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為人父母的藝術(1)
為人父母有三大原則:
一、愛與耐性;
二、維持良好關係;
三、摒棄打罵,從了解到溝通。你做得到嗎?
前言
這是一本關於家長教養子女、跟子女好好相處的書。在第一章希望跟各位家長分享,我對怎樣做個好家長的體會和見解,體會來自我的工作以及個人經驗。輔導工作讓我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家庭,當中包括許多所謂“有問題”的家庭,這些吃盡苦頭的家庭是父母不愛子女嗎?不是;是子女天生特別難教嗎?也不是。而是一些思想上的限制,以及一些溝通上的障礙,導致整個家庭長期陷入紛亂困擾。其實要解決問題可能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父母子女雙方作出一些思想和心理上的調節,加上改善溝通技巧,許多事情便會迎刃而解。
這一章談到的理念,部分源自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包括Dr. Milton Erickson,Carl Rogers,Abraham Maslow,Jean Piaget等等,部分源自我的工作和個人經驗,我想跟家長分享的話題其實還有很多,可惜由於篇幅所限,只能先選取對家長子女關係較重要的理念跟你們分享,希望日後在講座、小組、工作坊上有機會和你們面對面分享討論。有一點我想強調,未必所有人都認同本書內的理念和觀點,正如我經常重申:每位家長都有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你的任何選擇都應該以你家庭的實際情況,以你家庭擁有的資源作考量,我的分享只是一種參考,希望你讀完這本書,有助擴闊你對教養子女和與家人相處之道的思考空間,明白人生無論任何時候都有選擇,只要你願意,選擇就在你眼前,透過選擇,你的生命便會出現轉機。
為人父母的三大原則
此外,近年我穿梭於港九新界的幼稚園進行講座,目的是向家長傳遞三項主要信息,它們正是我所提倡為人父母的三大原則,也希望在這裏跟各位分享:
原則一 愛與耐性
希望家長以愛和耐性陪伴子女成長。
原則二 維持良好關係
無論任何時候,請盡量跟子女維持良好關係,因為要有良好關係,子女才會信任你,才會願意跟你溝通。相反,如果兩代間關係疏離甚至惡劣,無論你如何為子女好,他們都不會聽你的話,也不會跟你合作。
原則三 摒棄打罵,從了解到溝通
根據許多學術研究和個人經驗,打罵子女會帶來甚多負面影響,包括破壞你跟子女的長遠關係、把“暴力可以解決問題”這種觀念灌輸給子女、為子女帶來永不磨滅的烙印等等。我奉勸所有家長,請不要體罰你的子女。
上述三項信息將會貫穿於本書的每篇文章內,我相信如果可以堅守這幾項原則,理論上你已是稱職的父母,子女長大後出現行為偏差的可能也會相對偏低。接下來,我將在本章中就以上三大原則作較深入的說明。
為人父母的原則一:愛與耐性
1.父母的法則
這是一個頗有趣的問題,到底有多少人打從知道即將為人父母開始,便會認真地思考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父母?坊間最流行的說法,現代的父母大致上分為獨裁型、寬鬆型、民主型幾大類,獨裁型的趨向管教過嚴,寬鬆型趨向寵壞子女,民主型通常會管教得恰到好處等等。
父母承受許多外來壓力
曾經遇過許多父母,他們不約而同都向我表示,其實他們心目中有一套對與錯的價值觀,例如有位媽媽表示,她的兒子不喜歡吃某一種蔬菜,其實她覺得不吃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可是同住的祖母認為偏食是不可饒恕的大罪,孩子不愛吃的蔬菜,祖母每天都要煮,而且每天都要媽媽逼小朋友吃,媽媽覺得壓力很大,尤其當其他親戚一起吃飯時,夫家的人便集體向她施加壓力,要她扭轉兒子的偏食習慣,令她幾乎透不過氣。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家庭有點小題大做,才不吃一種蔬菜其實有什麼大不了,只要由其他食物補充同一類營養便可以,我同意補充營養即可這點,卻不同意小題大做這種觀點。每位家長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價值觀,有時這些想法未必跟社會大多數人的想法一致,如果在教養子女的理念上你跟親戚朋友不同,許多時你會受到一定的壓力;是否跟這些壓力妥協、妥協的程度,抑或我行我素,完全取決於父母雙方的協調,更重要的,是父母究竟基於什麼基礎和理念去選擇整個家庭的方向?
