上大学的问题。亲眼见证了孩子在西浦的成长,起豪的父亲回忆起自己以及孩子在大学的心路历程。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我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未关注甚至从未听说的大学——西浦。怀着好奇与兴趣,具体考察,浏览官网,了解到西浦成立于2006年5月,是经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更深了解得知,外教比例占到80%,学术气息浓厚,有“2+2”或者“4+X”直接进入英国利物浦大学出国深造留学的机会,简言之,对好胜心极强不服输的儿子而言是一个无限发挥的平台。相比于更痛苦的复读一年,或是去一个偏远地区的“985”或“211”大学来说选择西浦是上上策。平心而论,学费虽贵,但也是出于心疼孩子,给他一个机会去闯一闯。

要是说自己不担心,也不可能,虽说在社会已摸爬滚打几十年,这样的学校也是头次听说首次接触,就把自己的独子送了过去,也是睡不踏实,而且较为宽松的生活管理模式,还害怕玩心很大的孩子沾惹不好的习气。半年过得也快,大一上学期结束,在与儿子的深切交谈中,我的顾虑不但消除,还十分欣喜地发现,仅仅半个学年的时间就有了不少收获和大的转变。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首先是孩子到年轻成人再到世界公民的转变。都说上了大学稚气的孩子会一夜之间变为大人一般有了责任意识,但是要想具有公民意识还是为时过早。然而,在西浦的这半年,由于接触国际化的环境,孩子不单单具有了简单的责任意识,而且还体会到了世界公民的定义及意义,这可以说是一个思想层面上的飞跃。处于一个不同文化交流、不同思想碰撞的环境中,会逐渐意识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所在,能渐渐承担起责任,虽说不可能瞬间从所谓的孩子变为所谓的大人,但是坦言之,普通的国内高校做不到这一点,仅从这一个转变上来看,去西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其次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型学习的转变。家长都知道,从小到大,孩子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中国传统教育,没有自主性,没有课余空间,老师讲多少就学多少,孩子在交谈中也对我说,对于课余比课堂多的西浦教育一开始很不适应,毕竟不知道自己该去学什么,慢慢地发现可以关注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图书馆自习寻找英文原著查询最原始的答案和真理。因为要出国就提前背了部分雅思词汇,因为数学基础不错多看了一些书籍,被聘为了微积分选修课的学生讲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且因为很多资料和通知都在网上,就会敦促孩子去自主学习,真是受益匪浅,学习自主性甚至比以前还高了,也知道去学什么了,现在想收集的资料,都第一时间可以反应过来要去找什么看什么查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最后是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学习再到重视人生规划的转变。中国传统教育还包括“全科教育”,没有兴趣的突出,也就会让学生陷入都好但是都不好的尴尬处境。在西浦文化氛围的诱导下,学生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而不是被选择,包括孩子对专业选择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干涉就完成了,没有家长也可以做重大决定,很欣慰的感觉。孩子也参加了不少社团,过得很充实。与外资企业,500强企业也打过交道,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十分有利,我们也是十分感谢这种教育模式。能让孩子认清局势,自主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是对整个人生有意义的素质。

2008级学子潘潇潇讲述了她在西浦不一样的经历。

在西浦的四年,我们是自己时间的主人,但不管是来自朋辈或者来自申请研究生的压力,都不断地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挑战着我们的时间管理。印象中,大学时代,周围的同学也都从来闲不得:在西浦,这大三大四就和高三一样,大家都很拼,在麦当劳、在通宵自习室度过许多个苦读的夜晚;在寒暑假里,学校也都是学生,考雅思、ACCA(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丝毫没有怠慢;或许还须为自己设定计划,持续充电。

工作了之后更加觉得,不仅大学学习的理论框架和背景知识对你的工作专业性有很大助益,更重要的在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的习惯:专注、逻辑、批判性思维、执行力、毅力,将对个人的思维能力、工作习惯、性格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本质影响。

当然,知识不仅来自书本,在西浦,也有足够的机会,可以让书本走向现实,为知识灌注鲜活的生命力。在大学之前,我们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学习和高考,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有爸妈包办;而来到西浦,我学会了和周围的人相处,独立地解决事情,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在西浦,有太多的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支持,可以让我们自己做事情,真正的make a difference(带来改变)。

