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育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古诗词带来的审美愉悦感

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汉文学的概称,虽然如此,这一称谓几乎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宝。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它们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清词丽句,恢宏奇伟;遨游诗海,美不胜收,无一例外都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在所有的诗词歌赋当中,也体现着深刻的美学思想。

欣赏诗词歌赋带来的审美愉悦是很难言说的,单用一个“美”字是难以概括的。

审美愉悦(aesthetic cheer)是指由审美刺激而引起的个体心理上的快乐感受。包括三个层次:审美感性愉悦、审美领悟愉悦、审美精神愉悦。审美领悟愉悦指由于对审美对象的理解而产生内心快慰的美感状态。通常表现为对深刻内容和真理领悟的快慰。这种境界的理解和想象因素相对突出,情感愉悦相对稳定、持久和深刻,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常令人反复玩味、兴起、愉快。它是较高层次的境界,须经过一定的审美教育、审美修养以及文化修养才能达到。它表明审美感已进入心灵自由的境界,标志着审美理解和想象的成熟。审美精神愉悦指由于高级心理因素如道德观、价值观、信念等的呼应而产生的美感状态。也称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

高中语文教材的诗词歌赋占教材的比重很大,据统计,现行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有70余首古代诗词作品,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高中部分教材的统编情况,即将陆续推开使用的语文统编教材中,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语文教材中对古诗词作品的大量收录,让高中生的古诗词作品欣赏面更宽,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审美愉悦感受包括三个层次:审美感性愉悦、审美领悟愉悦、审美精神愉悦。

一、审美感性愉悦

审美感性愉悦属于较浅层次的审美愉悦感,可以说是最表层,最直接的审美感受,也是针对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文字辞藻、平仄声韵的审美感受。鉴于古代诗歌的题材分类不同,所表现的语言风格也不同,阅读后的审美也就不同,初读诗歌往往只停留于表层的审美感性。例如:田园诗歌平实质朴、朴素自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边塞诗大多雄浑,磅礴,描写的景也气概恢宏,气势浩瀚,气魄雄伟;怀古诗古今对比,昔盛今衰,让人唏嘘感慨,不同的作品或平淡,或率性,或色彩缤纷,或景象绮丽,或平淡恬静。太白潇洒飘逸,高洁特立;杜甫沉郁顿挫,浓郁蕴藉;东坡旷达不羁,通脱豁达;易安婉约细腻,哀怨缠绵。

不同的文人雅士就算碰到同样的景和物用词用语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歌流派展现出来的作品因其语言不同带给人们的审美感性愉悦也不同。

人的情感“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当人们看到客观的外物,自然会有感性层面的认知,引起的喜恶感受会有一个直观的体验,情感抒发是人本性的正常流露,以描写美丽春景的古诗句为例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让人第一眼就能体会文字的美,风景的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柳树拟人化为一位梳妆打扮的女子,写出了柳树满树翠绿,亭亭玉立的美丽模样,最直接地让人感受到了感性的愉悦,“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同为春景,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与前者春景诗歌相较,显得感伤。残景使人哀,虽是哀情,能读出来也是一种审美心理体验。

二、审美领悟愉悦

审美领悟愉悦,就其“领悟”二字,较之前者的“感性”而言,有了进一步深入,“感性”若只停留于诗词的文字表面,那“领悟”就更近一层,到达文字背后。文字背后有什么?答案是“情”。“领悟”之美体现在人通过感官所产生的心灵触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中,只有视觉和听觉是审美的器官,而在古代诗词歌赋的文字描写中,从感官的角度去下笔,屡见不鲜,这就是文人们要通过调动人的感官去触及精神、调动情感。优秀的古代诗词只有华美的辞藻、精心修饰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数遍之后便也读之无味,兴趣索然。优秀的作品是能够让人领悟文字背后的美,从而去感受这份美。说得太抽象,领悟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实为景之后、物之余的情感美。停留于表面的文字美若无深厚的情感底蕴作支撑则难以久远,也不足以产生精神上的美感。如苏轼的《定风波》中所描写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春寒料峭,细雨斜风、山头残照,这些皆是作者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词看到了包括线条、色彩、形状等构成的表现美和生活意象构成的再现美。在这样的境遇中,不难体会到这一语双关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背后的旷达洒脱,在领悟后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就形成了一种赞赏,钦羡苏轼这种豁达心态的愉悦感。

古代诗词歌赋,情感也较为稳定,大致可有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诗言志,诗言情,这是创作的根本目的,若在读取这些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难以领悟作品的情感,大致是作品的失败,抑或是读者的阅读能力有待提升,无法从大量的诗词作品中去“领悟”,那也就无所谓之后的愉悦。

三、审美精神愉悦

审美精神愉悦则更为深入,在景和情之后,还有什么让人有所感受的?在我而言,审美精神愉悦就是能进入作品中另一个非物非象非情的艺术境界,这在诗词作品中称为“意境”。

之前授课,学生问诗歌情感和意境是一回事吗?

答曰:不能等同,但又不无关系。

“意境”,是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引发的想象中的形象的总和。其基本特征是虚实相生,换言之,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袁行霈语)。意境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一种情与境的高度融合。解读诗歌的意境,除了读懂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之外,还应了解意与境交融的方式。一般来说,意境能够反映几个方面的人生体验,即抒写个人情感的、歌咏美好事物的、抒发家国情怀的。当代学者袁行霈将意境划分为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形神情理和谐的融合。换句话说,意境是文艺作品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高度统一的艺术环境,是作者渗透了美学思想和情感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这不得不提古代诗词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从词语的组成便知,“意”从“心”是主观的情感,“象”即“物”是客观的存在,二字组合便有了“意象”,客观存在的外物一旦进入到诗人的诗词作品中便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变成了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即“意象”。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孤帆这个意象,客观存在也有“帆”,只是不会“孤”,诗歌中的“帆”明显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因而区别于客观存在的“帆”而成为意象。多个意象出现在诗中,因为意象量的增加,而组成了一个“境”,若置身于此境中,细细体味自然能感受这“境”中沾染的情。要创造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关系,从内容上说,表现在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的辩证关系;从形式上说,表现在藏与露、虚与实、跳与联的辩证关系。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意境是一切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所追求的审美目标,是我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所极为重视的一个审美课题。诗歌论坛上有句话,叫“诗歌好不好看构思,美不美看意境”,事实也是如此。审美精神愉悦实际上就是在境中去感受那层飘忽得抓不住,但又真切能寻味的审美境界。给学生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置身竹林中,看到青翠欲滴的竹子,清风徐来,竹叶轻晃,情感是欢欣愉悦的,感受到的氛围是幽美恬静,让人飘飘欲仙,享受这境界,就因它带给你的已经不单纯是高兴快乐,可能还有情操上的高洁雅致,感觉自己已化作竹林“第八贤”。

意境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其诗有三境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中唐刘禹锡的《诗论》中开始提到意境,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这段话可以说是意境说的创始。刘禹锡的“境生象外”最合于意境的理论。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实际讲的都是各种境界,即如何创作出“雄浑”“高古”等境界。明清至近代是意境理论的深入发展时期,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他又将有无意境作为衡量诗歌艺术高下的一个标准,这一标准具有合理性。

“意境”所涉及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诗歌作为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的样式而存在着,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态荷载着诗人的心灵世界。因此,无论是审美感性愉悦、审美领悟愉悦、审美精神愉悦,在这些诗词歌赋中都有美学映象,这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趋于自由。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也有着悠久的审美历史,我们不固守传统,要创造现代的新审美传统,才能使中华民族审美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79.

[2]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