只要理念清晰、目標正確,無須受他人影響
我會這樣想,教養一位小朋友就如栽種一棵植物一樣,你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跟你的關係如何,你最好心裏有一份藍圖,有一個景象,例如我希望孩子能發揮他的最大潛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更希望他一直跟我關係良好,將來好好孝順我(我相信這是絕大部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和心聲!)……如果你的目標這樣清晰明確,你便要訂立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並持之以恆,期間如果遇到困難或阻滯,便得按實際環境以及當時情況作出適當調整,那麼你最終達到目標的機會便會大大提升。
當你按着你訂下的目標努力期間,可能會有人告訴你,你想達到的目標不是最好的目標、你用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經過思考,經過資料搜集後你覺得那些人的講法也有道理,你不妨作出適當的調節。反之,如果你覺得他們的說法跟你的理念不相符,或是他們的方法根本不適合應用於你的家庭狀況,你大可以放心繼續堅持你的理念你的做法,對於其他人的干預你可以一笑置之,既然我們無法讓每一個人都認同自己的做法,便做回自己好了,這樣你和你的家人才會覺得舒服。
先有理想圖像,然後訂立法則
話說回來,要訂立一套父母的法則,你心裏必先有一幅圖像,即你希望家庭將來出現的景象、你子女成年後跟你們的關係。這套法則如果可以從子女出生或年紀尚幼開始實行,你達成願望的機會便會相應提高,例如你可以訂下這樣的法則:
1.協助子女發揮他的個人潛能,讓他無論在生活上、學業上、事業上都能以他的興趣和理想作為發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風,強迫他接受社會壓力下需要學習的各種技能。
2.跟子女終生維持良好關係,以開放的態度和他們互相尊重地溝通,在悉心照顧他們之餘,也讓他們學習獨立。
3.以身作則,無論在處理情緒、人際關係、道德品格等方面都作為子女的榜樣,盡量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自信有價值的人。
循着這樣的法則努力,無人能保證你的子女將來會成為出類拔萃的大人物,但有很大機會你會和子女一直維持很好的關係,你的家庭會和睦溫馨,每名成員都會生活得很愉快。
想多一點點
當你每次為孩子做決定時,你會如何回答孩子以下的問題:
·為什麼我要這樣做?
·為什麼他可以?我不可以?
·我還要做多久?不做可以嗎?
·我可以不選這個嗎?有沒有其他選擇?
希望你做任何決定前,設身處地從孩子的角度想一遍,如果你覺得舒服,不妨就這麼決定;如果你也有猶豫,請再審慎考慮。
2.好父母的條件
要做個好父母,可能先要理解做好父母的先決條件。我認為條件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點:
(1)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首先,你得維持平衡良好的心理健康,因為如果生活、工作、婚姻、人際關係上你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困難,令你大部分時間都焦躁不安、惶恐煩憂,甚至情緒異常暴躁,你會覺得子女的一舉一動都令你煩厭,你不但不會關心他們,更糟的是,你可能會把他們當作出氣袋,把負面情緒都發洩在他們身上,動輒打罵不休,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有些家庭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家裏氣氛其實甚為緊張,父母以為只要不在年幼的子女面前爭吵,便不會影響子女,但未幾發覺子女開始不受控地哭喊發狂,甚至以頭撞牆自殘身體,這可能因為曾有一次子女以這種方法阻止了父母的爭執,於是不知不覺便以這類行為來吸引成年人的注意,以維繫家裏的“和平氣氛”。