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时候,在校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创立了学校四大育人模式之一的学友计划(Buddy Program),希望通过高年级学长学姐的经验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帮助到低年级学生,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和经验传递。在创立之初,有很多困难,从执委会的组织架构到每一场学友活动的组织宣传,从组织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发展规划,到和其他社团组织的联系合作,都是在学生团队的合作下,自己一步步探索。前不久,在一个朋友家,她正在学校读大一的妹妹说到选辅修课时“我去问了我的buddy”。想到几年前,我们从零开始建设的组织,到今天的壮大和完善,并且可以真正对学生发挥一定作用,不禁感到一丝丝欣慰。

在2012年我们毕业的那个夏天,作为校友会负责人,我和同学一起组织了学校第一届的毕业舞会,自此开始,毕业舞会也成为每年毕业生的惯例,成为大家大学生活最绽放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很荣幸成为西浦的“老三届”(2006年第一届招生以来,前三届学生),可以参与到更多母校的建设中,增添了一种和母校一起成长的联结与感情。

1 文化和自我教育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西浦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围绕学校的“五星育人模式”,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学思想教育”发展方向,在目标上要通过两课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国情、法律、治理、政治倾向有深刻认识;不是把学生用隔离罩罩起来生活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而是让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处理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正确态度与行为。

中国文化教学中心(Chinese Cultural Teaching Centre,CCTC)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则为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插上了一对坚实的翅膀。CCTC是西浦四大教学中心之一,主要负责大一学生通识课的教学。与传统高校不一样,这里的课程设置似乎更有意思,《自我管理》课便是特色课程之一:它不但涵盖了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理财、形象管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生存技能相关知识的讲授,还为学生开设了名为“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实践学习,要求学生任选课题,并视频记录其实践过程并提交报告,或以视频、Flash、PPT等多种形式阐述其课题心得。

王佳佳带领的十人组成的团队便是在这次实践学习中涌现的优秀小组之一。他们主要来自2014级英语系和数学系,凭借着微电影作品Make Some Noise(《一鸣惊人》),在240余个实践小组中脱颖而出,一举囊括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其作品与组员风采皆被收录在CCTC年度优秀实践作品集中。为此,笔者对这几个跨入大学校门仅仅半年多的新生做了一次专访,他们也在回顾创意由来、拍摄过程以及实践心得等多个方面分享属于他们的独家记忆。

创意从何而来?

当笔者抛出这个问题时,作为编剧的宋世杰自然而然成为第一个回答者:

“关于这部微电影,最初的剧本灵感来自曾经看过的一则广告片和电影《歌舞青春》。我想通过这四个不同的角色,来表现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每个人相似的心路历程。梦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生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总是充满着憧憬和激情,有着自己的抱负,希望能在新的地方完成自己的梦想,施展自己的才华。但现实往往不一定与你期望的相同,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

基于对梦想的理解,他提出了Make Some Noise这个话题,目的就是去唤醒人们心中那头猛兽,去激励人们去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奇迹。他说,Make Some Noise意味着需要去制造出自己的声响。在这个原本就嘈杂的社会中,你想让别人听得到你的声音,就必须讲得比别人更大声。必须得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要学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不平凡。”这是宋世杰的原话。笔者观察到,宋世杰在回答提问过程中,刚开始由于内心紧张出现了一些说话不顺畅现象,但越到后面他越放松,特别是谈到梦想这个话题时,感觉他的创意都源自自己真实的内心,正如他自己座右铭所描述的那样:也许梦想并不是用来实现的,但没有梦想的生活,一定不是现实的。从他之后充满魅力的言谈举止之中,笔者也更加深切地领悟到这句话的深意。

拍摄过程中的小故事

这个问题一提出,坐在编剧身边的两位女生已经开始兴奋不已地“八卦”起来。王佳佳和赵丹妮一个来自海南,一个来自陕西,这一南一北的美女组合道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小花絮。

“我们这组算是比较拖拉的组。别的组都早已开了好多次会,开拍很久了他们才把剧本敲定,才正式开始拍。制作过程挺简单的,取景也很容易,基本就是在学校里面。遇到的困难虽然不大,但拍摄要用的场地、道具,我们必须提前去与别人交涉。”

据她们回顾,早起拍镜头还是比较痛苦的,因为天太冷。清早赶去球场拍摄,却发现大门紧闭,只好第二天再去。有时候一个镜头为了效果好,得拍好几遍。大学生拍片子条件比较简陋,没有三脚架和灯光,所以摄像要保证手不抖,只能尽量挑自然光好的时候拍摄。好在,这些困难大家也都一起克服了。活泼开朗的南方女孩还道出了拍摄过程中更加吸引人眼球的事:因为剧情需要,拍摄小组的成员尤其盛必须和舍友的女朋友演情侣。他们都打趣说你小心舍友会让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当个群演也是很不容易的呀。

