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潼关诗兴:动乱时代的历史图卷
天宝十五载(756)二月,杜甫告别了留在奉先的家人,独自返回长安,就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五月,叛军逼近潼关,杜甫赶往奉先,携家小北迁至白水,投靠他的舅氏县尉崔顼。六月,潼关失守,白水告急,杜甫带着一家人随着大批难民向北逃难。一路上历尽艰险,九死一生,幸亏得到他的表侄王砅的救援,我们的诗人才没有丧生于兵马之间。杜甫一家一直走到鄜州附近的同家洼,得到友人孙宰的热情招待,才惊魂稍定。杜甫后来在《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和《彭衙行》两首诗中生动地回忆了那段经历,后者如下:
彭衙行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参差谷鸟鸣,不见游子还。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野果充粮,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小留同家洼,欲出芦子关。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此诗作于至德二载(757),即诗人携家北逃的次年,写的虽是诗人一家的经历,但不啻是一幅流民图,因为诗人已与广大的人民共同承担了那个时代的深重苦难,他的遭遇已与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了!
杜甫到了鄜州,把家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八月,听说肃宗已在灵武即位,杜甫便只身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想从芦子关(今陕西横山附近)投奔灵武。可是此时叛军势力已蔓延到鄜州以北,杜甫在途中不幸被捕,被押往沦陷了的长安。幸亏他官阶很低,叛军对之不甚注意,所以并没有把他与其他的被俘官员一起送往安禄山伪朝廷所在的洛阳,也没有对他施以严格的看管。
此时诗人四十五岁,但已满头白发,像是一个老翁了。饱受蹂躏的长安已是满目疮痍,人民在叛军的铁蹄下呻吟,诗人把这一切都写进他的诗篇里。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折断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花门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此诗作于九月间,即诗人被解之长安后不久。三个月前,玄宗仓皇西奔,“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叛军占领长安后,大肆杀戮,“王侯将相扈从车驾,家留长安者,诛及婴孩”。七月,“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驸马等于崇仁坊,刳其心”,“凡杨国忠、高力士之党及禄山素所恶者皆杀之,凡八十三人,或以铁慤揭其脑盖,流血满街”,“又杀皇孙及郡、县主二十余人”(《资治通鉴》卷二一八)。长安城中充满了恐怖的气氛,那些宗室王孙更是到处躲藏。杜甫在街头遇见一位虎口余生的王孙(当然也可能是出于虚构),作此诗以慰之。宋人刘辰翁评曰:“忠臣之盛心,仓卒之隐语,备尽情态。”(《评点千家诗》卷三)清人张溍亦评曰:“忠爱之意,溢于言表。”(《杜诗镜铨》卷三引)今人之选本大多不选此诗,或即因为诗中有“龙种自与常人殊”等语,颇涉忠君思想之嫌。其实此诗的意义绝非仅止于忠君思想。诗中虽然只写了一位王孙的遭遇,但以小见大,成功地渲染了长安的血腥气氛,而且诗中对玄宗仓皇奔逃,连骨肉都弃之不顾的举动颇有讥讽。至于末尾对肃宗的称颂,实际上正体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希望,因为肃宗是平定叛乱的总指挥。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此诗作于至德二载(757)春日,诗人偷偷地来到曲江池畔,看到宫殿萧条而春色依旧,触景伤情,抚今思昔,作此抒怀。后人对此诗多有盛赞,如宋人张戒曰:“杨太真事,唐人吟咏至多,然类皆无礼,太真配至尊,岂可以儿女语黩之耶?惟杜子美则不然。《哀江头》云:‘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不待云‘娇侍夜’、‘醉和春’,而太真之专宠可知。不待云‘玉容’、‘梨花’,而太真之绝色可想也。至于言一时行乐事,不斥言太真,而但言辇前才人,此意尤不可及。如云:‘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不待云‘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而一时行乐可喜事,笔端画出,宛在目前。‘江水江花岂终极’,不待云‘比翼鸟’、‘连理枝’、‘此恨绵绵无尽期’,而无穷之恨,黍离、麦秀之悲,寄于言外。