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静心——戒躁

躁,是修行的一大忌,人讲究心平气和,喧嚣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同样,我们的生活中也要有戒躁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浮气躁已经成了每个人生活的通病。躁是毒瘤,此毒不除,终将害人害己。

毋躁——静不下来,悲苦的日子就永远停不下来

从前,山上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法号慧空,聪明伶俐,十分讨老方丈喜欢。老方丈也有意愿把自己的衣钵传给这个弟子,但是一直不知这个小和尚能否承担重任。

这天老方丈正在佛堂打坐念经,听到庭院中十分嘈杂,于是就放下经书来到院子里。这时只见众弟子聚到一起,有的义愤填膺地说,我都来了三年了,师父怎么还是天天让我念经……有的愤愤不平地说,师父是不是不想把精妙的佛法传给我们啊……方丈远远地看着他们,突然想到了考验的办法。于是他不急不慢地走到众徒弟面前说:“徒弟们,你们不是想学习精妙的佛法吗?那里有几个水桶,你们每人去河边打一桶水,谁先把一满桶水拎到这里,师父就传授给谁精妙的佛法。”众位弟子听了,顿时兴奋地跑着去抢水桶了,只有慧空坐在那儿不动。不一会儿,其他弟子都拎着水桶走出了禅院,慧空才不急不慌地过去拎起了剩下的一个水桶。老方丈看着慧空慢慢走出去的背影,微微地点了点头。

没多久,老方丈看着众弟子每人拎着满满一桶水向他走来。老方丈看到弟子们脚下急匆匆,身上都洒满了水,只有慧空不急不慢地拎着满满一桶水走在后面。到门口的时候,弟子们为了快点儿进门,有的摔倒在地,有的满满一桶水都被洒得所剩无几。当众位弟子把水桶一个一个放在老方丈面前时,老方丈一边看一边说:“不满,急,急,不满。”看到最后一个水桶时点了点头笑了,一句话也没说转身离开了。弟子们顿时都慌了,这时却只见慧空也冲着师兄师弟们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弟子们十分不解,于是纷纷跟随方丈到了佛堂,让方丈指点一二,师父笑着看了看弟子们,放下手中的经书说,师父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就以他的名字为名。后来,这男孩也出家成为了一位比丘。有一次,他到了某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人供养他两件袈裟,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他的舅舅。

年轻比丘找到长老比丘,并把袈裟给了他。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足够了,虽然年轻比丘多次恳请,长老比丘仍坚决拒绝。年轻比丘认为这是因为舅舅不喜欢他,十分伤心。他甚至因此想到了还俗、过世俗的生活。

从他动了俗念的那一刻开始,他开始心念纷飞、思绪紊乱。他心中想着,还俗后就卖掉袈裟,买只母羊,然后让母羊生小羊,这样自己就有了足够的收入。他甚至想到自己娶妻生子,再携带妻小搭车来探望舅舅。在路途上,他告诉妻子,由他来照顾孩子,但妻子要他驾车,不要管照顾孩子的事。但是他坚持要照顾孩子,就去抢孩子,结果孩子从车上掉了下来,还被轮子碾过,他非常愤怒,拿棍子要打妻子。

其实,这时候,他正用扇子帮舅舅扇凉,但由于胡思乱想,打到了长老比丘的头。长老比丘明白年轻比丘的心念,就告诉他:“你自己不能打妻子,怎么来打舅舅呢?”年轻比丘十分惊讶,局促不安地想立刻离开经舍,但长老比丘设法带他去见了佛陀。

佛陀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很仁慈地告诉年轻的比丘,人心旁骛不定,即使是遥远的东西,心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

听完师父的故事,弟子们顿时惭愧地低下了头。只听大弟子慧明说:“师父,弟子懂了,你是让弟子们避讳一个‘躁’字。”师父听完满意地笑了笑说:“不错,就是一个‘躁’字。急于成功、急于学习、急于佛法精进……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们也会因此使心再也难以静下来,这样不但得不到你们想要的,反而徒增悲苦。只要你们的心静不下来,悲苦的日子也就永远停不下来了。你们懂了吗?”

