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章在货币供给内生环境下,针对财政政策促进内需可持续增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论述了货币供给内生环境下财政对内需增长的影响机制。总的来说,本章主要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结论。
第一,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方面,财政的收支行为会影响货币供给,中国货币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生性。政府投资增长率提高会使货币供给增长率先提高后下降,政府税收收入增长率提高会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
第二,在内需增长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政府税收增长率和政府投资增长率对内需增长率的影响显著。政府税收增长率提高会导致内需增长率下降,政府投资增长率提高会使内需增长率短期内小幅上升,之后便呈下降趋势。
以上结论说明,中国财政在税收和政府投资两个方面,通过货币供给内生的影响机制,对内需增长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政府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往往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需求不足的形势下推出,经验数据表明政府投资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达到避免内需进一步下降的目的,但却对促进内需增长无益,因此政府投资应及时退出。税收则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影响。考虑到税收是政府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政府税收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税收是政府参与总产出分配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政府税收占GDP的比重越高,代表公共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越高。发行货币是政府参与总产出分配的另一个重要方式,也是相对间接的方式:增加货币发行可能使政府获得更多的铸币税,增加政府收入;同时,增加货币发行导致的货币贬值可能使政府实际债务得到缩减。本章的分析结论对考察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个政治学视角:税收和发行货币是政府参与总产出分配最重要的两个手段,这两个手段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上述结论给我们以下三个方面的政策启示。
一是充分重视和发挥财政税收工具的作用。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合理的税率有利于稳定税收占GDP的比重,避免货币供给波动,有利于促进内需的长期增长。中国财政收入自1990年以来平均增速为17.9%,远超同期GDP增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自1995年以来连续15年上升,从1995年的10.27%上升至2010年的20.7%,翻了一番。[11]201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考虑到中国目前正面临“保增长、稳物价”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规模减税不仅会增加财政压力,而且会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产生新的宏观调控问题,因此当前应适当弱化减税在保增长中的作用,而更多地发挥税收工具在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作用。
二是及时迅速优化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政府投资增长过快会引发货币供给增加,对促进内需增长无益。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政府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要迅速,而且要有足够的提前量,政府投资应及时退出,应站在促进内需长期增长的高度重新审视政府投资。在控制政府投资增速的同时,可适当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发挥财政在调结构和平衡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政府投资退出时需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政府投资波动给内需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结合中国金融环境,重新审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影响,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中国货币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财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大。以加大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政策,可能在短期内导致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对内需增长不利。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环境和金融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考虑实施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考虑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监管和指导,注重发挥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市场化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
[1] 资料来源:财政部《2011年公共财政收支情况》,网址:http://gks.mof.gov.cn/zhengfuxinxi/tongjishuju/201201/t20120120_624316.html。
[2]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计算得到。
[3]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http://www.china-cba.net/do/bencandy.php?fid=42&id=7518。
[4] 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吸收存款,并在经营指标中赋予极大的权重,但这并不能掩盖商业银行贷款先行的事实,正是由贷款产生了对存款的强烈需求,使商业银行高度重视吸收存款。
[5] 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项目的月度数据,其中1月份数据根据全年平均增速倒推计算得到,由于1999年和2000年全年增幅变化较大,一季度增速与全年其他季度相比表现较明显的结构性差异,故1999年1月和2000年1月的数据按该年度一季度的平均增速倒推得到;国家财政税收收入月度数据,由于1月的增速较全年有较大差异,故采用四季度平均增速倒退每年12月的税收收入数据,其中2009—2011年中经网数据完整,故直接采用不做倒推。
[6] 数据来源国家审计署网站,网址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00/2752208.html。
[7]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网址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2010s03.htm。
[8] 关于货币供给对内需的影响可参见尹继志,刘国光和刘迎秋,史迪华(John D.Stiver),谢平等。
[9]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财库〔2001〕24号)
[10] 关于货币供给对内需的影响可参见尹继志、刘国光和刘迎秋、史迪华(John D.Stiver)、谢平等。
[11]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