题云《哀江头》,乃子美在贼中时,潜行曲江,睹江水江花,哀思而作。其词婉而雅,其意微而有礼,真可谓得诗人之旨者。”(《岁寒堂诗话》卷上)张戒肯定此诗的委婉蕴藉是对的,但他将其原因完全归为杜甫顾虑君臣之礼则欠妥。其实正如清人黄生所云:“此诗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天宝之乱,实杨氏为祸阶。杜公身事明皇,即不可直陈,又不敢曲讳,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杜诗说》卷三)我们认为若把此诗与《丽人行》对照着读,尤可看清它的讥刺之意,不过《丽人行》仅写到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等,而此诗则直指玄宗、杨妃了。当然此诗中也有悲悯之意,因为当日的“丽人”,而今已成“游魂”,他们的悲惨下场虽是咎由自取,但这毕竟象征着大唐盛世的消逝,诗人对之感到怅惋哀伤。正因为诗人对曲江池苑的今昔对比怀有十分复杂的情感,所以此诗写得曲折、含蓄。而这种复杂情感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盛世的眷恋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上面两首诗写的是杜甫在沦陷的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但是诗人身在长安而心系朝廷,他极其密切地关注着平叛战场的风云。至德元载(756)十月,宰相房琯率军与叛军战于长安西北的陈陶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两天之后,由于肃宗派中人邢延恩催促,房琯率余部再与叛军战于青坂,又遭大败。消息传到长安,杜甫沉痛地写下两首诗: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晚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由于诗人没有亲眼看到两次战役之实况,所以诗中对战争的具体过程未作描写,仅仅写了唐军失败后血流成川、尸横遍野的惨状,诗的重点在于写“悲”,诗人对官军的失败感到非常悲痛,对叛军的嚣张气氛感到十分愤怒。诗中对唐军称作“义军”、“官军”、“我军”,对叛军则称作“群胡”、“奚儿”,爱憎分明,大义凛然。虽然诗人与长安人民一样,日夜盼望唐军反攻回来,但为了大局,他又希望唐军不要急于反攻,而要蓄积力量,待机而动。这两首诗可说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沦陷区人民的复杂心情。
杜甫在忧国忧民的同时,也十分挂念自己的家人。诗人在秋夜望着一轮明月,想到远在鄜州的妻子今夜正独自在闺房中望月,而年幼的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长安。他在春日听着呖呖莺歌,特别挂念聪明可爱的幼子,挂念着羌村的老树柴门。忧愁、焦虑使诗人的白发变得更加稀疏,连簪子都难挂住,而鸟语花香的阳春烟景竟使他触目惊心,泪流如雨。到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终于从金光门逃出长安,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两军对峙的前线,逃到了肃宗朝廷所在的凤翔(今陕西凤翔)。他穿着麻鞋和露出两肘的破烂衣服去拜见肃宗,不禁涕泪交流。五月,诗人被任命为左拾遗。这一段经历被写进了下面三首诗:
喜达行在所三首
其 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其 二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其 三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这三首诗虽以“喜”字为题,诗中也有两个“喜”字,实际上写的却是悲喜交集,而且更侧重于悲。浦起龙评曰:“文章有对面敲击之法,如此三诗写‘喜’字,反详言危苦情状是也。”(《读杜心解》卷三)其实老杜当时不见得有心情去讲究什么手法,他不过是如实倾吐心头的复杂感情而已。诗人冒着千难万险逃归凤翔,当他在山间仓皇奔走时,时时刻刻都有死去的危险,能够生还只是一件侥幸之事。当时如果抛尸荒野,又有谁会知道?等到归来后,回忆途中情景,痛定思痛,才自怜自惜起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和“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几句正是写的这种极其沉痛的感情,所以读来凄恻动人。而且诗中关于奔逃途中情状的描写也极为生动,如“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两句,刘辰翁评曰:“荒村歧路之间,望树而往,并山曲折,非身历颠沛不知其言之工也。”(《杜诗镜铨》卷三引)所以这三首诗虽是抒情诗,却从诗人个人的角度深刻地反映了那个乱离的时代。