最后她们都表示很感谢CC(Chinese cultural,中国文化)实践作业这个项目,让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短片。完成之后的成就感很令人幸福,并且通过这个项目结识了一群好朋友,相信这段回忆会永远留在每个人心中。

关于CCTC与西浦

对于这个问题,组员们都给出了十分正面的回答。他们都一致认为西浦和以往他们了解的中国传统的本科院校有着明显不同。在这里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整个课程设置也更加切合国际趋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独立学习、思考及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之中,他们对造就他们“成功”的CCTC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在CCTC的课程设置上,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形式,从团队的组建到导师指导再到项目实施,他们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给了他们广阔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他们可以尽可能地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通过这些平台现实地表现出来,拍摄这部微电影就是很好的开始。半年多时间的亲身经历,使他们更加确信自己当初选择的这所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化大学正是自己所期待的。

2 四大导师体系

西浦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课堂上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更加强调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灌输,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东西变少。相反,西浦建立了四大导师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四大导师体系包括学术导师(原个人导师)、校外导师、生活导师及学友。

(1)学术导师

西浦的学术导师由院系的专业课老师或是英语课老师兼任,为学生的学业与个人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建议与帮助。

西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全球招聘教师,严把聘任教师入口关。国际化、长期稳定的教师队伍,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延续性与传承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西浦已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面向全球选聘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员工900余人,其中教职员工550余名(外籍教职人员比例超过80%)。

于昊是西浦数学科学系的一名学术导师。从他答疑解惑、因材施教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导师和西浦的共同成长。

——钱钟书在《围城》打趣地说:“英国导师是一边抽烟斗,一边跟学生谈话的。”

——徐志摩说:“牛津是世界上名声压得倒人的一个学府,牛津的秘密是它的导师制。”

——牛津大学20世纪初的校长科曾(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59—1925)说:“如果牛津有任何产品,由于特别原因值得骄傲——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生命和性格中打上烙印并激起其他国家直言不讳的羡慕——那就是几乎在无意识中神奇生长发展起来的个人导师制。”

个人导师制度,滥觞自文艺复兴时期的牛津大学。曾经伴随了英国的传统精英教育和学院教育500年之久。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外面小雨淅淅沥沥、寒风凛然。一个高高的阁楼里面,燃烧着火炭的壁炉,舒适的土耳其地毯,四围都是黄褐色的充满着英伦风情的家具:三五把高脚椅子,高及天花板的书橱。在这温暖而慵懒的环境里,圆桌上摆着一壶印度茶,几只来自中国的瓷杯。吧嗒吧嗒抽着烟斗的银发教授,笑眯眯地与自己的三两学生谈话。

英国旧时候的导师,经常要和学生住在一个学院里。肩负着对学生生活起居、学业进展、思想状态等全方位的呵护和指导;每周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和学生亲密地在一起。实际上类似“保姆+班主任+思想导师+学业导师”全方位的角色。大约像什么呢?如果你看过电影《魔法保姆麦克菲》,对,就是魔法保姆那个样子。然而现代的英国导师制度,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以学术指导为主的制度。因为现代的学生也逐渐变得独立和自信,不再需要生活上过多的监护和指导;而且大学逐渐平民化,学生众多,不再像以前的贵族精英大学一样,有很大的师生比。

我手中没有烟斗,也没有和学生喝下午茶的习惯,但是在西浦,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学术导师的感受。

作为西浦的一名学术导师,我需要对指导的学生的学业状况有所了解,对学生有疑惑的学术问题帮助解答(或者告诉他们去哪里寻找解答),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出一定的指导,在学生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提供推荐信等。

每一位西浦导师影响和指导的绝不仅仅是自己名下的十几位或二十几位学生。所以,我认为每一位大学老师都应对所有的学生敞开“学术导师”的大门。就我个人而言,愿意到我办公室来和我聊一聊的学生我都欢迎。几乎每星期都有三四位学生与我谈,他们大部分都不是我名下的学生。他们有的是我教过的,有的是听过我讲座的,有的是在学生社团或者学术活动中得到过我帮助的,更有甚者,只是从微博上或者学校的新闻上看到我的名字就来找我聊天的。这其中,既有“学霸”,也有“学渣”(学生自称),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学生。

