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一旦孩子心中没有了排序意识,就不会认为父母比其他人重要,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

·父母导向中的孩子,会开启对父母的依恋模式,自愿接受对方的照顾和引导。

·当失去了孩子的依恋做支撑,我们只能靠为人父母的承诺与责任感对待孩子。

47岁的美国喜剧演员杰瑞·宋飞,从刚当爸爸就开始了抱怨:“你能想象,当你发现小家伙一脸天真无邪地盯着你,一边却在他裤子里拉屎,是一件多么考验勇气的事吗?!”而让父母得以坚持下去的,就是依恋关系。虽然责任感和成就感也能让父母忍耐好长一阵子,但如果仅靠这两点,教养就变成了纯粹的体力劳动。没有依恋关系,很多父母可能忍不了孩子的屎尿屁,受不了一次次在酣睡中被吵醒,经不住折磨人的哭闹声,完不成各种让人挠头的养育琐事。可以推测,他们往后肯定也忍不了孩子各种恼人甚至讨人嫌的行为。

在教养过程中,依恋会无形地发挥作用。有的人没学过半点教养技巧,但他们依靠本能,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成为成功并称职的父母。当父母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时,依恋关系会从七个方面有力地支撑起父母的教养权威。相应地,当父母不是孩子的依恋对象时,这七个方面就会转而削弱父母的教养权威。在亲子教养中,我们必须看见依恋的第一位置,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教养的成功。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孩子不愿意听你说话,却愿意听同伴说上一晚上?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却愿意跟同学说?

孩子认为父母不重要,同伴更重要?

很多人以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过程,但其实这是孩子心目中依恋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同伴关系威胁到了亲子关系的地位。

依恋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对成年人和孩子进行排序。

在人与人建立关系时,依恋脑会根据对方主导作用的强弱,自动进行排序。大脑天生就为各种关系分配好了角色:支配者和依赖者,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付出者和接受者。即使是成年人间的依恋关系,也是如此。比如在婚姻关系中,夫妻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各自意愿,自动变换照顾者和被照顾者的角色。而在成年人和孩子的关系中,孩子理应扮演依赖者和被照顾者的角色。

父母导向中的孩子,会开启对父母的依恋模式,自愿接受对方的照顾和引导。孩子会本能让父母照料自己,自觉地依赖父母,向他们寻求帮助,并听从他们的指导。这就是依恋最本质的特点:当一方具备依恋意识时,就会自动服从另一方的管理。但是身为父母我们很难看见这一点,总以为孩子拒绝跟自己沟通愿意跟同伴交流是沟通的方法出了问题,而未想到是关系出了问题。

同伴导向中的孩子,即使也启动了和上面一样的程序,结果也不容乐观。依恋脑原本是用来为亲子关系服务的,但在同伴导向的影响下,它会功能失灵。而本该在亲子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动力,却让不成熟的同龄人构建出了一种不健康的主导和服从关系。

在孩子之间,如果发挥主导作用的孩子热情负责,他确实也能给予同伴一定的教养和照顾。但如果,发挥主导作用的孩子本身自卑颓废、爱挑衅、以自我为中心,那他就很可能会欺凌同伴。我们不能把孩子的航标放在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身上。

同伴导向的主要危害是,打破了亲子之间的等级关系。一旦孩子心中没有了排序意识,就不会认为父母比其他人重要,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失去了父母该有的教养权威,这时如果父母稍微表现出主导意愿,孩子反而会觉得他们做作、虚伪,还会认为父母是想凌驾于自己之上。这是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必须看见的一面。

前面提到的3个孩子,就是受到了同伴的“引诱”,准备逃离父母。虽然克里斯汀只有7岁,但父母已经在她的依恋排序中失去了主导地位。她不尊重父母,对父母粗暴无礼,尤其是有同伴在场的时候。而肖恩和梅兰妮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梅兰妮觉得父母和自己的地位完全平等,认为父母没资格对她指手画脚,而她也不想被父母掌控。梅兰妮的态度,让父母很震惊也很崩溃。父亲出于本能,努力地想让女儿摆正位置。遗憾的是,没有依恋的帮助,他什么都做不了。当苦口婆心没有任何效果时,父母应该看见,没有依恋力量做支持时,最多只能通过威胁让孩子顺从自己,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会更加影响亲子关系,并对孩子未来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可以说,当孩子对父母不再亲近时,教养中至关重要的等级结构也就垮塌了。