述 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诗人自从去年八月告别妻儿,至此已有十个月了。由于兵荒马乱,书信不通,家人是存是亡都无法知道。而且此时诗人新任左拾遗之职,官位虽低(从八品上),却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一时不能请假往鄜州去探家。于是诗人作此诗以抒发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二句,把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委婉道出,写得既细腻真切又明白如话,历来受人称赞。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所用的“赋”的手法,刘辰翁评曰:“极一时忧伤之怀,赖自能赋,而毫发不失。”(《唐诗品汇》卷八引)清人申涵光曰:“此等诗,无一语空闲,只平平说去,有声有泪,真三百篇嫡派,人疑杜古铺叙太实,不知其淋漓慷慨耳。”(《杜诗详注》卷五引)李因笃亦曰:“如子长叙事,遇难转佳,无微不透。”(《杜诗镜铨》卷三引)所谓“三百篇嫡派”,实即指《诗经》中以“赋”为主的写实手法。(36)所谓“子长叙事”,就是司马迁《史记》的叙事成就。所以上面所引的三段话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即《述怀》一诗是以“赋”的手法见长的。诗中对自己身逢乱离的遭遇和家人可能遭受的灾难的描述细致入微,对自己既急于得到家人的消息又恐怕传来噩耗的心理活动也叙述得委曲周详,从而生动地记录了动乱时代在人们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杜甫任左拾遗没有几天,就为谏房琯事得罪了肃宗。房琯其人于天宝十五载(756)追随玄宗入蜀,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肃宗即位后,房琯又奉玄宗命往灵武册立肃宗,肃宗对之颇为倚重。房琯虽有以天下为己任之心,却缺乏实际的政治、军事才干。至德元载(756)十月,他率军与叛军战于陈陶斜,仿效古法用车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房琯又受到贺兰进明等人的谗毁,他门下的琴客董庭兰则倚其势而纳贿,这使得肃宗对他越来越不满。至德二载(757)五月,房琯罢相,贬太子少师。杜甫由于敬重房琯的为人,又认为不应为细过罢黜大臣,于是上疏救房琯,措词激烈,肃宗大怒,诏三司推问杜甫。幸亏得到宰相张镐的营救,才免其罪。但肃宗从此以后就疏远了杜甫,到八月间遂让他离开凤翔,往鄜州探家。
闰八月初一日,穿着青袍的杜甫离开了凤翔,开始北征。此时在凤翔的百官生活都很困难,马匹都被征收到军中,官职低小的杜甫当然没有自己的马匹,他好不容易借到了一匹马,就带着一个仆人上路了。(37)跋山涉水走了七百多里,诗人终于回到了羌村家中,并在家中休养了三个多月,写了下列名篇。
羌村三首
其 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 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 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如果说《述怀》已经开始运用“赋”的手法,那么这三首则已把这种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了。第一首写刚到家时的情景,第二首写还家后的苦闷情状,第三首写邻居来访的经过,明人王慎中云:“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真国风之义,黄初之旨。”(《杜诗详注》卷五引)清人李因笃亦解曰:“叙事之工不必言,尤妙在笔力高古,愈质愈雅,司马子长之后身也。”(《杜诗镜铨》卷四引)也就是说,这三首诗与《述怀》一样,运用了“赋”的手法,而且纯用白描,语言质朴而叙事极为生动。例如第一首,先写夕阳西沉,晚霞满天,噪鸣的鸟雀纷纷归巢,荒村晚景,摹写如画,而且很好地衬托了远客初归的心情。“妻孥怪我在”句写动乱时代人们的心理细入毫芒:诗人离家已经一年,而且一去之后杳无音讯,所以妻儿早以为诗人已不在人世,如今他却突然回来了,怎么不让他们感到惊讶呢?“邻人满墙头”二句简直是一幅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围墙低矮,所以邻人能凭墙观望。民风淳朴,所以邻人为诗人一家的离合而感叹、流泪。而“夜阑更秉烛”二句由于对久别重逢、翻疑是梦这种人生经验作了极为生动传神的描摹而成为后代诗人再三模仿的范例。(38)这样的诗,不但洗净了六朝诗的绮丽色泽,而且不复有盛唐诗的飘逸神采,它们有的是严格的写实精神,质朴的语言风格。可以说,只有这样的诗才能成为“诗史”。
《羌村三首》是杜甫到家后随即写下的速写式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思考之后,他在九月中、下旬写下了杜集中第二首光辉的“大篇”:(39)