谈话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学习困难需要帮助,有的是对未来存在困惑,有的是有了好消息与我分享,有的是心情抑郁找我排解,有的是感情遇到了些问题。有一阵子,我甚至感觉到,我又变成了500年前保姆式的牛津大学的那种导师。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都会因材施“导”。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指导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作为学术导师,首先要帮助大一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转变。我曾经写过一篇《西浦某老师致大一新生的一封信》,被很多学生转载。其中提到,大学生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学会学习”。当老师这几年,我发现困扰大一学生的主要是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从高中那种被监督、被灌输的情形下出来,突然进入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等到明白大学学习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好多课程都亮起了红灯。大学是塑造人格的地方,也是终身学习的真正起点。因为在大学里,你才能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才能发觉自己的学习兴趣。当大一学生找我谈“困惑”的时候,我会恭喜他/她发现了自己的困惑。因为任何转变都需要阵痛,而尽早地意识到这种转变,方能早一点进入大学的状态。从“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方式,是应该在大一完成的。例如,我的课程之所以作业比课上的例题难,就是鞭策学生多多自学以应对未知的难题。那种纯依赖教师讲课以及考前突击的做法是不适用于大学的。

西浦在提供学生学习资源方面是非常慷慨的。因此对大二的学生我常会引导他们认真地用好学校提供的软、硬资源。例如:多参加学校图书馆主办的各种数据库使用、学术检索等技能的培训课程;尽量“泡”在图书馆里用好书籍和网络学术资源;多参加英语中心提供的各类学术、交流英语使用讲座;多参加学友讨论等活动以汲取经验。数字时代的人才,必须是能够熟练驾驭各种信息和资源的人。西浦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去进行学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我们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充分使用资源。

对大三的学生我常会让他们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职业和发展规划。例如,对学术感兴趣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暑期研究项目或者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对想毕业之后找工作的同学我则推荐他们与校外导师或者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多联系,尽早地了解业界在发生什么、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利用假期尽早地进入一些公司锻炼和实习。对于想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特别是想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学生,我就指导他们做好时间规划和管理,尽早做好各种语言考试的时间安排,提早了解美国研究生院的一些入学要求。

西浦大四的学生是最忙的。不但要忙着找工作或者研究生申请,课程更是一点也不比前三年轻松,因为有严格要求的毕业课题,反而担子比以前更重了。这时候我反而劝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做毕业研究课题,因为这可能是你大学里第一次完整地、深入地做一项研究;甚至,你如果将来不做学术的话,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系统地探索一个问题。认真地对待课题,你会有特别的收获,也会有不小的成就感。无论是你将来深造、就业或者创业,这次探索的过程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总会使你受益匪浅。

以上是和不同年级学生交流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

学生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有的是欢笑,有的有泪花,有的是鼓舞,有的是沮丧。因为这篇文章要公开,所以出于尊重学生个人隐私的目的,我不想说太具体的例子。我也不是全能的人,很多时候学生的抑郁和沮丧我也帮不上忙,有时候只能建议他们去寻找心理帮助和辅导。但是无论如何,我都想通过自己的乐观和积极去影响他们,去鼓励他们。

这个过程是交互的。当我指导学生的时候,其实我也收获良多。我看到了学生的青春和激情,看到了那种敢于挑战的勇气;有的时候他们跳跃的思考能给我的研究带来新的创意和灵感。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收获了学生对我的感谢和信任。

学生,我,及所有的导师,是和西浦共同成长的。

(2)校外导师

校外导师通常是社会成功人士,也是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精英。他们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和职场规则,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做指导并提供支持,提供实习与就业方面的建议与帮助,帮助学生获得假期工作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力。(校外导师的故事请参考第五章)

(3)生活导师

生活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问题。西浦经过多年的学生支持系统的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业问题总是伴随生活问题而出现。生活导师的设立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支持与服务,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学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早期干预,并且弥合学术和非学术服务之间的间隙。生活导师由学校行政员工兼任,为学生提供非学术方面的支持,促进学生与学校的交流,有效引导学生。

王新红是西浦一名教羽毛球的老师,同时也是200名学生的生活导师(类似辅导员)。

在我看来,西浦的学生好学、独立、积极,在社团和学习上都表现得十分主动积极。还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西浦的这些学生韧性很强,有些事情很难办,也许让我们这些有很多社会经验的教师去做都不容易,但他们会坚持去做,克服重重困难,最后达成一定的结果。学校社团有一个“leadership training(领导力培训)”,有一个任务是让这些学生为农民工子弟小学筹集配眼镜的钱。他们就去寒山寺演出,去主动争取与苏州公益组织合作,甚至去推销一些小物件,像咖啡、盆栽什么的……反正,想尽一切可能方法去达成目标,有困难就去面对克服,最后他们超额完成了筹集善款的任务。我很欣赏学生的这股子韧劲。

