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龙脉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凤鸟太昊

当盘古以一把利斧、一柄重锤劈开鸿蒙之后,三皇五帝应运而生,太昊帝喾就是五帝之一。据说帝喾为风姓,此姓来源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记载为:“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风即是凤,传说中,帝喾以凤鸟为图腾,与其子契同属于东方氏族,帝喾之后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都在今山东境内,而帝喾的遗墟在陈,即现在的河南境内。

帝喾之家系人丁兴旺,他有妃子四人,元妃为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子后稷(弃)。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子契(殷商始祖)。又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子放勋(尧)。再次妃为娵訾氏。此外,帝喾先后又娶海外羲和国女子羲和,生了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续牙、厌越等十个儿子。其中,前八子都继承了帝喾之品德,“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当时,先人用“元”字表达善良仁义,所以,此八子被“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极受赞誉。此八子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而且还布教于四方,他们宣传教化百姓,父亲要仁厚,母亲要慈爱,兄长要宽厚,姊弟要恭顺,子女要孝敬。厌越是此八子中最谦卑厚道的一个,他最终落居于现在的东北长白山境内。后来,厌越的子孙在此繁衍壮大起来,号为东胡。

帝喾如此多子多孙,其族姓自然繁盛。这些帝喾后人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生息繁衍,形成了诸多大的部落。帝喾的后代开始都是以凤鸟为图腾。后来,随着部落的迁徙、分崩或聚合,帝喾后人的图腾崇拜也逐渐变得多样化,凤鸟不再是专一的图腾崇拜。有关帝喾后人图腾多样化的现象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盘瓠族就是与帝喾有着不同图腾崇拜的帝喾之后,盘瓠原是帝喾养的一条大狗。上古时,在现在的湖北房县有个房国,房王图谋不轨,意图加害帝喾夺取王位。一次,帝喾携其女到南方巡猎,房王来拜见帝喾,帝喾之女看出房王的不轨之心,在房王离开后便对众人道,谁能杀死房王,她即嫁给谁。强敌当前,无人敢应,只有大狗盘瓠跑了出去。夜里,盘瓠乘房王醉卧之时咬死了他。之后,盘瓠背起帝喾之女跑入武陵山区的武山岩洞中,武山高万刃,山半有巨大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床,帝喾之女履行诺言嫁给了盘瓠。盘瓠与帝喾之女的后代即是盘瓠族,盘瓠后人为纪念其始祖盘瓠,便不再以鸟为图腾,而是改为了以犬为图腾。

在先商的历史上,帝喾是一位浓墨重彩的帝王。帝喾的先祖为黄帝,黄帝爱民如子,春秋时有皇帝三百年之说,孔子对此说进行了解释,他赞誉皇帝:“劳心耳目,节用水火财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黄帝死后,百姓感其德,尽皆掩面号哭,百年不辍,以此足见百姓对黄帝之爱戴。帝喾当政期间,时刻以黄帝之为治理天下,鞠躬尽瘁,为万世所传诵。在他之后,商、周临天下,其历史风烟整整弥漫了千余年。帝喾的后裔建立了许多诸侯国,在史料上记载的有商国、有邰国、宋国、虞国、晋国、鲁国、韩国、魏国、燕国、息国等。其中,宋、晋、韩、魏、燕五国比较强大,宋、晋二国称雄于春秋五霸,而韩、魏、燕三国位列战国七雄。

帝喾一生最被后世所传诵的就是剿灭共工氏。共工氏在传说时代始终是一个峥嵘作乱的氏族,早在帝颛顼时代,共工氏的一个首领就与颛顼争夺帝王之位,飞扬跋扈,不肯臣服。后来,这个首领在战争中失败,撞死于不周山。到了帝喾时期,共工氏的一个新首领又开始了反叛作乱之举。帝喾便派祝融重黎去征讨共工氏,并命重黎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不到一个月,重黎就完成了克敌制胜的王命。重黎虽然是个智勇之士,心肠却十分慈悲,不忍荼毒百姓。因此当重黎班师归都时,共工氏又卷土重来,扰乱民生。帝喾为此大怒,一怒之下杀了重黎。之后,帝喾命重黎之弟吴回为火正祝融,接替其兄未竟之业征伐共工氏。吴回因其兄重黎死于共工之乱民,进入该国后,便大肆戮杀乱民,彻底消灭了共工氏。自此,帝喾境内重新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的太平气象。

由于帝喾与其子契同属东方之鸟夷,所以在帝喾死后,他的尸首也葬在东方,陵址在今河南内黄县。《皇览·冢墓记》记载:“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台阴即今内黄县梁庄乡,在内黄城南、濮阳城西。而濮阳自古就是一块风水绝佳之地,它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得黄河之水的润养,其东北与现在的山东聊城唇齿相依,其东南与现在的山东济宁、菏泽隔河顾望,其西南与现在的河南新乡连理并蒂,其西与现在的河南安阳首尾相衔,其北与现在的河北邯郸执手。在颛顼时代,濮阳就以“帝都”著称,时为颛顼都城。濮阳因其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濮水当时是黄河的支流之一,后来黄河泛滥,濮水因此销声匿迹。