北 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李因笃评此诗曰:“上关庙谟,下具家乘。其材则海涵地负,其力则排山倒岳。有极尊严处,有极琐细处。繁处有千门万户之象,简处有急弦触柱之悲。元河南谓其具一代兴亡,与风雅颂相表里,可谓知言。”(《杜诗镜铨》卷四引)的确,这首诗的内容上至国势朝政,下至家庭琐事,真是巨细兼容,波澜壮阔。下面依浦起龙《读杜心解》把全诗分为五大段,看看它到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第一段自开头至“忧虞何时毕”,共二十句。此段从自己辞阙北征的日期写起,着重写当时的国家形势和自己忧国恋主的心情。“苍茫问家室”中的“苍茫”二字极妙,不但意指家人存亡未知,前途茫茫,而且也意味着自己蒿目时艰而心情迷惘。此时叛军气焰尚炽,山河破碎,百姓涂炭,“乾坤含疮痍”五个字包含着极为深广的内容,语调亦极为沉痛。正因为是在这种时刻离朝探家,所以诗人怀着忧惧不安的心情恋恋不舍地离开凤翔,踏上征途。
第二段自“靡靡逾阡陌”至“残害为异物”,共三十六句。此段写途中的所见所感,正如明人周甸所云:“途中所历,有可伤者,有可喜者,有可畏者,有可痛者,一一写出。”(《杜诗镜铨》卷四引)诗人首先看到的是人烟稀少,途中所遇之人多为受伤流血的士卒或难民,这是“可伤者”。诗人又看到了山高谷深、虎吼崖裂的艰险景象,这是“可畏者”。然而途中景物也有“可喜者”,那就是“菊垂今秋花”以下十二句所描写的山间秋景。张溍云:“凡作极要紧极忙文字,偏向极不要紧极闲处传神,乃夕阳反照之法,惟老杜能之。如篇中‘青云幽事’一段,他人于正事实事尚铺写不了,何暇及此,此仙凡之别也。”(《杜诗镜铨》卷四引)说什么“夕阳反照法”,似乎妄立名目,但指出这段文字之传神是对的。其实这正是写实手法的自然结果,况且这些景物本身虽然可喜,但它们仍使诗人“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与全诗的“苍茫”之感并不矛盾。“可痛者”当然是指战场白骨,它们在寒冷的月光下更显得阴惨可怖,从而引起诗人的痛苦和愤怒。对于这一段,《杜诗言志》卷三中分析得极好:“此第二节,则述途中之所见。参差历落,总从‘恍惚’二字中来。……不整写,却杂写;不顺写,却乱写。真得在路人一片苍茫恍惚神理。以见此行之原出于意外,突然而至前者,种种各为变态也。”
第三段自“况我堕胡尘”至“生理焉得说”,共三十六句。此段写诗人到家后所见的穷苦窘迫之状与合家团聚后的悲喜心情,细节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海图坼波涛”以下四句,王嗣奭评曰:“写故家穷状如画。”(《杜臆》卷二)只有陷入穷困的官宦人家,才会有这种奇特的现象:绣着各种图案的丝织品颠颠倒倒地补在孩子们的破布衣服上面!同样地,“见耶背面啼”和“问事竞挽须”二句写小儿女们对父亲由生疏、畏惧变为熟悉、亲热,“学母无不为”以下四句写幼女娇痴之状,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正是通过这些成功的细节描写,杜甫把乱离时代给他的家庭带来的不幸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段自“至尊尚蒙尘”至“皇纲未宜绝”,共二十八句。此段写自己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平叛事业的希望,但这些思想活动也主要是通过叙事而表现出来的。皇帝尚在蒙尘,士卒尚在训练,而此时最使诗人关心的军国大事则是借兵回纥。早在至德元载(756)九月,肃宗已派人往回纥请求援兵。十一月,回纥派来骑兵二千,助郭子仪军击败叛军。二载(757)九月,回纥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等将精兵四千余人来至凤翔,肃宗接见叶护,宴劳赐赍,惟其所欲。肃宗之子广平王李俶与叶护约为兄弟。九月丁亥(十二日),元帅李俶率唐军及回纥、西域兵共十五万自凤翔出发,准备收复长安。杜甫闻知这些消息,虽然对回纥之强悍有些担忧,(40)但对回纥兵能帮助唐军破贼是感到欣慰的,并对唐军克敌制胜,收复京城充满了信心。“祸转亡胡岁”以下四句,义正辞严,语气斩钉截铁。诚如胡小石先生所云,此段“结合时事,入以议论,开合纵横,直成有韵之散文。独辟一途,前所未有”(《杜甫北征小笺》,《杜甫研究论文集》三辑)。
第五段自“忆昨狼狈初”至末尾,共二十句。此段回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的经历,赞美忠臣除奸之义举,且希望唐室由此走向中兴。对于这一段议论,后人争论甚烈,主要集中于下面几点:首先是“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几句,古人认为夏桀、殷纣和周幽王都是因女宠而亡国的(夏桀宠爱妹喜,殷纣宠爱妲己,周幽宠爱褒姒),(41)杜甫觉得马嵬事变时赐杨妃自尽说明唐玄宗与他们不同,所以能够中兴。仇兆鳌云:“此借鉴杨妃,隐忧张良娣也。”(《杜诗详注》卷五)这种观点似乎求之过深,因为张良娣其人虽然后来恃宠窃权,与李辅国狼狈为奸,但此时恶迹未彰,况且她刚至灵武时还颇有美德,“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上止之,对曰:‘此非妾自养之时。’”