作为辅导员,入学开始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能吸引人的人。首先,我会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教师是会给我提供帮助的,我可以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地来找她。其次,我不会过度干预这些大学生的生活,而是尊重他们,只有在他们有问题的时候,才会给一点建议和引导,如面对挂科的学生。

我有一个大二的学生,是男生,因为过度沉溺网络而耽误学业,大一上学期的时候,5门全挂。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场景:顶着一头都要树起来的头发,冬天了,还穿着非常单薄的秋衣,整个人蔫蔫的,看着都让人心疼。他说自己想休学一年。我意识到他这么做很可能只是逃避现实。我问他想做什么,他说去饭店打打工。我就给他3天的时候,这3天不用上课,允许他去学校周边的大小饭店考察,看看情况如何。3天后,我问他考察得如何。他说就待在宿舍了,没有去饭店打听。我就直接对他说,只是3天的时间,他都没有去真的做任何事情,那么休学一年,对他没有任何意义,这只是在逃避。后来,我与他的父母沟通,觉得这个学生主观上还是希望学好的,只是没有自制力,所以我们可以帮忙监督他。后来,父母和学生达成了一致的约定,抽查他在做什么,然后会给学生一定的奖惩。这学期,他只有CC(Chinese cultural,中国文化)一门功课没有通过,其他都顺利通过了。最近一次看到他的时候,穿着套小西装,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面貌很好。

(4)学友导师

学友导师体系以朋辈互助的形式,通过优秀学长的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提供适时引导和帮助,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困难,规划大学生活,实现自我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职责意识,增进完善学生之间的互助关系。学友计划的成员直接对接西浦新生,在学友体系的规划中还涉及2+2学生、国际学生及毕业生,他们是传递西浦核心理念的主要力量,也是西浦精神的播撒者和传承者。

1552班是2015级13名新生组成的一个行政班。西浦2011级博士研究生金枝和2014级学生付星原是1552班的学友导师。于是,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地区,操着不同的乡音,怀着不同的理想的13个Buddy(学友)和2位导师组成的1552班,开始了独特的西浦新生活。

伴学

虽说两位导师本身很忙,但金枝和付星原并没有当作临时任务敷衍了事。在对13个学友的具体情况初步摸排后,金枝和付星原了解到新生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惧怕心理,两位导师决定为学友每周安排一次英语辅导课程。

在第一周的课堂上,金枝和付星原推出了精心挑选的英文教材,也和大家约定好每天在班级的微信群里,由一名志愿者分享英文片段给大家。第二堂课,以“责任与真诚”为话题,两位学姐让大家用英文,以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presentation(演讲)的形式展开探讨。而周末班级的平江路游玩活动,就成了第三堂英文分享的重要内容。

“课程涵盖英语学习的各个领域,有写作有听力,面面俱到;学姐们选择的辅导教材,既有课本还有英文杂志;课堂形式更是涵盖演讲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生动逗趣。”

除了英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新生尽快适应在苏州的新环境,并快速融入西浦的新生活。一个大胆的策划由此诞生。“如果给你600元班级活动经费,你会怎么花?”金枝将问题抛给13个小伙伴。600元,并不是一笔大数目,可是13个小伙伴还是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制订方案,并有理有据地将花销说明。三个小组各抒己见。万圣节舞会?用作材料打印?让更多人参与到班级的英文小组?最后每组将自己的策划拿出来让大家投票。金枝和付星原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不单纯是带着新生一起学习策划活动和方案的执行。“现在大学生银行卡‘月头挥,月末灭’的情况比较普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练习锻炼学友的财务规划能力,这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具有更大的效用。”“英语只是媒介,在这里,我们分享的是经历感悟。”1552班的学生这样说道,“起初,大家是为了提高英语才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而到了后来,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愈发坦诚交流,让我们这些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感受到家一般温暖的西浦。”

互助

1552班的互动,起始于“帮助”:学校帮助这13个同学去构建一个集体,给他们归属感;学友金枝博士与付星原学姐,还有各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帮助学弟学妹,传授学习经验。1552班的同学说:“这些从一开始给予的帮助,让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感受到了归属感,从而更加明白应当如何去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也让我们不论是对待同学,还是对待老师,都应该有着从容、善意的态度。让我们懂得如何去交流,以及作为一个‘年轻的成人’要如何去承担责任。”

正是明白了“帮助”的重要,1552班的同学决定用600元班费组织一次西浦国际版的Running Man(韩国一档电视节目名),他们把这次活动叫作“Running西浦”。“我们想去帮助更多的西浦学生了解西浦,了解苏州。也让刚步入西浦、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感受到一丝温暖与西浦互助的力量,从而思考去帮助更多的人。”

