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香港:文化·社区·机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縱一地難求,須取之有法

對於解決場地問題,有人建議活化廢置工廈或空置學校,租或借給藝術團體作表演或訓練,如鯉魚門創意館便是一個好例子。

政府的學校及工廈,其實政府不是沒有下功夫的,如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就是前工廈;而鯉魚門學校就變成了今天的鯉魚門創意館。但本屆政府好像很心急,對土地供應及使用有很大的顧慮。由於土地供應不足,故希望將所有土地都用來建屋,因此政府把所有土地都集中起來。對於這點,我是有些同情政府的。當然這需要有優先次序,要把社會需求定先後次序予以根本解決,不能頭痛醫頭。在善用社區設施方面,我一直在探討如何善用學校的空間。例如星期六日晚上,沒有學生使用的時間租借給地區文康團體使用,我認為這是可行的。如活化工廈,當然有部分工廈可以這樣做,例如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黃竹坑的藝術發展空間,但既要重新裝修,又要安排管理,聘請保安等等,所需的投入是很龐大的。故此,我個人認為在現有的空間資源下,學校是可以探討的,但首要是提供足夠的支援,讓校長不用擔心校園東西被破壞,或出現管理不善等問題,在舒緩學校憂慮的同時,配合社區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