(《资治通鉴》卷二一八)所以杜甫不会于此时把她与杨妃相比,在此诗字句中也看不出有这一层意思。宋人魏泰曰:“唐人咏马嵬之事者多矣。世所称者,刘禹锡曰:‘官军诛佞倖,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清日自无辉。’白居易:‘六军不发争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此乃歌咏禄山能使官军皆叛,逼迫明皇,明皇不得已而诛杨妃也。噫!岂特不晓文章体裁,而造语意拙,已失臣下事君之礼也。老杜则不然:其《北征》诗曰:‘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乃见明皇鉴夏商之败,畏天悔过,赐妃子死,官军何预焉!”(《临汉隐居诗话》)这种说法强调杜甫的“事君之礼”,但是诗中明明有“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之句,如何能说“官军何预焉”?我们认为杜甫确有为玄宗曲词回护之用意,但前提是不违背基本的历史事实,而且“中自”二字极其微妙,回护之中仍含隐讥。杜甫之所以要为玄宗回护,是因为他怀有唐室中兴的强烈愿望。杜甫是经历了开元盛世的人,他对玄宗怀有很深的感情,况且在叛军凶焰尚炽的形势下,对皇帝作太多的批判也是不妥当的。刘禹锡和白居易生活于五十年之后,他们对玄宗不会怀有如杜甫一样的感情,所以不宜把他们咏马嵬事变的诗与杜诗作简单类比。其次是“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四句,浦起龙对之大为不满,说:“玄礼为亲军主帅,纵凶锋于上前,无人臣礼。老杜既以‘诛褒妲’归权人主,复赘‘桓桓’四语,反觉拖带,不如并隐其文为快。”(《读杜心解》卷一)这一段话纯从封建君臣名分的角度出发,毫无道理。试想当日如无陈玄礼,安能诛杨妃?既然陈玄礼在马嵬事变中起了那么重要的作用,作为“诗史”的杜诗岂能避而不写?浦氏之言恰恰从反面证明杜甫的见识在封建社会中是高人一筹的。第三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二句,历来诗家对之均未注意,惟胡小石先生《杜甫〈北征〉小笺》中认为其中含有玄、肃内禅之隐微,理由是大同殿、白兽门皆与肃宗无关而与玄宗有关:大同殿不但为玄宗朝见大臣之所,而且高力士曾在其中劝告玄宗不可以大权付予李林甫;而白兽门则为玄宗兴兵诛韦后所攻之门。我们认为这种分析也求之过深,玄宗与高力士当年在大同殿的谈话,身为布衣的杜甫多半是不得而知的。至于说大同殿、白兽门与玄宗有关而与肃宗无关,其实也并无深义,这二句诗不过是说长安陷落后宫殿宫门皆寂寞凄凉而已,由于安史之乱前玄宗是皇帝,此处当然只能提与玄宗有关之宫殿宫门。如果要提与肃宗有关者,那就只能写太子东宫,但东宫又怎么能代表朝廷呢?肃宗与玄宗的关系后来虽然极度恶化,但在长安克复、玄宗还都前尚无显迹,杜甫即使有所察觉,在主题为希望唐室中兴的《北征》中也不会予以讥刺的。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北征》的总体评价以胡小石《杜甫〈北征〉小笺》为最确切:
《北征》为杜诗中大篇之一。盛唐诗人力破齐梁以来宫体之桎梏,扩大诗之领域,或写山水,或状田园,或咏边塞,较前此之幽闭宫闺低回思怨者,有如出永巷而骋康庄。至杜甫兹篇,则结合时事,加入议论,撤去旧来藩篱,通诗与散文而一之,波澜壮阔,前所未见,亦当时诸家所不及,为后来古文运动家以“笔”代“文”者开其先声。
至德二载(757)九月,元帅广平王李俶统率唐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共十五万人进至长安城西,准备与叛军决战。杜甫闻讯,作《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月癸卯(二十八日),唐军克复长安。十月壬戌(十八日),又克洛阳。十月丁卯(二十三日),肃宗还长安。杜甫闻讯,作《收京三首》。十一月,杜甫携家离开鄜州,返回长安。十二月,凡陷贼官以六等定罪,杜甫的故友郑虔虽曾在陷于洛阳时以密章达灵武,但还是被远谪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司户参军,仓促上路,连杜甫都未及赶来送行。这使杜甫十分伤心,作《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中有“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的沉痛句子。
