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闺女》引反思:你家那闺女到底该怎么教育
火爆全网的亲情观察类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凭着高话题讨论度,攻占了热搜榜。光鲜亮丽的明星背后的寻常人的悲欢是《我家那闺女》最大的看点。看归看,从别人家闺女的养成实例反观、矫正自己对女儿的教育,这才应该是节目最大的用处。
吴昕的“眼神”,傅园慧的“摸摸”
《我家那闺女》展示了几位女明星的单身生活。女明星家中各个角落的摄影机,会真实地记录下她们每日的生活。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展示了吴昕落寞的“眼神”和傅园慧的“摸摸”这样几个细节。
我们看到吴昕看中医,大把大把地吃保健品,卸完妆后拼图直到深夜,和朋友倾诉内心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虽然吴昕的综艺感和镜头感很强,但是她落寞、不自信的眼神还是深深刺伤了我的心。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是一个不开心的女孩。
傅园慧的“摸摸”是另一种神奇的存在。看得出,洪荒少女傅园慧是被宠着长大的,23岁的她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单纯可爱。节目中我们看到傅园慧的身上有个红布带,她爸爸说:“我们管这个带子叫‘摸摸’,本来是个小毛巾,后来给换成个带子,给她挂在身上。傅园慧从小就喜欢这样摸着,这样会有安全感。”
无论是活得如吴昕一般的心力交瘁,还是如洪荒少女傅园慧一般的孩子气,其实都不应该是成年女孩儿的完美状态。家中的女儿到底该怎样养育才能在其成熟时展现完美状态呢?
女儿要富养的理念“教坏”了一批人
在每一位父亲的眼里,自己的女儿都是上天赐予他们的最完美的礼物。面对这样的“礼物”,宠爱她,怕把她惯坏;严格管教,又怕伤了她的心。到底该如何教育这掌上明珠是让很多爸爸困惑的问题。
都说女儿要富养,其实人们对这句话存在很大的误解。许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是对女儿物质上的有求必应和情感上的一味宠溺,而忽略了对其自理能力、自立精神和自尊自爱品质的培养。
在“育婴式”父爱中,傅爸爸扮演的是一个全能的角色,即使在节目中,他仍像照顾婴儿一般,事无巨细地照顾早已有“洪荒之力”的成年女儿。其实,父亲对女儿的宠爱应该是有边界感的,让她们学会欣赏他人却不依赖他人,收获独立且亲密的家庭关系。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溺爱孩子,很有可能造成将来孩子在社会上如“巨婴”般地存在,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而永远都学不会独立。
父女关系影响女儿一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女孩的生理规律和父女关系有关——父女关系好的,女儿进入青春期较晚;父女关系差的甚至缺失的,女儿进入青春期则较早,而且父女关系对女儿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母女关系。
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绝大多数女性离开父母后必需的。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进入青春期后,父女关系糟糕或父爱缺失的女孩想要早点离开父母去寻找另外一个男人。青春期提前的女孩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麻烦。因为提早发育,她们和女伴之间的关系容易疏远;而同龄的男孩子懵懵懂懂,无法理解这时她们的想法和行为。如果加之和父母的关系不睦,那么,有些女孩便很有可能被大龄的男性吸引而造成“跌宕”的人生。
这些教育关键点,你应该抓住!
心理学上认为3—12岁是孩子情商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千万要注意孩子身上发出的几个信号。
在心理学上3—6岁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塑造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0%—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这就需要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
7—12岁这一阶段被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因此,需要父母特别的关注。
人只有被爱、被接纳、被承认才能产生安全感,才能自信大胆地去探求外部世界,成熟到足以融入成年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的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兰姐姐家庭教育21条
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情感的。家长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让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