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国际创业与成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外向型中小微企业。按照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微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方面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考虑到国际化问题的特殊性,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权威定义选择具有国际业务的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展开研究。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外向型中小微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探索及其内在机制创新问题。如今,中小微企业国际化作为国际商务领域的新现象,相应研究正试图解释三个核心问题:其一,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什么?即中小微企业开展国际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会经历从国际创业到国际成长再到深入国际化的过程。其二,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国际化的条件是什么?即中小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关键的国际竞争优势怎样形成。其三,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国际化的渠道是什么?即中小微企业能否通过诸如社会网络、社会资本等特殊渠道获取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也可将这三个问题概括为一个命题,即: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如何在从国际创业到国际成长的深入国际化过程中,综合利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等非经济渠道,逐步获取并积累创业优势与成长优势等国际竞争优势条件,并最终获得可持续的国际发展绩效。为此,笔者紧紧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试图在理论层面,构建一个基于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国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国际创业与成长发展模型,拓宽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并创新企业研究的理论视角;同时,在实践层面,通过调研、走访国际化的中小微企业和访谈企业家,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中小微企业自身创业与成长特色的国际竞争优势体系。

1.3.2 本书的结构

按照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研究中的主要概念,等等。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文献综述。这三章在大量阅读和梳理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对企业创业与成长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及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展开综述,并就传统企业理论的不足和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的优势进行评述,确立本书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阐述中小微企业社会网络、竞争优势与国际化的内涵,并就社会网络与国际创业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国际成长的关系展开研究。

第八章和第九章完成模型假设、研究设计和假设检验。这两章首先按照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维度,以及国际化绩效的具体构成建立理论概念模型,同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回收,完成第一手样本数据的收集,并对样本数据展开统计描述、信度和效度分析,确定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最后运用SPSS、Amos等统计软件,通过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分析方法,验证各项假设是否成立,并最终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第十章是中国中小微企业发展概况与典型案例研究。这一章对中国中小微企业总体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阐述,归纳其中的动因与障碍等内容;然后,通过对典型中小微企业家的访谈,按照各个受访企业国际化所处的不同阶段,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研究社会网络在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第十一章是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展望。这一章对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对策建议,总结本书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同时,还将指出中国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国际创业与国际成长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