乾元元年(758)春,杜甫在长安过着比较闲暇的生活。此时杜甫仍任左拾遗,贾至任中书舍人,王维任太子中允,岑参任右补阙,他们常常作诗唱和。但其实杜甫的心情并不愉快,微薄的俸禄使他的生计仍很窘迫,总是觉得街头的酒价太贵,偶尔得到了几百个钱,便邀请好友毕曜同买一醉。当然为了解闷消愁,他还是常到曲江去饮酒,甚至典当春衣以偿酒债。花飞蝶舞的风光使他感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心头便产生莫名的惆怅。然而,当时唐帝国的形势却颇为可喜。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后,安庆绪率残军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到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史思明奉表归降,“虽相州(即邺城)未下,河北率为唐有矣”(《资治通鉴》卷二二〇)。前方的捷报冲散了杜甫心头的愁闷,他喜不自禁地写下了《洗兵马》:(42)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这首诗“喜跃之象浮动笔墨间”(《杜臆》卷三),诸家多认为其主旨是歌颂唐帝国中兴的局面,独钱谦益认为不然:“《洗兵马》,刺肃宗也。刺其不能尽子道,且不能信任父之贤臣,以致太平也。……故曰‘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盖至是而太平之望益邈矣。呜呼伤哉!”(《钱注杜诗》卷二)钱氏此论在清代受到诸家痛斥,如潘耒云:“《洗兵马》一诗,乃初闻恢复之报,不胜欣喜而作,宁有暗含讥刺之理。上皇初归,肃宗未失子道,岂得预探后事以实之?”(《杜诗详注》卷六引)浦起龙亦严辞驳斥,潘、浦二人还对钱氏人品进行了攻击。平心而论,钱氏看出此诗中隐含讽刺肃宗之意是颇具眼光的,但他把全诗主旨理解为讥刺肃宗则大谬不然。浦起龙将此诗理解成“忻喜愿望之词”(《读杜心解》卷二)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他无视诗中的讽刺则显然是为尊亲讳而且以己之意揣测老杜之心。我们认为,此诗中“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等句确如杨伦所云,“语亦以颂寓规,盖移仗事虽在后,而是时张、李用事当已有先见其端者”(《杜诗镜铨》卷五)。诗人对玄、肃父子间的矛盾是有所了解的,但事涉君主,不宜公然讽刺而已。同样,“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几句亦是“以颂寓规”。“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几句则是对当时趋炎附势、无功受禄的奸佞小人的严厉斥责,“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肉葡萄宫”二句是对朝廷借兵异族的短视措施的微辞讽谏,其义甚明,不用多说。然而,尽管有上述的讽刺之意,此诗的主旨仍是歌颂而不是讽刺,它的基调是欢欣而不是忧伤。诗人对于唐军势如破竹地推进的大好军事形势、贤臣良将齐心合力以振国势的大好政治形势感到欢欣鼓舞,觉得唐室中兴的时刻已经来到了。“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二句绝非如钱笺所云是“太平之望益邈矣”,而是诗人最殷切的愿望,这个愿望显然是与“淇上健儿”和“城南思妇”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它也正是饱经战乱之苦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正因为此诗包含着对于当时政治的批评、讥刺,又表达了人民的感情、愿望,所以它绝非一般意义的歌功颂德之词,而是一首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的中兴颂歌。可惜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美好祝愿并未变成现实。
乾元元年(758)六月,房琯被贬为豳州刺史,与房琯关系密切的严武等人也被贬外任,杜甫也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日益衰老的诗人从金光门走出长安,想到去年四月自己就是经过此门逃归凤翔的,不禁感慨万千。他勒住马久久地回望着皇城的千门万户,也许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涯从此就结束了。而事实也是杜甫再也没有回到朝廷中去。
杜甫来到华州,正逢七月酷暑,蝇蝎扰人,文书堆案,使人难以忍受。但他的诗兴没有因此而减退,在任华州司功参军的一年时间里作诗颇多,而且又恢复了注视社会、反映现实的创作倾向。
留花门
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秋,(43)即杜甫到华州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不顾后患,借兵于回纥,造成了异族大军屯于关辅地区的严重局势。为了迅速收复长安,肃宗竟与回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资治通鉴》卷二二〇)公然同意回纥兵大肆抢掠。对于这种形势,杜甫深为忧虑,早在《北征》诗中已隐约言之,而《留花门》一诗更是专门为此而作。王嗣奭云:“不得已而用之,如何可留?题曰《留花门》,病在留字。”(《杜臆》卷二)此解甚确。杜甫对于朝廷的权宜之计深以为非,对于回纥兵骚扰人民的罪行深感愤怒,对于回纥日后将侵扰唐王朝的后患深感不安。王夫之曰:“肃宗用朔方之众以讨贼收京,乃唯恐不胜,使仆固怀恩请援回纥,因胁西域城郭诸国,征兵入助,而原野为之蹂践。读杜甫‘拟绝天骄’、‘花门萧瑟’之诗,其乱大防而虐生民,祸亦棘矣。”(《读通鉴论》卷二三)后代史家的称引,说明杜甫的《留花门》诗确实具有“诗史”的性质。