躁,是佛家修行的一大忌。佛家讲究心平气和,喧嚣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戒躁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浮气躁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通病。有人说得好,现在人的脾气是随着工资长的!

躁,是一种心绪的不安定,通常表现为脾气暴躁、心情烦乱、急功近利等。长期的心绪烦躁容易引起肝火旺盛,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人际关系。躁大多由压力过大造成。因此,要戒躁就要静心。

躁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一个人的事业、家庭。而心安反而是福,所以一定要平心、静心去对待生活、学习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反,如果我们不能静下来,不能戒除内心的燥气,只能一事无成。你所想结束的悲苦的日子,也不会因为你的急于求成而结束,反而还会被更多的烦恼所累,让你的心更加悲苦。

成败皆是寻常事,莫以急躁求功名

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的确如此,急躁常常使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冷静地审视客观实际,因而冲动行事,结果导致事倍功半、事与愿违。要知道,万物皆有规律,只要我们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再辅以充足的时间,就像花到秋天就会变成果实、冬天过去春天总会来临一般,成功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佛家传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越溪禅师,我研究禅学20年,至今仍一窍不通,您能指点我一二吗?”

越溪禅师听完,一句话也没有说,反而打了他一巴掌。学僧吓得捂着脸逃了出去。刚跑到法堂外就碰到了首座老禅师。老禅师见他一脸怒容,和蔼地问:“出了什么事吗?来,到禅房边喝茶边说吧!”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抱怨道:“越溪禅师怎么无缘无故打人呢?还是高僧呢!”学僧正说着,老禅师也冷不防地打了他一巴掌。学僧手中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摔碎了。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了禅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已经教给了你什么是禅道。你悟到了吗?”

学僧一时瞠目结舌。老禅师又问了一次,学僧仍不能回答。老禅师弯腰把打碎的茶杯一片一片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了。老禅师缓缓地站起来接着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恍然大悟。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足,就要去创造条件。这必然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就像走路,需要一百步才能到达,你就得走一百步,少一步都不行。从来没有一步登天的人,更不存在不做任何努力便能轻松成功的人。

有的人认为,急躁一点儿会让我们办事干练、有活力,免得被领导认为做事温温吞吞、犹犹豫豫,这不是好事吗?实则不然,急躁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态度,不急躁也不是让我们做事慢吞吞,真正端正的生活态度是“不急不躁、慢中有快、快中有慢”。生活就是逆水行舟,如果一开始贪快冒进,也许真能令你暂时领先,但很快你就用尽了力气,最后反而落得任逆流摆布的命运。相反,不急不躁,稳扎稳打,最后往往能走在最前面。我们可以留心一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那些毛毛躁躁的人,他们往往口气过人、目标宏大,但因为缺乏实干和坚持的态度,最终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沦为笑柄。

《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

意思是说,一个僧人因为急躁产生了放弃修行的心理。佛知道了,就以琴弦松则不鸣、紧则断,要松紧适中才能发出美妙的音乐的道理来开悟僧人:出家人学道也应如此,心意要调整适宜,才可得道。在修道时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身体如果产生疲倦,心意就容易烦乱,心中有了烦乱,自然对修行产生悔意,而放弃修行。一旦放弃了修行,就会增加我们的罪业。所以,只有心静、心安,道才不会失去。

急躁于佛法修行尚如此,于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亦如此,遇事急躁给我们带来的只有种种恶果。

急躁的人做事大多时候说风就是雨,美其名“雷厉风行”。一有了新奇的想法,就不管不顾地鲁莽上阵,不做冷静的利弊与可行性分析。最后大都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甚至让自己骑虎难下、陷入尴尬境地。

急躁的人还容易感情用事,爱发脾气,说话常常不经过大脑,不计后果,一味强求别人与自己保持统一,所以很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也使自己心情不愉快,产生失落心理,影响身心健康。

