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食在广州
我一听到“广州”这个词,首先想到的就是“食在广州”这句俗语。
当地饭店的优点首先就是价钱便宜。
此外,这里所有的菜品味道都比较清淡,而且各有风味。
广州菜还有一个优点是,店家把少量调料分别放在小碟子里,食客可以自己随意调味。而在上海和北京的豪华中餐馆里,有的菜品在制作时就调味过重,令人难以入口。但是,广州菜都做得比较清淡,十分适合日本人食用。而且,最后上桌的炒饭类主食的味道也令人十分满意。
不管怎么说,现如今能够品尝到清淡的菜品,且味道调制得也相当可口,确实堪称“食在广州”。
虽然在中国到处都有砍价这种行为,但我觉得好像在广州这里砍价要更直截了当一些。
例如,我在小店密集的“老鼠街”购物时,尽管不会有人按店家的要价买东西,但如果想用“便宜点儿吧”“再降降嘛”这种话来砍价根本不可能。
在这里砍价不能用那种模糊不清的说法,而是要用明确的数字讨价还价。例如50元钱的东西就直接说“40元卖给我”或“再降5元”,否则毫无意义或者说店家根本不会不理睬。
而且还要理直气壮地砍价,不能犹犹豫豫显得毫无自信。
日本人总体来说性格腼腆、爱面子、说话模棱两可、不太泼辣,而且购物时也几乎不砍价。
当然,同样是日本人,可大阪人就和其他地方的日本人不太一样。他们大多说话直来直去,而且开口就砍价。
我的事务所里有位M,可能就因为是大阪出身,所以办什么事情都直截了当,在购物时当然也常常砍价。我有一次在银座的商厦里想买件七万日元的衬衫,他帮我砍到了五万日元。
我惊讶得目瞪口呆,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干得漂亮。如此看来,无论何事都应该先鼓起勇气尝试一下。
中国人将这种大阪人性情进一步予以强化,这样一比似乎连大阪人都拼不过中国人了。不过,这种讨价还价的激战场面确实痛快淋漓。
在中国几乎没有所谓的专职主妇,即便有也只是少数相当富裕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职工。
或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国的女性都麻利干练、积极向上。
在晚餐会上,我向一位在日企工作的女子提问:“你愿意跟日本男人结婚吗?”
那位女子立刻回答:“嗯,要是有钱的男人还可以。”
回答单纯爽快,相当简明扼要。
“如果那个男人的人品不好呢?”
“分手。”
随后我又问:“你的日方的上级领导怎么样?”对方回答说:“常常说些不明不白的话,让人很为难。”
我问:“是哪里不明不白呢?”对方回答说:“就是什么‘这个再来点儿’‘稍稍多买点儿’之类的话。像这种含糊的指令实在太多。”
她的意思是,在这种场合最好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例如“50克”“5张”之类的。
日本人的这种含糊的表达方式在去欧美时也能明确感到,但难免让别人觉得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撒娇任性的心理。
当然,这种心理衍生出日本独特的文化,并已被日本民众融会贯通。不过,这种行为也只能在狭窄的日本国土上通用。
不管怎么说,乘坐飞机只需四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广州。在这里,你可以走进风景秀丽的公园,可以在民众聚集的市场与摊贩砍价,还可以尽情品尝清淡而美味的粤菜。
如果稍稍延长行程,你连香港和澳门都能游遍。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受到广州旅游局的委托。因为我觉得去广州感受一下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的气息,再对比日本进行一番思考也不是什么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