乾元元年冬,杜甫前往洛阳,探望阔别多年的亲旧及陆浑庄故居。二年(759)正月,史思明自称大圣燕王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二月,史思明引兵南下以救邺城之围。其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邺城已有数月,因诸军无统帅,城久不下。三月壬申(初六日),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决战于安阳河之北,唐军大溃,郭子仪军退保洛阳。洛阳士庶惊骇,逃奔山谷。杜甫也于此时匆匆离开洛阳返回华州,途中看到惊魂稍定的人民又一次受到战乱的威胁,连未成年的男孩和白发苍苍的老妇也被强迫入伍,于是他写出了名垂千古的“三吏”、“三别”。先看“三吏”:(44)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新安吏》写的是诗人在新安县道上看到官吏把未成年的“中男”强征入伍的情景,从诗人与官吏的问答中,可以得知成年的“丁男”早已被抓尽了,所以身材矮小的男孩也得去当兵。“肥男有母送”以下四句,叙事极简而寄情极深,正如王嗣奭所分析的:“此时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送者哭。哭者众,宛若声从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矣!至暮,则哭别者已分手去矣,白水亦东流,独青山在而犹带哭声,盖气青色惨,若有余哀也。”(《杜臆》卷三)真是满目凄惨!后面十六句是诗人对“中男”的安慰之词,尽管人民遭受到如此的痛苦,但平叛战争是一定要进行下去的,所以诗人勉强压抑住心中的愤怒,说了一番宽慰和勉励的话。不难想象,诗人说出这番话时,他的心情是何等的矛盾、痛苦。
《石壕吏》写的是诗人投宿石壕村时见到的一幕人间惨剧。仇兆鳌评曰:“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杜诗详注》卷七)面对着这样的现实,诗人心中充满了愤怒,他严辞痛斥:“有吏夜捉人!”官吏不再是在白天公然前来,而是在夜幕的掩护下偷偷潜至;也不再是按帖选丁,而是不分男女老幼地捉人。“夜捉人”三字就是对这种鬼蜮伎俩的揭露。由于石壕村这户人家的遭遇太惨酷了,诗人再也无法对跳墙逃走后又归来的老翁说出什么宽慰的话,诗至“独与老翁别”遂戛然而止,但是“语声绝”而“如闻泣幽咽”,千百年来它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新安吏》与《石壕吏》都是写官府征丁之事,《潼关吏》则从被征来的士卒艰苦地筑城写起。潼关是长安的屏障,三年前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就仓皇西奔了。也许是接受了三年前的教训,也许是邺城溃败后形势紧张,如今的潼关城修筑得十分坚固。但是当潼关吏向杜甫夸耀城防之坚时,杜甫还是语重心长地劝告他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让三年前的悲剧重演。
对于“三吏”这组诗,明人张评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夫《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杜诗详注》卷七引)杜甫在当时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对于唐王朝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他是坚决拥护的。但是对于百姓为支持这场战争而作出的惨重牺牲,他又是极为同情的。对于发动叛乱的安史之流,他当然是切齿痛恨;而对于酿成灾祸却不管人民死活的统治者,他也感到无比的愤慨。这就是杜甫写“三吏”时的复杂心态。
我们再看“三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悽。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新婚别》“一篇都是妇人语,而公揣摩以发之”(《杜臆》卷三)。仇兆鳌解曰:“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望’,志之贞且坚也。频频呼君,几一字一泪。”(《杜诗详注》卷七)在古代,刚过门的新嫁娘多半与丈夫过去没见过面,要开口说话总是很羞涩的,此诗中所写的“我”亦是如此。可是他们“暮婚晨告别”,丈夫被迫前往“死地”,她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她絮絮叨叨地向丈夫倾吐衷肠,诉说自己的伤心和失望,谁料到新婚之后就是生离死别!