急躁有如此多的危害,那我们该如何克服急躁心理呢?其实佛经中已经给我们开出了良方——“清净安宁,道不失矣”!这就要求我们要形成冷静思考、慎重行事、三思而行的习惯。要看到任何事情都不是单靠“急”就能解决的,要谨慎行事,学会等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要时时告诫自己,不断获得新的领悟,如此方能慢慢改变自己的急躁情绪。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虽然带有很强的宿命论观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平静对待成败、得失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是十分有利的。的确,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成败都是寻常事,没有谁会一辈子胜利,也没有谁会一辈子失败。胜了,还是自己,用不着自我膨胀;败了,不要着急,我们仍可以从头开始。

顺其自然万事成,杜绝浮躁玄机开

当今社会经常听到老板训斥员工:“你怎么这么浮躁啊!做事情能不能有点耐心……”也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自己:“我怎么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感觉不安啊……”甚至,很多经济专家用浮躁来形容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浮躁已经成为困扰每个人的问题。心理学中说:“浮躁,是一种普遍的不良心理表现,一个浮躁的人通常表现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冒险,还喜欢发脾气,做事没有耐心。这不仅不利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长此以往,对人的精神、身体都是有害处的。”由此看来,我们一定要及时戒除浮躁。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焦躁不安,紧张的工作让我们患得患失。每天我们都处在重压之下,压力让我们的心越来越难以安宁。每天,我们都在工作,然后就开始担忧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认可,会不会因此而升迁,工资能不能涨……我们开始为最初的简单播种而衍生出无数的烦恼,进而让我们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都失去了耐心,浮躁的情绪时时刻刻打扰着我们的工作、生活。

让我们产生浮躁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社会攀比风气的盛行。攀比使我们的心失去了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我们随波逐流,使我们越来越盲目。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不知道谁在海边放了一桶水,桶里的水天天看着大海里的水自由自在地流动着,还不时撞击出漂亮的浪花,心里十分羡慕。桶里的水想,怎么我就不能有那么美丽的浪花呢?我也一定要有那么美丽的浪花。于是就拼命地撞击水桶,结果水桶倒了,桶里的水也随之渗入了沙土,没了踪影。

浮躁让我们的生活没有了重心,甚至让我们看不清追求的目标。那我们要如何来解除浮躁呢?不妨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发现佛像该重新镀造了,于是就对徒弟说:“徒儿,我们该下山去化缘,为寺里的佛像重塑金身了。”

徒弟看了看头顶的烈日说:“师父,等天气凉快点了再说吧!”

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于是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跟着师父下山了。

很快,两个人到了一个小村庄,徒弟敲开了第一家施主的门,开门的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老和尚走向前双手合十道:“老施主,寺庙里的佛像要重塑金身,能否施舍点儿?”

老太太听完,刚把几个铜板放到钵盂里,就有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娘子冲了出来,从钵盂里把铜板又给抢走了。

徒弟跟在师父的后面,一脸不高兴地说:“师父,到手的缘就这样没有了!”

“没关系,不是该化到的缘,即使化到了,也终将失去。”老和尚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徒弟,摇了摇头道:“随性。”

接近晌午的时候,师徒两个敲开了一个大户人家的门,这次师徒俩碰到的是一个慈祥的老财主。徒弟看着老财主从腰上解下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却只从中拿出几块碎银子,便一脸不高兴,小声地在师父背后嘟囔道:“做善事怎么这么小气啊!”

没想到徒弟的话刚好被老财主听到了,老财主生气地把要放进钵盂的银子又装回了钱袋,还狠狠地瞪了小和尚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关上了大门。

师父回头看了一眼羞愧的徒弟,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去。

小和尚赶紧跟上了师父,说:“师父,都怪我,失去了一次化到缘的机会!”

“没事,终会化到的,肯化给我们缘的人还很多。”师父看了看空空的钵盂,笑了笑说:“随遇。”

晌午,师徒两个终于化到了第一份缘。看着偌大的钵盂里可怜的几块碎银子,徒弟刚爬上脸的笑容僵住了:“师父,到什么时候才能化够给佛祖镀身的银子啊?”