与父母关系疏离不是唯一让孩子疏远父母的原因,其他因素也会让孩子心中的依恋顺序大乱,等级结构坍塌。比如,当父母强加给孩子各种要求、而孩子又完成不了时,依恋顺序也可能发生错乱。我和马泰一个是心理医生,一个是内科医生,在我们的从医经历中,我们见过太多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倾诉和依赖的对象,他们常常跟孩子抱怨夫妻间的各种问题,使得孩子成了父母的情感垃圾桶。这些孩子,没有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遇到的困惑,慢慢地,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求,转而主动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种依恋等级的颠倒,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写过经典三部曲,专门研究亲子关系对性格发展的影响,在第一部《依恋》中,他写道:“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如果长期颠倒,基本上可以断定父母心理出现了异常,这种异常回过头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病态。”角色的颠倒,会扭曲孩子与世界的各种关系,成为孩子未来各种压力的最大来源。

简而言之,父母导向的孩子,会更愿意接受能管理他和为他负责的人,对这样的孩子而言,他们会觉得父母的引导很正常。如果孩子心中的排序被打乱,那么,无论他真实内心是多么依赖父母,也都会不愿接受父母的管教。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为什么你会心甘情愿地照顾孩子,特别是小婴儿?

教养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一切都源于依恋。

依恋不仅让孩子愿意接受成年人的照顾,还会激发出成年人照顾孩子的本能。因为依恋,即便有重重的教养困难,父母也会变得更有耐心,更能忍受孩子的各种过失。而能起到这种双重作用的,只有依恋。

一个本身具备依恋情感的成年人,也会对婴儿的种种依恋行为感到心动——清澈单纯的眼神,天真无邪的笑容,伸手求抱的小肉胳膊,被抱起后立刻趴在你肩头的依赖。这些行为唤醒了成年人心中的“母性”,但这绝不是刻意设计的,一切都源自他们的依恋本能。当我们的“母性”被激发出来,就会不由自主地靠近这些小生命,想拥抱他,甘愿承担起照料他的责任。这时,父母其实是在感受依恋的作用:婴儿的依恋行为,激发出了做父母的本能。而一个人如果没有依恋情感,最终会变得麻木不仁。

只不过,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可爱乖巧的行为也会慢慢减少,但其对父母造成的影响,却会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每当孩子表达出对我们的依恋时,我们就会感慨孩子越来越贴心;每当孩子无意做出各种有意思的小动作或小表情时,我们的内心就变得无比柔软,和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这并非代表我们被孩子掌控了,反而恰好证明我们体验到了依恋的魔力。

然而,同伴导向却破坏了亲子关系中的所有美好。在父母面前,孩子再也没有了那些散发魔力的依恋行为。眼神不再对我们“放电”,温暖人心的笑容也消失不见了,只剩下冷漠和疏远。这时候,即使我们主动爱抚孩子,他们也没有了反应,最多草草敷衍一下我们的拥抱,我们成了一厢情愿的那个人。更糟的是,我们发现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喜欢孩子了。当失去了孩子的依恋,我们只能靠为人父母的承诺与责任感对待孩子。或许对有些人来说这就足够了,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远远不够。

梅兰妮的父亲,显然就属于不够的这一类。以前,他和梅兰妮非常亲近,但随着女儿的注意力和情感都转向同伴后,他的心被彻底伤透了。梅兰妮的父亲在照顾女儿方面,其实比大部分父母都要用心,但这和他的性格无关,而是源于依恋。也正因此,当他越来越得不到女儿的回应时,当他发现女儿不但不尊重自己、甚至还利用自己时,他便频繁放出各种“狠话”,比如“够了,我再也受不了了”“谁活该管这些破事”,这都表明他的内心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几乎所有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得不到孩子的回应,不被孩子当回事,被孩子利用。只不过因为依恋的存在,我们对这些并不敏感。不光人类,即使是动物也是如此。猫妈妈照顾猫宝宝时,小猫会在妈妈身上踩来踩去,又咬又挠,大部分情况下,猫妈妈都能忍受。但是,如果放进去一只别的小猫,哪怕对猫妈妈只有一丁点儿的身体触碰,哪怕是出于无意的,猫妈妈都会非常反感。除非新来的小猫和它建立了依恋关系,这种情形才会有所改善。同理,当我们排斥孩子时,我们自身的成熟和责任感确实可以帮我们克服这种反应,但因为依恋关系的淡化,我们会很容易被激怒。继父继母之所以口碑总是不好,很可能就是因为和孩子之间缺乏相互依恋。这是我们需要看见依恋作用的原因。