(2)保持身體健康
至於身體健康道理更為顯淺,相信大家都曾經搭過飛機,當空中服務員指導你一旦有危難時,必須先自己帶上氧氣面罩,然後才照顧同行的小孩和老人,原因何在?因為你必須先顧及自己的安全,才有餘力照顧你身邊的弱小。人在抱病和情緒低落時普遍都會感到疲倦不堪,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整天只想倒頭大睡,什麼事都不想理,什麼人都不想見,試問在這種狀態下你如何能照顧好你的子女?還有,如果你長期卧病在牀,根本沒能力工作,家庭經濟便會出現問題。我經常勸喻以工作忙碌為由而罔顧身體健康的父母,你的身體並不只屬於你一人,為了你的子女着想,你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
(3)理解子女在不同階段的需要
當然做個好父母,另一條件是必須真心愛錫子女,可單是用心去愛錫子女並不足夠,你要從子女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需要。當子女還在襁褓階段,他的一切都由你為他決定,你只能從他的哭聲去推斷他每一刻的需要。到了一兩歲,他開始會表達喜歡玩什麼、喜愛吃什麼,這時候你可能有時會選擇遷就他,有時會要求他跟你的指示去做。子女入學後,他的獨立能力會越來越高,他的喜好會受到同學甚至社會風氣的影響,他開始懂得跟你提出要求,跟你討價還價,如果這時你還希望他完全跟你的指令行事已有一定難度。上了小學,他的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會相應提高,他跟你提出要求時會說出原因,即使你未必同意他的原因,可是很多情況父母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以免破壞彼此的關係。其實無論子女任何年紀,只要配合他的成長,因應他的學習能力,我們都可以以適當方法向子女灌輸正面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4)以適當的方法溝通
就我的觀察,現今許多父母都很害怕教導子女,害怕破壞彼此的關係,害怕子女壓力過大而患上情緒病。從家長教育的角度出發,我鼓勵家長從小便向子女灌輸正面的價值觀,也要從開始便培養子女做人的責任感。因為我曾看過不少例子,子女只要吵着不舒服不開心,父母便縱容子女不上學不做家課,家長以為這是為子女好,其實長遠而言為子女帶來不少負面影響。我希望父母學習溝通技巧和方法後,可以向子女灌輸正面的做人態度之餘,也能維持彼此的良好關係。
想多一點點
小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最希望父母怎樣對待你?現在你已經為人父母,可以接受這些想法嗎?
·希望爸媽不會打我罵我。
·希望爸媽多點陪伴我,帶我到外面玩。
·希望爸媽給我好吃的,不要常常說這個不可以吃,那個不可以吃。
·希望大家不要再當我是小朋友,因為我已經大個仔/女。
·希望不用再穿姐姐/哥哥留下的衣服,有時我也想買漂亮的新衣服。
·我想睡多一點,可以嗎?
·教我做家課的時候,可不可以不這麼兇?
·我可以玩嗎?
·考試測驗沒有九十分以上,不要罵我可以嗎?
·有時我也很疲倦,你知道嗎?
·同學朋友的新玩具,我也想要,可以買給我嗎?
·我不想跟姐姐/哥哥或隔鄰的孩子比較。
·可以多點讚我嗎?
3.破壞力有多大,建設力也有多大
從事輔導工作前我曾教過幾年書,其中有一名六歲的孩子令我印象很深刻。他長得非常精靈可愛,眼睛總是骨碌骨碌的四處溜,腦子彷彿不停在轉;你跟他說話他通常不會好好地正視你,也不會好好地回答你,只會哼哼的代替回答。他在校內的成績不好,上課也總是坐不定,老師不斷向媽媽投訴;媽媽沒有讀過書,不大明白兒子發生什麼事,只知道某專家告訴她兒子有讀寫障礙,不能像其他小朋友般好好讀書。
父母的眼睛常常被標籤蒙蔽