“很快,只要我们有心。”师父将钵盂里的银子收到钱袋里说:“随缘!”

徒弟不解地看着师父,继续跟着师父向前走去。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这天师徒两个看着一个月来化到的银子,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坐在蒲团上,点点头说:“随喜。”

在这个故事中,徒弟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被事物的表象所左右,常常为了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或喜或悲,以致遇事容易心浮气躁。而师父则不同,“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无论事情好还是坏,万般随缘,不计得失。他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顺其自然,看似随意,却是洞察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佛家说“万念由心生”。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之所以浮躁,是因为我们心中追求的东西太多、在乎的东西太多、目的性太强,以致我们的心不能静下来。而戒除浮躁首先要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心。

工作和生活中,有压力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让压力过大。我们要时刻学会去缓解和释放压力,用一颗随缘的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其实我们生活、工作何尝不像播种,只是我们种下的不是普通的种子罢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老和尚那样学会平心静气地对待我们的“播种”呢!种子已经播下去了,我们的工作已经做了,我们还能改变点儿什么呢?只有静静地等待和下次的努力罢了,那我们又有什么必要为此而浮躁地等待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定要饱受精神和身体的折磨。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还要禁得住失败的考验,要脚踏实地,跌倒了再爬起来,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佛家说: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有自己的追求,那为什么要去和别人比较呢?别人拥有的东西是你想要拥有的吗?

当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盲目地先去比较我们没有什么,而要看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没有大海的自由,但是我们拥有桶水的安逸;我们没有大海的浪花,但是我们也不用经受拍打礁石的痛楚。冷静下来想一想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相信你的心也将会归于安宁。

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心中添一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同样,在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在心中洒点儿水,以浇灭某些欲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用一颗顺其自然、无欲无求的心,拭去内心的浮躁,你会感觉到,其实自己很幸福,其实成功很简单。

清除骄躁的“对症良药”——谦卑

古有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的故事,现在更是有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耻下问,这是一种谦卑的品质,也正是因为这种谦卑的品质让他们学有所成,让他们历史留名。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在工作、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人常常因为自己的一点儿小成就、小所得产生了骄躁的情绪。

骄躁就像内心滋生的藤条,这种情绪越重,把人前进的心捆绑得越结实。骄,让人产生自满的心理;躁,让人为这种自满而洋洋得意,以致蒙蔽双眼,不能看到更远的胜利,最终让人停滞不前。

很久以前,有位妙高禅师,他修行十分用心,也取得了很高的修行境界。但妙高禅师有个缺点,爱打瞌睡。只要他一坐到蒲团上盘腿修行,就开始打瞌睡,为此他十分苦恼。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寺庙里找到一个台子,然后让人把台子放到了悬崖边上。他修行的时候就坐上去,把腿一盘,一半儿伸出悬崖。他心想:这样如果我再打瞌睡,一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摔个粉身碎骨,所以应该不会再打瞌睡了。

没想到,当他双腿盘上去坐好后,没过多久又打起瞌睡来了,结果他真的摔下了悬崖。当他从半空中猛然惊醒的时候,发现有个菩萨接住了他,并将他重新托到了台子上。

妙高禅师惊魂未定地拍着胸口问:“你是谁?”菩萨说:“我是韦陀,看你这么精进,特来为你护法。”妙高禅师听了,换了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说:“这个世界上像我这么精进到坐在悬崖上打坐的能有几人呢?”韦陀菩萨听了十分不悦地说:“像你这样坐在悬崖上打坐的人有很多,但是像你这么骄躁的人很少。所以,从此20世我都将不会再来为你护法!”说完毫不犹豫地转身走了。

