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场景理论
A Theory of Scenes
通过用物理学的分子和果蝇来思考场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有用的隐喻,同样关于怎样去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关于问题的不同的分析层次、事物的偶然性,这样一些类似的问题在社会科学中,特别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社会科学形成初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问题不仅在欧洲大陆,同时也在新大陆,在人类科学的学科建设中被广泛谈论。
但是,还没有出现一种社会科学范式(甚至连其出现的迹象都没有),以“解决”或者“综合”这些问题。但是常常有这样一种众志成城的壮志,就是把物理学的精密与人类经验特性与人文艺术学科的广度与深度的敏感性结合起来。这个章节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雄心壮志来发展关于场景的学习理论框架。
这是一项很精致的平衡艺术,我们想要这个理论框架对各种价值观念、风格和审美品位开放。但我们同时也想要这个框架变得清楚详细以便于能充分精确地衡量这些价值观念,因为这样才能允许把它们与其他地方的重要特征做比较,如居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
什么是场景理论?它是哪种类型的理论?在本书中关于理论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描述性的理论,是回答“是什么”;另一类是解释性的理论,是回答“为什么”。明白两者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对待描述性的理论时,我们就会形成这样一些概念性的工具去捕捉一些现象,在这里表现为一个场景的特征。成功的描述性理论帮助我们准确找到核心概念,成功的方法在于对我们脑中正在衡量的东西进行可靠的衡量,就像把具体的场景类型和具体的地方联系起来。
相对而言,当我们进行解释性工作时,应该对什么导致事情按这种方式发生或者导致其他事情发生做出声明,这就像我们想要去解释为什么这种类型的场景会在此时此地形成,而在其他地方又会倾向于怎样?解释性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原因到结果的清晰过程,成功的方法能让我们梳理那些对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解释性理论假定我们已经对现象进行了充分的描述和衡量,假定自己知道场景的内容和位置,以及应该遵循什么。因此解释之前要描述,此后的章节将在描述性水平上展开;这个部分将发展概念,接下来就是把概念和经验数据连接起来,剩下来的章节将对这两者进行解释。
更具体地说,前面的部分发展了对“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这个问题的概念性回答。它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是多维度的,因为任何特定的场景都是复杂的,如传统主义、越轨和自我表达等;第二部分就是奠定一种范式,把这15个子维度分成三种主要的价值类型——真实性(Authenticity)、戏剧性(Theatricality)和合法性(Legitimacy);第三部分展示了如何把这些维度结合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第四部分谈论依靠经验测量这些隐含概念的通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