濮水虽然消失了,但濮阳仍然多水。时有落花至,远逐流水香,濮阳境内有近百余条河流,清芬四溢,绵长如练。其中,较大的河流有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等,而波光潋滟的金堤河、苍茫的卫河势如游龙从濮阳穿境而过。金堤河是古时为防备黄河泛滥而修的河道,由于此河堤雄伟壮阔,兼做御道,修建得固若金汤,所以名为金堤,河水便为金堤河。白雾缭绕的卫河则发源于太行山南麓,淇河、汤河、安阳河为其小水,这些小水分布在林间和平原上,好像一把梳子,源头开阔,而源流短急。卫河的历史就像卫河之水一样悠久长远,当年为黄河故道,而经过千年时光润染后,时光不再,苍水空余,卫河逐渐流得平缓舒畅,在它那含蓄矜持的身姿里,全然没有了黄河当年的磅礴之势。

除了金堤河和卫河以外,雄浑的黄河也在濮阳境内长趋而过。因此,当年除了居住在濮阳的族人以外,其他诸侯国的人有幸到濮阳来,往往会到现在的濮阳范县辛庄的毛楼村一地观赏黄河之水。此处是黄河的大拐弯处,水流平缓,一望无际,许多人都愿意到此处怀古忧今,感悟世事。黄河之水暮送落日,朝迎熹光,于沉寂中大浪淘沙,滔滔不绝地养育了千万代过往之人。

由于濮阳是浑厚的黄河之水冲积而成的平坦平原,因而濮阳的土地十分肥沃。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早在远古时代,濮阳就有先人在此耕种、狩猎,“桑间濮上”之词可以尽显当时的繁盛之景。由于这里人烟繁华,以黄帝为首领的华夏族和以太昊为首的东夷族都曾在此生息繁衍。黄帝擒杀蚩尤的著名大战就发生在濮阳,据说蚩尤的首级就葬在此地。帝窖为王后,将都城迁至伊洛,赐颛顼玄孙为己姓,封邑濮阳。虽然帝喾将都城从濮阳迁走,但仍然掩饰不住对这块宝地的喜恋,因此帝喾死后,仍然葬在濮阳城西的内黄县。

夏王朝建立后,濮阳一直是夏文化的中心。昆吾氏封帝伯,都城即濮阳,故此,濮阳又有“昆吾国”之称。夏帝仲康子相即位后,也在濮阳定都。当时的夏人擅制陶、铜,因此,濮阳的陶、铜在当年闻名于世。到了殷商时期,帝喾之子契,即少昊之族大都居住濮阳,濮阳长时间地成为其后裔、子姓族的势力范围。汤灭夏建商,濮阳为陪都,地位仍很显赫。到了西周时期,濮阳为管叔封地,称东国。春秋战国时期,濮阳属卫国。战国后期,各诸侯争霸,濮阳一带战争频繁,致使濮阳逐渐成为衰微之地,孤城濮阳寂寞地静立在荒草落日间。

帝喾并没有领略到濮阳后来历史中的荒暮与萧凉,帝喾时代,濮阳还是一派繁荣熙攘之景。即使在他葬在山荫树影之下,濮阳、内黄县一带也还是青山不败,绿水长流,繁华之象不减昔日。如果后世之人想到帝喾陵去追忆帝喾旧日风采,只需沿着河南北部之境径行,到达内黄县北面古帝丘即可。到了内黄县境内,可循着梁庄乡三杨庄西行,直抵硝河,从硝河北岸进入茂密的丛林,丛林中有“二帝陵”,东面的一座为帝颛顼陵,西面的一座就是帝喾陵。

帝喾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悠远,以至于到了唐朝时,朝廷不惜重金为其重新修建陵寝,在帝喾陵与颛顼陵前各修建了一座庙,殿宇呈歇山式,红墙粉面,雕梁画栋、粉彩流溢,即庄严肃穆,又玲珑细致。庙宇坐北朝南,各个正殿三间,殿左右各有廊房三间,有帝喾与颛顼的勋业石刻,以及历代帝王祭祀二帝的石刻。前有一势长廊,十分华美精雅。殿内供奉着帝喾与颛顼之像。唐朝朝廷对此陵十分重视,每年春秋两季或者更改年号时都要派遣官员于此祭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帝喾陵静静地安卧在碧山澄溪间。风过林梢,雨落山川,登临帝喾陵仿佛可以遥遥听得见帝喾当年悠悠的声音飘散在天地之间。帝喾以一生的德业留名千古,其子少昊玄王不辱其先祖所开创的德业,自称王以后,勤于政事,夙兴夜寐,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世千年中,少昊玄王与凤鸟太昊犹如双子星座一般并驾齐驱,他们一生的传奇在苍茫的历史中与日月同辉,被万民苍生所顶礼膜拜、歌咏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