大部分父母都需要借助依恋关系,才能在履行责任时,熬过数不清的波折和疲惫。孩子意识不到自己会影响和伤害父母,也不知道父母为他们做出多大牺牲。在他们能成熟思考前,他们也确实不需要弄清父母付出了多少,可以说,教养的一部分,就是要接受“孩子不把父母的付出当回事”。我们之所以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是因为孩子对我们表现出了喜爱,愿意和我们保持联系,想和我们更亲近,而不是因为期盼他能感恩我们的付出。而这一切,纯粹是因为存在依恋关系。依恋关系一旦扭曲,父母从孩子那里感受不到自然的温暖,会觉得压力倍增,难以喘息。面对同伴导向的孩子,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完全不知所措,转而怪罪自己不够“爱”孩子,并因此内疚。

而在同伴导向的关系中,依恋的力量却变成了孩子忍受不公待遇的耐力,依恋关系的作用,也从原本让父母实现轻松、持久的教养,变成了任凭施虐的利器。同伴导向的孩子,在受到同伴欺负的时候,很可能会选择宽容,这让很多父母感到惊诧不已,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在家连父母的一句教导都不能忍受,却竟然能容忍同伴的无礼要求,甚至接受对方的“虐待”。同伴导向的孩子意识不到,朋友或同学之所以不考虑他的感受,是因为根本不在乎他,他只会假装不在意,或主动为这份依恋关系找到维持下去的理由。

父母应该看见,自己能忍受孩子种种怪异的行为和屎尿屁,源于依恋。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不论你说什么,孩子都想听。

无论你提出什么建议,孩子都不抵触。

依恋父母的孩子,更看重父母所看重的一切。

我们应该看见,教养的基础,是孩子愿意关注我们,愿意听我们说话。因此,孩子的注意力一旦不在父母身上,教养就会变得十分吃力。可现实中,没有人能完全控制另一个人的注意力,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大脑会无意识选择优先考虑的事项。比如孩子正好很饿,那么食物就最能引起他的注意;如果是他正找不到方向,寻找熟悉的人就是他最迫切的需要;如果他正感到惊慌,找出惊慌的理由就是他最想做的事。而依恋在孩子的世界中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所以,会被孩子安排在注意力的中心。

孩子的注意力,会紧随依恋的步伐,依恋程度越高时,孩子就越容易投入注意力,而依恋程度较轻时,孩子的注意力也就难被吸引过来。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父母身上时,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父母必须不断提高嗓门或者反复重复自己的话。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强调一些与注意力有关的话,比如“听我说”“我说话的时候看着我”“看这里”“我刚才说了什么”,或者最简单的“注意”。

父母应该注意到,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会本能地把注意力转向同伴。他们认为把注意力放在父母或老师身上,实在有违自己的本性。他们把成年人发出的声音,全视为噪音和干扰,在同伴导向下,成年人也确实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他们在孩子的关注等级中位置极其靠后。这就是典型的因为依恋关系紊乱,进而造成了注意力方面的紊乱。

父母应该看见,孩子之所以愿意听自己的,把自己的建议放首位,源于依恋。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孩子是不是总想和你在一起,甚至晚上也想和你睡一起?甚至孩子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父母的一方?

依恋父母的孩子,总是想和父母在一起,想和父母多说话。

依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亲近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依恋就像一根隐形的牵引带,让孩子渴望和父母有身体上的亲近。在这一点上,人类和很多其他生物的幼儿都是一样的,都要求父母必须在自己的视觉、听觉或者嗅觉范围内。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的这份亲近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比如明明就隔了一扇卫生间的门,学龄前的孩子还是会因为看不到父母,而无比恐慌。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亲近反倒能给父母很多自由,比如你不用在走路时一直盯着孩子,他就会本能地跟着你,这种情况也能在熊、猫、鹅等动物身上看到。靠着依恋,我们就可以看管孩子,而不必像放羊那样用栅栏把他圈起来。

当然,孩子这种想亲近父母的本能,确实会给父母造成一些麻烦,尤其是在一些必须和孩子分开的情况下,比如父母上班、孩子入园、夫妻亲热、想清静或者想睡觉的时候,我们会不那么喜欢依恋。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依恋,它让我们得以和孩子保持亲近,不然单凭我们自己,恐怕永远没办法履行教养中的各种职责。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让依恋有助于管教孩子。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孩子和父母身体上的亲近,会逐渐演化成情感上的关联。孩子在幼年时,会强烈渴望时刻看到父母,慢慢地,会变成想知道父母在哪里。即使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依恋父母的话,也经常会问“爸爸在哪儿”和“妈妈什么时候回家”,也会在父母不在的时候流露出焦虑情绪。