妙高禅师大吃一惊,回想起刚才自己的傲慢,当场跪下来叩拜,痛哭流涕地忏悔道:“菩萨,我再也不会傲慢了,请您继续为我护法吧!”但是菩萨已经走远了。

“我该怎么办呢?”妙高禅师内心十分痛苦,“即使没有人为我护法,我还是要继续修行。”于是他又爬上了高台,继续盘腿打坐,心里想:“有了这次严重的教训,我一定不会再打瞌睡了!”但没过一会儿他又打瞌睡了,并再次从悬崖上跌落了下来。半空中,他惊醒过来:“糟糕!这次韦陀菩萨不会来救我了,我死定了!就当他还有两寸就摔落到地面的时候,突然有个菩萨又托住了他,把他救回到高台上。他感激地看着菩萨说:“菩萨,你不是说以后再也不会为我护法了吗?”韦陀菩萨说:“本来我是打算20世都不会再为你护法,但是,刚才我感觉到了你的忏悔,所以20世就这样过了,我现在将继续为你护法。”

禅宗认为,谦虚谨慎是一个人修行所必需的品质,至少它是能让众生减少继续犯恶的因缘,同时也是能使人增加善的因缘。

按照禅宗的这个观点,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去修行,就可以受益匪浅;否则,就会饱受其害。延伸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中也是一样的,用众所周知的一句话说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但是很多人误解了“张扬个性”的真实意义,认为“张扬个性”就是“锋芒毕露”,就是“出尽风头”。其实不然,“张扬个性”实际上是让你保持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对有些事情一知半解,就觉得自己无所不知了;有的人得到别人的一次表扬,就自以为可以有一辈子的风光……结果,这些骄躁的人不但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反而还有可能越来越落后。

在工作中,有的人自恃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洋洋得意,有的人甚至因为和领导的关系比较亲近而炫耀不已。还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要比别人强,遇到事情总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结果,这些骄躁的人常常在工作中难以取得卓越的成绩,有些名牌大学的人还不如专科毕业的人,而那些和领导关系亲近的同事,不仅因为自己的骄躁难以取得成就,更会因此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尴尬,引来流言飞语。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谦虚谨慎能够受益,骄傲狂躁则会招损坏,这是人间常情。所以,在社会中生存,我们务必要以“谦卑”这副良药根除“骄躁”这种顽疾。

佛家说:“佛法无边。”同样,我们的学习也是无边的。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中,永远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学海永无涯。所以,我们要永远不满足,虚心求教,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

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名言:“骏马骨架大了值钱,为人架子大了招嫌。”这是在告诫我们为人处世时不要傲慢无礼,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过分的骄傲狂躁或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能力,只会让自己四面楚歌,招人厌烦,最终受害的也是自己。

佛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心中装满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无论一个人的才华多么出众,如果他只看得到自己的才华,却看不到别人的半点光芒,骄傲自大,也是难以有所成就的,还会被众人不屑,最终可能吃了大亏,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可见,清除“骄躁”的“对症良药”就是要时刻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舍此别无良药。“小阿罗汉小用心见一千世界,大用心见二千世界;大阿罗汉小用心见二千世界,大用心见三千世界。”但愿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认真使用这剂对症良药,用一颗谦卑的心看见我们的大千世界!

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人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也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肯承认,甚至一错再错。到头来,有可能不仅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这时就有人说了:“不是我不想改,真的是很难,尤其是那些恶习,如生性暴躁、天生小气……这些都是天生的,怎么改啊?”没有什么是天生的,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只带来了无知的哭声。恶习怎么能天生呢?只要我们有心,更没有什么恶习是不能改正的。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有一位常年在外经商的人,脾气非常暴躁,常常说不到两句话就会暴跳如雷。每当家人规劝他在外经商要改掉这个恶习时,他总是摇摇头说:“改不了啊,天生暴躁脾气。”当家人说的次数多了,他就显得不耐烦,于是谁也不敢跟他提了,遇到他脾气暴躁的时候就躲开他。他也知道自己的恶习,但总觉得改不了,时间长了也就不再想了,但是他的生意却为此受到了影响。

有一年,他提着行囊回乡与家人团圆。在路上遇到一家寺庙,于是就想进去为家人祈个平安。商人来到了寺庙,此时,正好看见一位老方丈正在为众位信徒传授佛法,商人也就好奇地围了上去。这时只听老方丈说:“佛法无边,佛法不仅能让人行善,更能治疗所有的病……”听到这里,商人打断老方丈说:“真的什么病都能治?天生的也行?”