當時我負責為這位小朋友課後補習,發覺這位小朋友其實很聰明,只要你把功課上的題目讀給他聽,任何題目他都懂得解答,而且答得快而準,問題是他願不願意回答你,如果他不回答你,你根本不知道他如此聰明。更重要的,由於他被貼上“讀寫障礙”這個標籤,老師都覺得他成績差是理所當然,也沒有特別去注意他的表現,加上他的父母都是文盲,既然專家都說他們的兒子不能好好讀書,家長除了歎氣外,只希望將來兒子能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養活自己,父母壓根兒就沒有想過原來兒子十分聰明,如果接受適當教育,他不但可以讀好書,甚至可以順利升上大學,可惜後來我沒有再在這家學校任教,不知道孩子的去向。
另外有一位媽媽,雖然未經證實,但她覺得自己小時候一定有過度活躍症,因此她認為必定已把“這個病”遺傳給女兒。這位媽媽很關心女兒,帶女兒接受不同的治療,雖然她每天都為女兒的事情奔波,但她還是很自責內疚,日子過得很不開心,覺得女兒過度活躍完全是自己的責任。這個家庭後來怎樣呢?媽媽漸漸發覺原來以前只管擔心女兒的過度活躍,而忽略了女兒其實有許多優點。原來女兒擁有優良的運動細胞,在運動會上屢獲殊榮;女兒也很主動不怕羞,因而結交了許多小朋友;語言學習方面,由於女兒勇於嘗試,學英文口語樂於跟外國人對話,因此表現比同年紀的小朋友都要出色。
關鍵在於發掘孩子的潛能加以引導
提出這兩位小朋友的故事,是希望各位正受困擾的家長明白,無論你的子女被標籤為有什麼問題都好,其實他的標籤只是他生命的其中一部分。在加拿大唸大學時我學懂了一件事,中文慣常稱呼有過度活躍或有耳障的小朋友為“過度活躍兒”或“聾童”,把焦點放在特殊需要以及身體障礙上;但在加拿大,這兩類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是“Children with HD”和“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他們把孩子這個概念放在前頭,意思是無論孩子有什麼特殊需要,首先他是一個孩子。
我真的真的希望所有家長都明白,即使醫生或專業人士告訴你孩子有什麼特別需要,務必謹記,孩子便是孩子,我們先要照顧好孩子的日常和成長需要。再者,標籤可能會蒙蔽你的眼睛,令你看不到自己孩子的潛能,有家長因孩子被學校標籤為“問題兒童”而苦惱不堪,試想想:如果一個孩子有能力拿起一塊十公斤的石頭去砸別人的頭,意味着孩子可以陪你到超級市場購物幫你把一大袋米抬回家;或者他可以接受運動訓練,成為香港第一位奧運金牌舉重選手。你子女的成長以至發展,很大程度在於你如何看待他的潛力,如何陪伴他一起成長。
想多一點點
·現在的社會風氣崇尚發掘子女的潛能,如果你的子女考試沒有一百分;沒有音樂或繪畫天分;樣子很平凡;沒有特別出色的口才;運動表現未見突出,你還愛不愛他/她?
·你愛的是你所生的子女,還是可以讓你在親戚朋友間掙足面子的好孩子?
·你覺得孩子應該享受快樂的童年,還是努力不懈爭取出人頭地的機會?
以上沒有錯與對,好或不好的答案,只有你希望達到的目標。
為人父母的原則二:維持良好關係
4.情緒和行為的關係
情緒和行為就如一對雙生兒,情緒會影響行為,行為也會影響情緒。絕大部分父母都希望這世上有一位專家,能提供最有效的方程式教他們糾正子女的“壞”行為,方法最好是1+1=2這般簡單。
沒有一定的對或錯,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分別
可是根據經驗,好與壞許多時沒有客觀標準,不同的角度看同一行為,可能有不同答案。例如父母為了子女健康着想,通常不會讓子女喝太多汽水,但對孩子來說,汽水實在太好喝了,於是只要父母不在身邊,便要求其他人買汽水給他喝。對孩子而言這沒有什麼不對,因為喝汽水會令他快樂;但從父母的角度看來,偷偷喝汽水可是一種壞行為。要是父母讓身邊所有人知道不可以讓孩子喝汽水,孩子可能會在家裏、親戚的聚會,甚至到超級市場購物時鬧彆扭發脾氣。如果父母從成年人的角度去考量,孩子的行為是“壞行為”,但孩子這樣做,純粹只因為喝汽水感覺良好令他開心,於是便渴求喝汽水,偷偷喝汽水很難說得上是好是壞,因為從父母角度看,孩子是無理取鬧,但孩子不過是覺得汽水甜甜的喝得開心,對於爸媽不讓他喝汽水,他才覺得很委屈呢!