“Running 西浦”活动前期,1552班的小伙伴就多次开会并进行了两次踩点,只为去完成一份详尽全面的策划案,让活动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效果。活动当天,1552班同学还通过学友组织邀请一些国际生前来一同参加活动,活动全程以英语交流。“我们将所有参加人员分为几组,几个小队在指定的地点分别进行任务挑战和摄影记录,最后给任务挑战最先成功的队伍颁发奖品。活动之后,同学便将摄像素材进行剪辑做成预告、正片和花絮三个视频,网络发布,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活动及苏州和西浦。”

同时为了活动宣传的时效性,几个剪辑同学更是通宵熬夜,做出了最后令人眼前一亮的视频效果。“虽然很累,但同学说这种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做一件事情的经历真的很让人热血沸腾,回忆起来也满满都是感动,因为在这里,我们不仅仅学习了技能,更多的是彼此一起努力奋斗的全过程。”负责剪辑的1552班学生说。

“互助是一种精神,它是我来西浦最先学到的一样东西。”这种不求回报,人人都愿意付出力量的精神,造就了如今的1552班。班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每一次活动和讨论,并力争做到最好。在这样的氛围下,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地挥发自己的热度,去感染身边的人。如今,1552班的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班级的13个人,他们已经吸引了校园内更多的学生参与,加入他们的学习小组、技能课程或者是考前复习。

独特

“在1552班,每一个前来授课的‘教师’、学长学姐都是自愿无偿地帮助学弟学妹;在1552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leader(领导者),学习各项技能并在这个班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位置。”1552班同学说,最感谢的是金枝博士和付星原学姐的付出与尽责,“带着大家一步步学习英语、学习活动策划与执行,学习摄影与剪辑,也学会了合作与承担”。这是一个乐于分享的集体,也是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更是一个独特的集体。

不同于其他班级,1552班只有13个人,他们沟通灵活,老师、同学之间没有生疏感,几次活动下来俨然已是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是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位置。

不同于社团,1552班级没有职务和角色的划分。进入这个班级,没有人去规定你做什么,只要你认为你能胜任,你愿意合作、分享和帮助,便有你的一席发挥之地。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班级,西浦1552班没有明确严格的班级制度来约束纪律。只要有才华,只要有想法,只要动手去改变去行动,西浦就是你发挥的平台,做一个“年轻的成年人”可以拥有的尝试和转变。(学生记者:田语涵)

3 学生社团与俱乐部

大学校园文化的营造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落实在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中。西浦丰富多元的学生社团,是校园生活最具活力的部分,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存在与发展,在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学的本质是学生健康成长,它包括多个方面,如素养、知识和能力的成长,所以,对于社团活动及课堂内外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在参与的时候除了享受生活的乐趣以外,需要知道参加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大学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会考虑活动的目的如何与西浦的教育理念对接。社团的真谛是帮助学生成长,西浦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因此学生除了要处理好社团活动和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平衡之外,还要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成长,再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西浦模拟联合国协会(西浦-MUN)成立于2008年,是西浦历史最长的学生组织之一。模拟联合国会议(Model of United Nations)源自美国,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会议由青年学生扮演不同国家外交官的角色,全程使用英文,按照联合国的议事原则和运作方式模拟讨论国际议题。参会者站在各自所代表国家的立场,通过演讲、辩论、游说等外交方式,模拟讨论国际事务,并最终投票形成决议。在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大小模拟联合国会议中,最令所有模联的同学向往的自然是由哈佛大学举办的模拟联合国会议,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该会议完全由哈佛大学本科生以工作人员身份组织,每年有超过3000名来自全球的学生和教授参与会议。西浦学子陈昱琪在哈佛模联的故事,体现了西浦学子在国际舞台的所见、所闻、所感。

2014年的2月,我成为模联成员以来最大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在西浦模联的积极争取下,包括我在内的7位代表以中国代表的身份从中国苏州出发,前往参加坐落于美国波士顿的哈佛模联。

在正式会议开始前,为了更好地感受美国文化,我们与其他来自中国的代表一同游览了纽约、华盛顿等东部的重要城市。尽管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去美国,但依然被强烈的中西文化差异所震撼。身处异国,才真切地意识到,西浦所一直强调的中西结合的教育模式对我们今后人生道路的发展起到了多么重要的支撑作用。

首先是语言,高频率的EAP(English academic purpose,学术用途英语)课程让我的学术英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是口语,还有课程中所强调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维)和academic honesty(学术诚信),贯穿在会议最初的Bloc(国家体团)形成到会议后期draft resolution(决议草案)的书写。正因为有了EAP的基础,才完全没有阻碍我享受整个会议的过程。