然而,与父母关系的疏离却扰乱了孩子的这些本能。孩子还是会在情感和亲近上有需求,只不过需求要由同伴来满足了。以前孩子焦虑父母在哪,此时孩子焦虑同伴在哪,而因为社交媒介的发达,孩子会依靠手机、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工具等解决这份焦虑。前面提到的梅兰妮,就是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与同伴交流,她迫切想和同伴保持联系,这不仅占用了她的家庭时光,也影响了她的学业和其他方面,而且,也必然会缩短她的独处时间,而独处是激发她创造性与迈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是不是很崇拜你,总想模仿你的一切?

依恋父母的孩子,通常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并以有这样的父母为荣。

当孩子不接受自己的引导时,常常会觉得意外,甚至内心受伤,因为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向导。实际上,孩子只会把自己深深依恋的人当作模范。我们的身份,我们对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都不足以让孩子模仿我们。孩子之所以想变成另外一个人,想崇拜一个人,依靠的是依恋。这是我们必须注重依恋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看见孩子到底依恋谁的原因。依恋会给孩子一种动力,孩子为了跟依恋对象产生心理上亲近,就会去模仿对方。

孩子生命中很多珍贵的自主学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虽然潜在的动力并不是学习,而是为了亲近。有依恋动力时,这种自主学习无须父母特意去教,也不需要孩子拼命去学。但在缺乏依恋动力时,不仅父母教得勉强,孩子也会学得不情愿。我们设想一下吧,如果孩子每学一个词汇都需要父母专门来教,每一种行为都要父母特意纠正,每种态度都要父母有意培养,那么父母的工作量绝对难以承受,很快就会被压垮。而在实际中,依恋会自动辅助孩子完成这些事情,推动他们的学习。比如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如果孩子特别崇拜老师,学习时就会积极主动,并且会感觉很快乐。依靠这种依恋关系,父母和老师才能成为孩子的标杆人物。

当同伴成为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后,他们就成了孩子学习的航标,当然,他们不用为最终的结果负责。孩子会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手势、行为、态度和喜好,这个学习的过程看似很有趣,但内容却缺乏控制。这种情形下,如果孩子的模范对象是积极向上的,孩子学到的东西或许还不算糟;但如果孩子向那些自身行为或者价值观都存在问题的同伴学习,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更严重的影响是,此时我们再想教孩子些东西,就会变得非常吃力,不但要刻意为之,而且过程既痛苦又漫长。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孩子在学校屡屡被人打,他会第一时间向谁求助?

孩子写作业碰到不会的题目,会向你求助吗?

孩子被表白,第一时间他会告诉你吗?

孩子不可避免会迷茫,需要寻求航标,依恋则会让父母永远成为孩子的航标。

教养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孩子提供方向和指导。父母每天都会教导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行,什么算好、什么不好,什么应该追求、什么必须避免。孩子们也一直都在围绕“怎样做”和“做什么”进行着探索,但在孩子可以自我引导之前,他们确实需要有人给他们指路。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养方式有多高明,而在于孩子在自己的依恋程序中,设定的榜样是谁。如果孩子想要寻求指导的人并不是父母,那么父母即使再有智慧,再擅长循循诱导,也没有用。

教养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孩子是以成年人为导向的,孩子是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寻求指导的。因此,所有教养研究的重点,都是父母如何为孩子提出方向。而这样的结果是,当孩子不听从教导的时候,大家很可能认为是父母的管教方式出了问题,或者是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强。这些原因在某些情况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情况则是因为更深层次的问题:孩子不依恋父母,当然不会听从父母的引导。身为父母,我们必须看见更深层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养问题。

为孩子提供方向和引导孩子,不应该被父母视为一项充满挫折的重任,而可以是、也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谁充当孩子的航标,谁就自然能为孩子指明方向,这是孩子的本能在发挥定向作用。孩子会自动地从依恋对象的身上寻求指导,如果孩子的依恋脑是以父母为导向的,那么孩子就会从父母的表情、反应、价值观、语言和肢体动作中捕捉到各种线索。孩子会认真研究父母的各种行为,从父母身上找到处理事情的依据。依恋能让指导变得容易,有时甚至容易得出人意料。