孩子行為背後必有原因,行為是在表達情緒
基本上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在表達他的情緒、他的內在需要,以至他對外在世界的感受,如果我們只知道回應孩子的行為,而忽略了理解孩子的感受和他的內在需要,其實孩子一直都在受苦。曾有媽媽向我訴苦,表示他的大兒子令她既煩惱又心疼,因為孩子經常偷偷打弟弟,在學校也頑劣,上課不專心,對其他小朋友也充滿敵意,媽媽希望我能提供方法糾正孩子的行為。我問媽媽,兒子從何時開始改變,她表示自小兒子出生後,大兒子好像越發頑皮;原來小兒子出生前,媽媽全心照顧大兒子,後來因為小兒子體弱多病,她把全副心神放在小兒子身上,還經常跟大兒子說:你是哥哥,要多點愛錫弟弟,幫媽媽照顧弟弟。
哥哥原本是爸媽的寵兒,自弟弟出生後便遭受冷落,哥哥自然感覺不好受,他到底是有意做出一些壞行為來氣媽媽,還是因為不開心而透過行為表現出來,相信小朋友也未必會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從這個例子我們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行為表現有所改變,通常會有相應的原因,可能不適應生活上的轉變,例如剛入學;或家庭的轉變,例如父母分居離婚、弟妹出生,甚至因一直照顧他的家務助理離職,都可能會引發孩子行為的轉變。
只顧打壓行為,可能會造成心理創傷
如果家庭環境有變,父母可能已處於慌亂的狀態,根本無餘力去關心孩子,部分父母更以為孩子不懂事,在家裏發生事的時候還為他們增添麻煩,因而責備孩子。事實是孩子年紀還小,即使因環境或生活的變遷而感到難受,他們不但無力改變,也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自然地內心的不安和憂慮便會化成不當的行為。如果你發現孩子出現行為的改變,請你耐心地去了解他行為背後表達的情緒,你可以試試問問他,如果問不出所以然,可以觀察他的日常行為,到學校了解他在校的表現,跟日常照顧他的人談談,問問平常你不在家時,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有沒有不同等等。
要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必先要理解他行為背後到底在表達什麼,只尋求阻止他重複問題行為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如果對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置之不理,即使你能阻止孩子一種行為,由於心結未解開,孩子會以另一種新的行為去表達他未得到解決的情緒,如果不斷打壓孩子的行為,甚至會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心理創傷。請每位父母不要忽視孩子行為背後想向你表達的信息,如果你解不開謎底,請儘快向專業人士求助,務請謹記!
想多一點點
·你開心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會做什麼?
·你傷心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會做什麼?
·你失望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會做什麼?
·你憤怒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會做什麼?
·當你傷心、失望或憤怒的時候,最希望身邊的人怎樣對待你?
·你希望其他人完全忽略你的感受嗎?
·你希望別人告訴你你什麼都不懂,所以應該沒有什麼感受嗎?
任何人傷心、失望或憤怒的時候,都希望有人了解他、聽他傾訴、開解他、支持他,你的子女何嘗不是要這些?
5.孩子內在的小天使
有一天我在茶餐廳吃早餐,無意間聽到同枱的兩母女一段對話,我覺得很值得所有父母參考。女兒大概五歲,很乖地很快便自己用完一份早餐,媽媽在讚許她之餘卻道:“姐姐(指女兒)今天很乖,可以做妹妹的好榜樣,可是要姐姐好像今天這樣乖實在很難,要趕走曳曳的姐姐真的很難!”女兒天真地回答:“媽媽,其實你根本無須趕走曳曳的囡囡,你只要把乖乖的囡囡叫回來,曳曳的囡囡便自然會走。”
一點黑令人忘記畫紙其實整張都是白色
父母許多時會忽略孩子的好,卻很在意孩子的“壞”。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是沒什麼特別需要或要求,簡單且容易照顧,你通常不會察覺他已是一個好孩子。直至有一天,你接到老師的電話,說你三歲半的兒子在學校跟小朋友打架,你便會開始覺得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問題,於是會上網、看書、聽講座,甚至去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務求“把行為出了問題的孩子撥亂反正”,教導成一個人人稱讚的好孩子。
