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1999年12月20日,在人類文明即將開啟一個新千年的歷史時刻,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升起,中國政府莊嚴宣告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正式生效實施。
從那一個時刻起,澳門這座南國明珠小城的歷史就掀開了新的一頁。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15週年大會上講話中所指出:“從此,澳門回到祖國懷抱,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這是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開闢了澳門發展新紀元。”
澳門滄海桑田的變化折射出近代以來人類歷史的重大變遷,也是近代中國從衰落走向復興的縮影和見證。1887年,葡萄牙利用中國鴉片戰爭以後國力衰微的情勢而要求和中國簽署條約,確認其非法佔領定居澳門的權利並攫取到管理澳門的特權。100年之後,《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於1987年在北京簽署,其中明確宣告,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以下稱澳門)是中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對澳門執行特殊的基本政策。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是對於澳門而言,這二十年卻是極為不平凡的重大歷史轉型的二十年,從昔日葡萄牙佔領管制下的一個特殊區域轉變為中國依照憲法規定而設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身份和角色的轉換為澳門社會經濟發展開啟了嶄新的局面,也讓澳門特區成為探索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基本模式和寶貴經驗的試驗田和示範地,澳門也從回歸前的一個經濟發展低迷蕭條、黑社會勢力猖獗、社會治安混亂的“博彩之都”發展成為今日的社會和諧、政治穩定、文化多元、經濟繁榮的國際知名旅遊休閒文化名城。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發生了很多重大的突破和變化,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實踐充滿了探索的勇氣和智慧,特區治理過程中很多大事的發生都創造了澳門發展歷史上的紀錄。從1999年至2018年,澳門本地的生產總值由502.7億澳門元,增加到4,403億澳門元,增長7.8倍。人均生產總值由1.5萬美元,增至8.3萬美元,增長了4.5倍,全世界排第二,[1]整體上實現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和飛躍性的提升。澳門特區人均GDP在亞洲超過新加坡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城市首富,在全世界人均GDP排名中則超過了歐洲的瑞士而僅次於全球第一位的盧森堡。作為文化旅遊勝地,人口數僅有60多萬的澳門總出入境人次及入境旅客數量不斷攀升、屢創新高,2018年分別突破1.79億人次及3,580萬人。連接澳門與珠海的拱北口岸2018年客流總數高達1.34億人次,同比增長約5%,第七年位居全國首位而成為我國出入境客流量第一大口岸。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澳門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從回歸之日起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憲法與基本法共同構成特區的憲制基礎得以夯實,憲制秩序重塑目標初步得以實現。澳門特區先後舉行了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六屆立法會選舉,澳門特區政府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澳門《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修改程序作出解釋,澳門特區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回應社會發展現實需要,穩步推進特區政制發展。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多個補充協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港澳CEPA》)得以簽署,加大澳門與內地開放力度,確立澳門作為單獨關稅區與內地之間經貿交流與制度性合作的新路徑,推動澳門、香港與內地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不斷升級,豐富和拓展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實踐的廣度和深度,為澳門特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澳門特區成功舉辦東亞運動會和諸多大型國際活動和會議;澳門獨具歷史底蘊和文化風情的歷史城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創立並連續舉辦,加強了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打造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提升和拓展了澳門發展的空間和水平,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和推進。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澳門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提交《關於請求中央政府同意澳門大學遷建珠海橫琴島並授權澳門特區對澳門大學新校區實行法律管轄的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授權澳門特區對設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開創出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實踐的“橫琴模式”。其管理模式及法律制度創新為粵澳港合作及大型跨境合作項目的展開積累了經驗,探索和發展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向世人展示了“一國兩制”實踐的靈活性、創新性及巨大的潛力。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央啟動明確澳門特區習慣水域管理範圍相關工作,國務院制定公佈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行政區域圖(草案)》,並於澳門回歸祖國16週年紀念日當天正式施行,調整澳門特區的陸地界線,將澳門特區與廣東省珠海市邊界之間的關閘澳門邊檢大樓段劃歸澳門特區管轄,將過去的習慣水域管理範圍確定為海域面積85平方公里,首次明確授予澳門特區水域管轄權。此舉大大拓展了澳門特區的發展空間,為解決澳門地狹人多的歷史性發展難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同時,也為澳門特區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經濟適度多元注入全新動力。