老方丈看了看身边这位商人,笑了笑,不急不慢地说:“是!”

商人将信将疑地打量老方丈,说:“我这人,身体强壮,可就是有个天生暴躁的恶习,请问大师能治吗?”

老方丈听完点了点头说:“当然。”说完,老方丈提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么几句话:“躁无天生,父母不给,与人相争,躁心有起,责在自己。”

商人看了摇着头问道:“禅师,这如何解释啊?”

“施主,你的‘躁’怎么个天生法儿,能拿出来给我看看吗?老衲好帮你治疗。”

商人很是不解地看着老禅师说:“禅师说笑了,我现在还没有,只有在遇到事情时那种天生的暴躁才会出来。”

“那又何来天生之说?如果你现在没有,只是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情况下才会偶发,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老禅师,我懂了,那么我要怎样才能改正呢?”

“心,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恶习改不了。”老方丈顿了顿,提笔在纸上写道:“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暴躁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并叮嘱他道:“记住了,日后遇到让你暴躁的事情时,用心把这首偈语念三遍,自然就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商人谢过方丈,匆匆忙忙踏上了回家的路。

商人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三更,家人早就睡下了。于是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妻子的房里,却发现床下摆着一男一女两双鞋子。商人不由怒火中烧,心想:“这个不守妇道的女人,我不在家,她竟做出不知廉耻的事情!”暴跳如雷的他顺手拿起了门旁的一个木棍。正当商人要举起木棍时,耳际突然响起了老方丈给他的那一首偈语,不由喃喃地念起来,在床旁前进三步、又退后三步,来来回回地反复思量。妻子被商人的脚步声吵醒后,见丈夫站在床前,先是惊愕了一下,接着高兴地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吃过饭了没有?”商人理都不理,气急败坏地指着她问:“床底下怎么会有男人的鞋?”妻子这时才会意过来,于是半嗔半恼地说:“今天是除夕,等你等到了半夜,也不见你回来。为了讨个团圆、吉利,只好把你的鞋拿出来摆在一起,凑合凑合!”

商人一听,庆幸自己没有铸成大错。心中很感恩长老写给他的那首偈语,不禁大声地说道:“真有效,真有效!”

后来,商人将那张偈语贴在墙上,每天念一遍,遇到暴躁的事情就读两遍,以后再也不轻易发脾气了。

明明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忍不住火冒三丈,自己的脾气就像火药,一点就炸,不仅伤害别人,事后静下心来自己也会难过。因为贪图一时的痛快而不计一切后果的所作所为,最后不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还有可能使自己一无所有。佛家有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我们暴躁的恶习未尝不是如此,它可能害人于无形、杀人于不知。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放下屠刀一样放下“恶习”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佛家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确,任何人只要有心,就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当我们浮躁难安时,就要更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件事,让心学会等待;当我们常常因为某事而脾气暴躁时,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心的燥火熄灭;当我们办事容易急躁冲动时,就要静下心先想想后果,用心学习不急不躁的办事态度;当我们因为某些成绩而洋洋自得时,就要用心体会“戒骄戒躁,虚怀若谷,方能致远”所蕴涵的哲理。

只要我们有心,没有什么恶习是不可以改掉的!

灭却心头燥火:心静则无处不宁静

佛家说:“修行即是修心,观到自己的本心,也就自在了。”道家也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觉得静,不在于外界环境的宁静与嘈杂,而在于他是否能灭却心头的燥火,拥有一颗静心。

有一位王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每天都会从皇宫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并为天下苍生祈福。他的父王知道了自然十分高兴,但他没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王位的继承人却渐渐滋生了出家的想法。直到有一天,国王正在书房御览群臣的奏折,王子才将自己打算出家的想法告诉他。国王听后非常愤怒,但不知道该如何劝服自己的儿子。