如果真出現了孩子在學校打架的情況,請先停下來想一想,我的孩子是否一個隨便會出手打人的孩子?你必須去了解事情的始末,看看孩子跟同學打架的真正原因,以免錯怪了兒子。此外,孩子之間打上一架也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你可以好好跟他談一次,告訴他打架不能解決任何事,希望他下次在學校遇到什麼事告訴老師便可以,根本無須打架。
即使兒子真的要為這次打架負上責任,是他先搶同學仔的玩具,你也要知道,你的兒子一直都沒有打其他小朋友的習慣,所以你無須因為這件事便覺得兒子不乖,這樣他反而會因被成年人“定性”(Label)為曳小朋友,往後趨向以負面行為來表達自己。
溫柔的提醒比嚴厲的指責更有效
就這類情況,我會選擇用溫和關心的語氣跟小朋友說:“囝囝,媽媽知道你那次在學校可能有些不開心,所以跟同學仔發生了爭執。(這裏選擇用“發生爭執”這個字眼,而不用“你打人”,並非想偏幫兒子,只是希望他更能接受你所說的,因為通常人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合理的解釋,例如明明是那個小朋友拿了我原本想玩的玩具,所以我才把它搶回來;如果你選擇“發生爭執”這種講法而不指責他打人,你兒子會覺得你也體諒他,知道同學仔也要負部分責任,他心裏會較受落你這番話,不會因不服氣而抗拒你的話。)媽媽一直覺得囝囝很乖,懂得跟其他小朋友一起開心地玩。媽媽希望你回到學校跟那位同學握握手,做回好朋友,這樣媽媽便會很開心,因為囝囝在學校開心,媽媽也會因而開心。”
進一步,你可以跟老師合作,由你買一些零食在課室分給所有小朋友,並製造機會讓你的兒子跟那位小朋友握手言和,一場紛爭便會和氣收場,你兒子也會做回一直跟其他同學和睦相處的好孩子。
有些父母強調無論發生什麼事,必須要令子女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他們認為這樣子女便不會再犯同一錯誤,我不肯定這種想法是否一定對。我在想,小時候我們都試過玩得渾身污泥地跑回家,如果媽媽很生氣,硬生生的用冷水淋向我的身上,那一刻我必定會很怕,即使答應她以後不再犯,心裏必然非常不服氣。但如果媽媽溫柔地告訴我,其實我是一個愛乾淨整潔的好孩子,然後用暖暖的水替我洗澡,可能可以讓我時刻記着我是一個“愛乾淨整潔的好孩子”,下次玩耍時會小心一點,更重要的,我知道我有一位又溫柔又愛我的媽媽。
想多一點點
· 如果你在不服氣的情況下,通常會好好地聽取教訓,還是對方所說的話都聽不進耳?
·如果你身邊的人不斷告訴你你有多壞,你覺得你會趨向做壞事還是做好事?
·如果你身邊的人不斷告訴你你有多好,你覺得你會趨向做好事還是做壞事?
·如果有一個兇巴巴,無論什麼事情都會罵你甚至打你的人,你有什麼事願意告訴他嗎?
·如果有一位對你溫柔包容,遇事會給你意見,給你支持的人,你有什麼事願意告訴他嗎?
6.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
做個好父母要有長遠的目標和計劃,因應子女不同階段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協助他們學習和成長,你為他們預備怎樣的土壤肥料,你的子女便會長成怎樣的植物,你用愛去栽種的,他們可能會長出甜美的水果;你用嚴苛方法教出來的子女,將來可能成為長滿尖刺,刺得你滿身傷痛的仙人掌;如果你根本沒有好好為他們提供養分和水,他們可能會變成一無是處的亂草。要做一個好父母,你必須為你的子女作長遠打算,不可以因一時的困難便放棄訂下的目標,而是要因時制宜,配合子女的成長階段以最好的方法教養他。
想多一點點
種過田的人都會知道,種田並沒有想像般簡單,其實事前需要周詳的規劃:
田的面積有多大?適合用來種果樹還是種番茄?
氣候適合種植什麼?
你會選什麼土壤?化學肥料還是天然肥料?
你有多少時間打理你的田地?
你選擇的環境有沒有害蟲雜草?你會用機器除草還是以人手清除?用哪一種方法殺蟲?
你願意付出多少成本?
你希望有多少收成?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你的收成未如理想,你會如何反應?
· 即使種植一塊田地也要考慮這麼多,你在生孩子前有沒有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孩子出生了,你知道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嗎?
· 如果在教養的過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可以應付嗎?有耐性處理嗎?
· 如果孩子並非你想像的孩子,你會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