其次是文化,正如席校长所说的那样,你首先得是一名中国公民,其次才能是一名国际公民。而我们在大一所接受的中西文化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实践。在美国,只有作为一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中国人,才能得到美国人和其他国家人的尊重。然后在保留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他国文化,甚至将自己的文化融入他国文化。在这种国际性的会议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代表间合作,甚至成为朋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除去大部分代表所熟悉的西方主流文化,大家都对彼此的文化背景十分感兴趣。相互交流介绍本国文化就成了代表社交时最好的话题。在哈模为代表准备的各类的social events(社交活动)上,我遇到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信仰、不同肤色,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代表,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diversity(多元)和文化交融。英语是我们的交流工具,而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共同语言。

除去会议本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哈模为各国代表准备的club night(俱乐部之夜)为代表的社交活动。伴随耳熟能详的美国主流POP(popular music,流行音乐)旋律,会议中紧张严肃的代表纷纷褪去了学术外衣,随着音乐舞动。这也让我们大部分来自中国的代表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美国的俱乐部文化。

正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舞台,让我们体验了充满挑战的外交事务处理和国际谈判。经过几天的会议,我既通过深入讨论国际事务,对联合国的工作有了更好的理解,也因为每天晚上丰富的社交活动,结交到了不少来自全球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这次的参会经历,我也对西浦的中西结合育人模式有了全新的感知。我相信,西浦正在用它独特的教育模式为中国,乃至世界输出一批批合格的世界公民。

4 一站式服务中心

高校中关于设备借用、户籍查询、国家奖学金、报销理赔、咨询等事务是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而松散的行政对学生来说会异常痛苦,一旦学生需要申请、咨询和反馈意见时,通常要去不同的部门寻求帮助。此外,我国目前大学的行政架构更多的是基于行政等级权威,部门众多复杂,各部门之间服务内容的不明晰,导致各职能部门之间将学生简单的事务和需求“踢皮球”,学生可能要奔走许多有关部门,问题才能得到处理,甚至还不能解决问题。

在西浦的大学网络结构中,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没有层级之分,只有清晰的职责界定,他们地位平等,角色不同,共同为实现学校愿景和使命而快乐地学习与工作。学生服务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是西浦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机构,作为学校五星育人模式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一站式服务中心本着引导为主、服务为本的宗旨,努力构建起学校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友好桥梁,打造在学校内部各种职能部门无缝链接和有效沟通的渠道,学生面临的诸多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解决。其业务包括申请服务、咨询服务、意见与建议受理。学生有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一站式服务中心现场等方式咨询。基于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一站式汇总成常见问答,发布在一站式网站上。作为一个高效的沟通平台,任何有关学校的投诉与建议,都可联系一站式服务中心。

“服务导向”的服务文化和组织结构,是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的支撑。其核心优势在于服务导向的组织结构和基于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管理。这种服务过程中的引导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

姚明煦是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员工,转瞬四年的时间,姚老师在这个舞台上舞出了精彩的人生。

苏州美,美在她千年历史的积淀,古朴中透着静谧;苏州园区美,美在她融汇现代的繁华,洋气中透着时髦;园区的独墅湖美,美在她洋溢着学子的青春,文明中透着活力。又是草长莺飞的三月,四年前的此时,刚从传统大学毕业的我,带着满腹的兴奋与热情,来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踏入当时已声名在外的西浦,有幸成为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的一名员工。自2009年成立的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随着西浦的发展壮大,也从一两位工作人忙前顾后的狭小空间,拓展为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清新的绿植、清晰的工作指引牌、一张张年轻热情的笑脸组成的一站式,已自不待言为西浦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为独特的西浦、独特的学生一站式,工作的四年里,我常碰“三问”:你为什么选择一站式?你在一站式都做些什么?你都怎样去做好一站式的工作?仔细梳理,这“三问”也恰巧贯穿了我在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四年。回忆满满,与一站式的缘分还得从选择说起。

刚毕业的我最初在学校其他部门做实习生,每天会接到来自山南海北的招生咨询电话,询问的是校园里里外外的各种细枝末节,正当我为这些细节性问题发愁的时候,有老师告诉我可以让家长直接咨询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自此我对一站式的好奇萌发,而之后一站式的“神通广大”又一次次地化解了我招生接待中的尴尬,不由地让我对这个传统之外、别具风格的一站式产生了莫名的好感。机缘巧合,我在结束了招办的实习之后,幸运地来到一站式。兴奋、紧张、期待,我为我即将成为西浦的一名正式员工而激动,为成为一站式的一分子而高兴。