这天傍晚,忧心忡忡的国王独自一人来到了王子经常去的寺院,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无德禅师。无德禅师听后十分平静地说:“国王陛下,请您放心,老衲自有打算。”

老国王不知道无德禅师有何打算,但自己一时没有良策,就满怀心事地回了皇宫。

第二天,当王子正在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欢喜地说道:“王子,您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依据佛家经书的记载,一个人如果常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大师说笑了,这是我应做的,况且,我每天来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王子嘴角爬上了一丝笑容,“但奇怪的是,我一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实不相瞒,我正有出家的打算,但我知道我身负国家重担,谈何容易啊!但我又不知道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王子说完幽幽地叹了口气。

“王子,您以鲜花献佛,相信您对花草总有一些认识,那我现在向您请教,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持花朵的新鲜呢?”无德禅师反问道。

“保持鲜花的方法,莫过于每天勤换水,还要在换水时把花梗的下端一截剪去,因为花梗的下端泡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的花梗是不能吸收水分的,没有水分的供给,花就容易凋谢了!”王子很认真地回答道。

听完,无德禅师笑了笑说:“其实,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好像瓶里的水,而我们就是插入水中的无根花,唯有不断地忏悔、检讨,改正陋习、缺点,不停地净化我们的身心、改善我们的气质,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给养。”

王子听后,突然豁然开朗,说:“谢谢禅师的开示,我懂了,晨钟暮鼓是宁静,菩提梵唱是宁静,宫廷嘈杂是宁静,市井叫卖也是宁静……”

无德禅师道笑着点点头:“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心静则无处不宁静,又何必出家到寺院中寻求宁静呢?”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同样,生活中躁动的是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的心静下来,那么将无处不是宁静的。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这么吵,想静一静都不行”。甚至有的邻里之间为此而闹上法庭。

其实,闹的不是周围的环境,是我们的心为外界所干扰。心不静则神不凝,神不凝则气自升,气升则外界自然繁杂,外界繁杂则心中躁动难安。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静呢?

心中躁动是因为我们心中杂念太多,所以要心静就必须学会摒弃心中杂念。佛家讲究无欲无求、四大皆空。现实中,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四大皆空、无欲无求,但要有这样一种心态。生活中不要太苛求自己,更不要太苛求别人,如果你不太苛求本就不可能完美的人和生活,那么生活就会很简单。你也将不会再为失去、失败、所得而烦躁。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给自己找烦恼,别人是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的,因为烦恼来自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的确,当我们对物、对情、对金钱、对名誉、对权势……对太多的世俗之物难以放下时,定会增加太多的烦恼,而我们的心也将为此而躁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会放下呢?“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烦恼又何来呢?

心静,是一种品质,一种气度。人生的一切浮躁都来自不清静、不安稳的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静则理清,理清则事明。人一旦领悟了什么是心静,便多了一些幸福,少了一些失落了;多了一些祥和,少了一些燥火。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心静自然凉,心远地自偏!

成功没有捷径,专一就是法门

中国有句俗话,“不为成功找捷径,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确,一个人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是根本没有捷径可寻的。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只有一个秘方,那就是“专一”,就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努力。荀子的《劝学》中那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正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简单的成功方法——专一。

中国的儒家学说《大学》中也曾提到“止于一”,就是告诉人们办事要学会专一。而佛家修行时更讲究一个“止”字,达到物我两忘、心静如水的“空”的境界,这是心性的高度专一。佛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佛法有所领悟。

净空是怀海禅师门下的一名弟子,十分好学,但就是做事不能专一,看着看着经书,可能一会儿不见就去打坐了,再一转眼,可能就又去挑水了……

一晃净空出家到怀海门下已经十年了,但是佛法修行始终不能契悟。净空眼看着参禅学道比他晚的同门师弟不少人对禅都已经有所体会,自己怎么就不能最终开悟呢?他内心十分痛苦,心想是不是自己实在没有参禅悟道的觉悟啊?难道是自己和佛法无缘?于是就想还俗。

第二天,净空收拾好东西,到佛堂向怀海禅师辞行。净空禀告道:“对不起,师父!净空辜负您的期望,弟子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经有十年了,但净空对禅道仍难以有最终所悟。可能我和佛法没有缘吧!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所以,今向您老辞行,我想我还是还俗回家耕作吧!”