依恋赋予的这种力量,有时会让父母觉得有些负担,但是孩子终归需要一个指导者,如果不是父母担此责任,还能是谁?至少,父母作为成年人和孩子的监护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且有可能弥补自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而同伴如果充当了指导者的角色,他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为自己造成的不良影响内疚。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他的指导者是同伴,那么他便会努力迎合同伴对自己的期望,而同伴既不成熟,也没责任心,自然不会努力扮演好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父母则不一样了,即使父母一开始思想不够成熟,能力有限,但是他们会受到榜样和指导者身份的鼓舞,不由自主地去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可靠。因此,父母必须看见,自己才是孩子真正的引导者。

有些父母会故意不给孩子提供指导,他们天真地认为,要让孩子有自我引导的空间。然而事实可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美好,孩子只有先心智成熟,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他们指导,这样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如果父母不按照以上原则指导孩子,最终也会失去教养权威。管教任性的孩子本身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孩子既任性,又是同伴导向,那对父母来说,是无法管教孩子的。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孩子会为了你努力学习吗?

孩子会因为你越夸越努力,还是根本没有任何起色?

依恋,让孩子愿意看见父母亲切的笑容,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对父母来说,依恋起到的最大作用是:孩子愿意为了父母而努力。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上进的动力。在教养孩子方面,依恋关系可以激发出孩子的上进心。成年人在评论某个孩子“好”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认为这种“好”指的是孩子的内在性格。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一旦我们把孩子的上进心归因于他的自身性格,如果出现孩子上进心缺失的情况,我们就会把他视为“坏孩子”,怪罪和羞辱孩子。但其实,孩子的上进心并不是源自他的性格,而是和他的依恋密切相关。即使面对那些“坏”孩子,我们要纠正的也是他的依恋关系,而不是孩子本身的行为。这是我们在教养中必须看见的。

依恋会从很多方面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激发的原因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依恋意识”可谓是孩子天生的警钟,会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做让父母厌恶的事。具备这种依恋意识的孩子,会很自觉地不去碰触父母的底线。

依恋意识的核心是分离焦虑。当人们和自己的依恋对象分离时,依恋脑中的关键神经中枢就会警铃大响。于是,人们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焦虑感。开始,这种感受只出现在空间上的分离,但随着这种依恋越发偏向心理层面,情感上的分离则会引发出更严重的焦虑。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要一面对或一想到父母的反对和失望,心中就会特别难过。凡是有可能让父母生气、伤心或疏远的事情,都会让孩子感到焦虑。

依恋意识的最基本作用,是让孩子和依恋对象保持联系。依恋对象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带动孩子的依恋意识重新调整。只有孩子已经成长到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时,他的依恋意识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主,才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依恋关系中都能处理得当。

父母需要注意一点:孩子会因为和亲近的人产生情感分离,而感到伤心焦虑,这原本是个好现象,但父母一定不能故意利用这一点,不能为了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而故意让他难过、内疚或者羞愧。父母如果滥用依恋意识,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植入不安全感。虽然父母的初衷似乎是为了孩子,虽然这样做有时能取得一些短期成果,但代价实在太大。

孩子的依恋意识会出现错乱,并且造成错乱的因素有很多,不仅限于同伴导向。只不过,在所有原因中,同伴导向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同伴导向的孩子,虽然他的依恋意识还在起作用,但父母已经无法通过依恋意识来规范他的行为了,与此同时,孩子为了保持和同伴的关系,会重新调整自己的依恋意识。

当孩子还要摆脱父母,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的时候,孩子自然不再会想为了父母而努力上进。孩子的这种上进心,是让教养化繁为简的强大动力。想让孩子保持这种上进心,需要父母的悉心培养和充分信任。如果孩子心中存在这种上进心,而父母却不相信他,亲子关系势必受到影响。有些父母只要不赞成孩子的做法,就会指责孩子做得不好,这类指责很容易触动孩子内心的防线,伤害亲子感情,并引发孩子自卑。还有些父母或者老师,他们不相信孩子是心存善意的,认为要想让孩子听话,必须采取奖励或者惩罚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很难继续保持上进心。并且,这还是一种恶性循环,总是采用奖励或惩罚的外部诱导因素,很可能毁掉孩子美好的初心。

父母要充分相信孩子的上进心。父母的不信任,对孩子而言是极深的伤害,就好像撤掉了孩子航行的风帆,孩子自然没有动力去达到父母的预期。父母需要明白一点:为我们的信任赋予价值的,正是孩子的上进心,而不是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