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桥头堡经济: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结论与启示

中国从西南边疆出境的大通道,以经云南省进入东南亚、南亚乃至印度洋的铁路、公路为主。云南省在国家的支持下,长期致力于出省通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路、高速公路不断向外延伸。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和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的提出,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推进,正在加速形成以第三亚欧大陆桥为导向、以泛亚铁路为核心、以出境高速公路为骨架的西南边疆出境大通道体系,为西南边疆省份的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发挥桥头堡经济中心功能创造着条件。经中越边境口岸进入东南亚的大通道最为便利,但中越之间越来越强的争端影响着桥头堡经济辐射功能的发挥。经中老边境口岸进入东南亚的大通道已形成公路线而铁路线尚未开工,桥头堡经济功能发挥有限。经中缅边境口岸进入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还处于分段逐步向外延伸的过程中,严格意义上的大通道尚未形成,桥头堡经济功能尚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西北边疆与中亚国家接壤,地处亚欧大陆的核心地带,陆路运输是中国西北及中亚国家的主要运输方式,第二亚欧大陆桥已经开展直达欧洲的跨国联运,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各国协调解决。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参与中亚合作组织以来,从西北边疆出境的大通道不断完善,形成了以第二亚欧大陆桥为核心,出境干线公路、铁路为骨架的大通道体系,但中亚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问题也阻碍着中国从西北边疆出境的大通道的建设。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全面推进,西北边疆的桥头堡经济功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东北边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后就建成了良好的铁路网,改革开放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实施东北振兴区域发展战略和东北亚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入,东北边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出境通道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改造,形成了以第一座亚欧大陆桥为背景,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为骨架的较为便捷的东北边疆出境大通道。大通道上各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条件,在我国对东北亚各国开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桥头堡经济中心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正在体现。


[1] 段钢:《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构想》,《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2期。

[2] 段钢:《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构想》,《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2期。

[3] 刘稚:《建设第三欧亚大陆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初析》,《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1期。

[4] 王伟光、秦光荣:《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建设构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32~235页。

[5] 《泛亚铁路》,维基百科,http://wiki.21cbh.com。

[6] 马勇、赵起峰、苏海红、吴江:《浅析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态势》,《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12期。

[7] 王学锋:《“大陆桥”的发展及其BDA功能的开发》,《大陆桥视野》2008年第12期。

[8] 罗开富:《新亚欧大陆桥的历史作用与发展前景》,《大陆桥视野》2008年第1期。

[9] 蒲开夫:《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与创新》,《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10期。

[10] 蒲开夫:《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与创新》,《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10期。

[11] 李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业基础与建设》,《理论月刊》2014年第5期。

[12] http://blog.sina.com.

[13] http://blog.sina.com.

[14] 张东明:《关于中朝产业开发与合作问题的几点思考》,《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9期。

[15] 吴昊、司翠:《中俄边境地区铁路合作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第2期。

[16] 郭明社:《推进内蒙古城镇化建设》,《北方经济》2005年第8期。

[17] 卢庆洪:《漫谈我国的国际铁路通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第4期。

[18] 卢庆洪:《漫谈我国的国际铁路通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第4期。

[19] 吴昊、司翠:《中俄边境地区铁路合作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2期。

[20] 吴昊、司翠:《中俄边境地区铁路合作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2期。

[21] http://blog.sina.com.

[22] 卢庆洪:《漫谈我国的国际铁路通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第4期。

[23] http://blo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