怀海禅师非常惊讶地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除了觉得和佛法无缘之外,你就没有仔细想过,自己为什么一直不能真正领悟佛法吗?”

净空诚恳地再禀告道:“弟子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每天都像众位师兄、师弟一样勤于佛法修行,除了因缘不合,弟子实在想不出其他什么缘由了。反观同参的师兄、师弟一个个都契机地回归根源。现在,我内心已经不对自己抱有任何期望了,我想我还是放弃吧!”

怀海禅师看了净空一眼说:“这样吧,你再帮师父做一件事,然后你再告诉师父你最后的选择!”

“谢谢,师父,弟子愿意。”怀海放下行囊,不知道师父要让他做什么事。

“这里有一个葫芦,这是一碗水,正好可以将这个葫芦装满。这是十张经文,在半炷香的时间之内,你将这个葫芦装满,但不可以洒落到葫芦外面,最后还要告诉师父这篇经文是什么好吗?”怀海禅师吩咐道。

“弟子将尽力而为!”净空看了看那篇密密麻麻的经文,又看了看那么一大碗水,内心开始打起了小鼓。

计时开始,净空想都没想,拿起那本经书就开始读起来,刚读了一张,他翻了翻后面一看还有九张,想不能这样,得先把水给装满,然后才能静下心来背经书。于是他又放下那一沓经书,端起了水。当他在将水倒往葫芦里的时候,心中又在想那几张经文,眼睛忍不住看向旁边的经文,于是一不注意水洒了。他放下那碗水,看着洒落一地的水,叹了口气道:“师父,弟子懂了。”

“好吧!那你告诉师父,你懂得了什么呢?”怀海禅师看了看净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是我和佛法无缘,也不是我资质愚笨,而是我做什么事情都不够专一,心太浮躁了。当我参悟佛法的时候,我却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开悟、什么时候才能有所得,想着自己和佛法有没有缘分,甚至想着还俗回家耕作。这样我是不能顿悟的,因为我没有一颗专属于佛法的心。”净空看着师父,惭愧地低下了头。

“很好,水滴石穿,但是水滴必须要常年滴在一处,才能穿透厚厚的、坚硬的石头!成功没有捷径,成功只需要你一心一意地去朝着所定的目标迈进。你能悟到这些很好,那你告诉师父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怀海禅师听完弟子的话点了点头,又问道。

“弟子以后定不会再浮躁行事了,当一心一意求佛法!”

从此之后,净空彻底改掉了做事不专一、心浮气躁的毛病,一心一意求佛法,终于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禅师。

我们普通人虽然不能做到“物我两忘”,但是要想成功,也必须学会脚踏实地去工作、做事。

一个做事没有目标的人永远办事毛毛躁躁。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旅途中的风景很美,中途的诱惑很多,但你仍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成功在哪里,而不要耽于中途的诱惑、美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参悟6年终成正果;宋代佛窟惟则禅师为参禅一坐就是40年,以落叶为屋,以溪水为饮,以野果为食,最终成为一代名师。许多人就是这样勾勒出从年少到终老的轨迹的。而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来说,要想有所成就,就更应该一心一意地努力奋斗。

有的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总想找一条捷径。成功是没有捷径的!通过捷径到达的也不可能是最后的终点。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永远是不可分割的,在梦想的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磕磕绊绊,会有许多不如意,但是妄想为成功找一条捷径,只会使自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迷失在“捷径”里。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无头的苍蝇,永远看不到成功。学不会脚踏实地的人就像空中飘浮的云朵,最终会被风吹得失去方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路,只有摒除心中的浮躁之气,一心一意地认准目标,循着通往成功的道路坚坚实实地踏下每一步,才能到达最后的人生目标。成功永远没有捷径,没有“宝葫芦”,只有坚持,只有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