而接下来的工作让满脑兴奋的我逐渐平静下来。一站式的工作具体、琐碎,但是很宽泛,要求我们了解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到某个规章制度,小到一个教室位置。于是我开始逐一去学习了解本办公室和其他办公室的各项政策规章,并依据这些内容开始网上答疑。网上答疑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除了准确、迅速的基本要求外,我还通过邮件引导学生去独立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做到“授人以渔”,引导他们使用英语,努力为西浦的国际化氛围添砖加瓦。同时,我也会通过邮件总结学生近期关注的问题,并将这些邮件数据每周分类整理,反馈到各个部门以求做到无缝对接。曾有大一的学生写信给我们表达初入大学的不适应,曾有大四的学生写信表达找工作的焦虑,也曾有很多学生写信抱怨和投诉不合理的校园现象等,无论是一封普通的咨询邮件还是个案的投诉邮件,抑或是一封传达情绪的邮件,我都认真对待。这几年的邮件答疑工作中包含了很多喜怒哀乐,曾经有一个国际生经常给我们发邮件咨询问题,有一天他回复我说:“无论我有什么样的困难,一站式总是第一个给予我帮助的部门,并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看到这个,我内心很激动,其实一站式的邮件常常能在回答问题后接到学生的“感谢信”,让我觉得虽然一站式的工作很平凡、普通,可是能帮助大多数的同学,被大多数人认可,真正发挥了一站式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了便利。

网上咨询的后台业务只是一站式服务的一小部分,我们前台的综合业务则显得更为繁忙,小小的一站式常常会迎来大大的人流量。每到迎新和毕业工作前夕,我们的电话铃声是此起彼伏,咨询台前人流涌动,申请台上的电脑也会应接不暇。好在一站式的每一位同事都是“多面手”,我们之间常会角色互换,这时我会从后台转移到前台与我的同事齐心合力,为大家服务。我依然记得自己初来乍到的时候,常常因为业务量大而慌得手忙脚乱、因一个答不出的问题而急得面红耳赤、因不知该联系哪个部门哪位老师而左右犯难、因做不完的工作而加班很晚,几年过去了,随着一站式各项流程的不断完善,我们自身的不断学习、精益求精,我觉得自己处理问题已能得心应手、专业高效、泰然自若,真的成长了很多。

然而一站式的工作不仅限于咨询和申请,还有奖助学金、医疗保险、学生档户等工作。时常有来一站式参观的其他学校的老师听了我们的介绍,感慨地问:“你们一站式一共几个人?工作量是如何核定的,效果怎么评估?”其实没有复杂的行政层级和庞大的人员配备,既是一站式的特点,也是整个西浦行政工作的特点。我刚来西浦的第一年,临近毕业典礼,有700多份学生档案要整理派遣。一人独揽档案工作,肩上还扛着一站式的其他业务,我是愁容满面,有些不知所措了。我的领导龚老师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说你在西浦还要学会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你尝试着找一些学生志愿者帮你整理。醍醐灌顶,那年我找到了几位2+2即将出国的大二学生协助我的派遣工作。从名单整理、材料装袋、核对信息再到档案分装、清点数量直至完成交付,他们是我的左膀右臂,帮助颇多。在西浦是没有二级学院的,也就是说,大到评奖、小到一张卡片和一张表格的发放与收取,都由一站式负责,具体来说,是由某一位老师负责。动辄成百上千的业务,一人独当,要想完成得不差分毫,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通过千锤百炼,通过经验积累,一站式已逐步形成了西浦模式下自己特有的工作特色,能成功做到以小攻大、以少胜多。

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办公室都有自己的文化,在自己文化的影响下会形成它们独特的工作逻辑和策略。刚来西浦,接受过大大小小、形式多样的、学校范围的、部门之内的培训。印象最深之一的是席校长的结果导向理论。我理解为:其一,以良好的结果为目标,过程中未雨绸缪、团队合作、善假于物、直至圆满完成。其二,成功事业、快乐生活。我一直很喜欢西浦给我们提供的自由、多元的环境,工作之余,一起插花、做陶艺、品美食、习书法,一起享受的是大家庭中的快乐。其三,和谐。我想这是我们这支“红色娘子军”的一站式队伍最明显的特征,冗繁的工作中我们没有拈轻怕重,只有取长补短、有商有量。

春风化雨,绝非登上讲坛、三尺高台之专利。小舞台、大精彩,在西浦学生一站式,通过行政岗位的辛苦付出,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