在過去二十年間,澳門特區和廣東省簽署《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推動粵澳更緊密合作,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融合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攜手建設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級新經濟區域,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橫琴自貿區的成立讓粵澳深度合作、經濟融合全面升級成為現實,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和新高地,以粵澳合作全面合作、互利共贏、優勢互補的新模式解決困擾澳門發展的土地難題,為澳門特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步伐、促進特區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過去二十年間,澳門特區在香港特區23條立法方面遭遇到重大困難引發社會震盪的情況下,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激發廣大澳門同胞凝聚和展現愛國愛澳情懷,穩健推進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為依法治澳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底線制度攔網,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也讓中央政府和特別行政區之間高度互信、良性互動協調的關係得到法律支撐。這既照顧到了澳門特區的特殊性,也讓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要求得以落實。在此基礎上,澳門特區又制定通過了行政法規《澳門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統籌及協調澳門特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的工作,為進一步落實澳門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提供機構保證和配套機制,妥善、依法、有效地維護國家安全和澳門同胞的社會福祉。
在過去二十年間,從國家“十一五規劃”將港澳特區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到“十二五規劃”將港澳特區內容單獨成篇成章,再到“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援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澳門特區也在首次公佈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基礎方案”中實現了與國家“十三五”規劃同步落實和接軌。澳門特區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不斷調整發展思路,謀劃戰略發展大局,充分發揮澳門特區發展的優勢,全面對接國家發展目標,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勢。
在過去二十年間,澳門特區政府按照《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規定,首次請求中央政府批准駐澳部隊協助救災,澳門特區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在澳門《基本法》附件三中增加全國性法律《國歌法》之後通過修改《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法案。國務院制定出台《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為持有居住證的澳門居民享受更多權利提供法律保障,並增加提供更多在內地工作、學習、生活的便利和基本公共服務。港珠澳大橋順利建成通車,澳門和珠海施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建立澳門與內地、香港之間更緊密便捷的通行和聯繫方式等等,這些都為澳門特區治理和“一國兩制”實踐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探索。
可以說,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是澳門特區成功創建和保持繁榮穩定高速發展的二十年,是為澳門特區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二十年,是澳門和祖國內地不斷加強聯繫和交流並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二十年,也是澳門特區持續轉型、產業升級、改天換地、滄桑巨變的二十年。這些重大實踐和重大事件展示了澳門特區同胞偉大的創造精神,也充分體現了澳門同胞和祖國內地同胞榮辱與共,攜手前行,共謀發展和復興的民族情感。澳門特區二十年保持繁榮穩定高速發展這一史無前例的創舉已經寫入澳門發展的光輝史冊,也成為當代中國探索國家治理現代化和“一國兩制”豐富實踐的精彩歷史記錄。
2019年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這是澳門歷史發展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歷史時間節點上,有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值得全面回顧和梳理,也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值得緬懷和紀念。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11月12日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週年訪問團講話中指出,40年來,港澳同胞在改革開放中發揮的作用是開創性的、持續性的,也是深層次的、多領域的。40年改革開放,港澳同胞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港澳同胞同內地人民一樣,都是國家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在高度肯定香港、澳門對國家改革開放的特殊作用和重大貢獻的同時,習近平主席還特別強調指出,香港、澳門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1999年12月20日至今,澳門特區得以創建並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進步,既事關國家統一大業目標的全面實現,也事關“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順利落地實施和成功實踐。澳門特區這二十年的發展為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實踐開啟了一個美好而嶄新的局面,也為澳門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走向更大的成功打下更加寬厚堅實的根基。澳門特別行政區這二十年的發展不僅實現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基本目標,同時還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未來的發展打開更為廣闊的天地、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制度準備。回顧和梳理澳門特區創建和蓬勃發展二十年的歷史過程,一方面是為了清晰呈現澳門回歸二十年來發展的歷史軌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汲取澳門特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經驗和特區治理的智慧,以便能夠在此基礎上勿忘初心,保持耐心,堅定信心,砥礪前行,實現澳門社會全面進步和更好、更快、更大的發展目標。
在本書基本完稿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2月18日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既是過去二十年粵港澳區域合作、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的轉型升級,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粵港澳區域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港澳特區“一國兩制”實踐不斷豐富發展的新實踐。粵港澳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綱要提出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讓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要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在此項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澳門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在整個灣區發展中被寄予厚望,要繼續努力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讓我們祝福澳門特區!祝福澳門更加美好的明天!
李曉兵
2018年6月12日,於澳門利澳酒店
2019年2月26日,修改於南開大學津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