可是这又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妇女,她深知平叛战争的必要性,所以又鼓励丈夫努力作战,勿以新婚为念。《诗·卫风·伯兮》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形容妇女在丈夫出征后无心梳妆。而这位新娘的行动更为果断决截,她为了向丈夫表白忠贞不渝的爱情,当着丈夫的面就洗去脸上的脂粉,而且发誓不再穿那套丝绸的嫁衣,而对于她这样的贫家女来说,置办一套嫁衣是多么不容易啊!此诗以比喻起,以比喻结,酷肖一位农村妇女的口吻,而语气则从吞吞吐吐变为斩钉截铁,虽然全诗皆为新娘自述,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敬佩也充溢于字里行间。
《垂老别》通篇皆作老翁之语。这位老翁已经为国家献出了亲人,他的儿孙都已阵亡,现在他以垂暮之年被征入伍,与其老妻依依惜别。他本来已经很衰弱了,走路需要扶杖,现在竟然投杖从军,连同行的征夫都为之辛酸。他与老妻的分别无疑是死别,但两人还是互相怜惜,他可怜老妻天寒衣单,老妻劝他努力加餐。他强自振作,宽慰老妻说自己不会马上遇到危险,又指出当前正是遍地烽火,自己安能置身于外?诚如浦起龙所析,这段话“忽而永诀,忽而相慰,忽而自奋,千曲百折。末段又推开解譬,作死心塌地语,犹云无一寸干净地,愈益悲痛”(《读杜心解》卷一)。此诗写情缱绻悱恻,心事曲折、细微,酷肖老人口吻。与《新婚别》中的新娘一样,这位老翁的形象中也倾注着诗人的同情和敬佩。
上面二诗中的主人公虽然遭遇不幸,但总算还可以对亲人倾诉一番,而《无家别》中的主人公则更加悲惨,他连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只好在第二次被征入伍时喃喃自语。他早就当兵上了前线,因战败后回到家乡,发现家乡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虽然如此,他还是开始辛勤地耕作,没想到县吏一旦知道他回来了,又把他召去当兵。由于他已无家可别,所以说“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去远去近,对他来说已没有不同了!语似旷达而情更悲痛。他又想到长年生病的母亲委骨沟谿已经五年,生不得养,死不得葬,彼此抱恨终身。于是他悲愤地诘问:“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浦起龙云:“‘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读杜心解》卷二)的确,“何以为蒸黎”的诘责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应该对这场战乱负最大责任的封建统治者!“何以为蒸黎”是千百万苦难的人民通过杜甫之笔发出的责问,是杜甫代表人民对封建统治者提出的强烈控诉!
杨伦曰:“‘三吏’兼问答叙事,‘三别’则纯托为送行者之词,并是古乐府化境。”又曰:“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摹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苕华》、《草黄》之哀,不过是也。乐天《古乐府》、《秦中吟》等篇,亦自此出,而语稍平易,不及杜之沈警独绝矣。”(《杜诗镜铨》卷五)“三吏”、“三别”虽然写法各异,但它们都是继承、发扬了汉魏乐府优秀传统的杰出诗篇。“三吏”、“三别”极其深刻、极其生动、极其典型地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思想意义和艺术造诣两方面均达到了古代乐府诗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杜甫本人的创作过程中,“三吏”、“三别”也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里程碑。从《兵车行》、《丽人行》到“三吏”、“三别”,诗人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从而攀上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顶峰。
王嗣奭评“三吏”、“三别”曰:“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载之泪。”(《杜臆》卷三)(45)只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又亲眼看到了那样的乱离现象,才能写出这组催人泪下的诗来。诗人晚年漂泊夔巫时回忆说:“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峡中览物》)可见杜甫自己对这些诗十分珍视。而对于文学史来说,杜甫在安史之乱起后三年间的“诗兴”和诗作都是永远值得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