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校园招聘与企业文化
校园是一块神奇的人才热土。无数的成功人士、职场精英,都是从校园这个地方步入社会、迈入职场、走向成功的。可以说,在社会分工中,校园就是企业的人才供应商。所以,对企业来讲,要满足自身发展的人才需求,校园招聘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对校园招聘保持一定的参与性,可以从中获得多重价值。第一,企业可以有针对地选择某类高校甚至某个专业的毕业生,招聘效率较高。第二,应届毕业生充满了青春活力,能够给企业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应届毕业生尚未形成固化的价值观,入职后有利于接受企业的培训引导,有利于理念和行为的统一。第三,校园招聘模式可以在高校之间不断复制,而且可以年年循环。这样一来,校园招聘活动也成了企业文化的布道之旅。
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现场型招聘,在获取优秀毕业生的同时,HR要不失时机地传播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在校园招聘的整体筹划及实施过程中,要讲究“多、快、准、稳、新、齐、信、真”八字方针。
1.多
校园招聘有学校自身主办的,有政府主办的,有专业服务机构主办的,有民间联盟主办的,以及企业专场宣讲会等。企业HR要广开渠道,多多参与,持续传播企业形象。
2.快
国家教育部门对校园招聘活动的实施有总体指导要求,企业HR要提前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沟通,提前确定,提前实施。在场地、资源、日期等方面抢占先机,也是企业效率的积极展示。
3.准
HR应该根据企业行业的特征和岗位要求,综合评估校园招聘的目标价值。对大多数综合性的高校,需要了解适合企业的特色专业。准确的选择和定位,既能提高招聘效率,也更容易与毕业生引起共鸣。高效的招聘行为,相当于为企业形象加分。
4.稳
校园招聘会现场有充足的求职毕业生数量,但企业HR不应该以“来者不拒、多快好省”的态度来收简历,而应该保持稳定的节奏,认真与每一位毕业生交谈。据我观察,HR交谈节奏越稳定、认真,越容易对毕业生形成吸引和信任。这种稳定和认真,可以为HR自身和企业形象加分。
5.新
企业除了参加大型校园招聘会或就业推荐会、校园宣讲会等,还可以与学校洽谈,策划实施实习生基地挂牌、管理培训生计划、创作设计竞赛等多形式合作项目。比如,我所在的公司曾经与高校合作开展工业设计大赛,最后将竞赛中拔尖的设计人才纳入麾下,效果十分理想。以积极合作的态度进行校园招聘手段创新,更能提升企业形象和影响程度。
6.齐
招聘活动物质准备要齐全,特别是企业专场校园宣讲会。比如,悬挂条幅(企业名称)、张贴广告(时间地点)、设置易拉宝展架(企业简介)、发放宣传折页(招聘信息)、展示企业资料(产品手册、企业内刊等)、准备现场资料(PPT、笔、表单等)。另外,参加招聘会的HR或管理技术人员要保持仪容仪表的整齐,有效展示企业文化的内在魅力。
7.信
校园招聘活动一旦确定,不能擅自缺席、迟到,更不能在招聘过后违背既有承诺等。有一次我在某“211”院校进行校园宣讲会,发现有一个企业宣讲场地坐满了学生,却不见企业招聘人员出现。最后学生都莫名其妙地散场,一打听竟然是企业单方面取消了宣讲会。可想而知,这家小有名气的企业会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印象。
8.真
企业HR要认真对待招聘过程及结果,如认真对待选拔、面试、测评。另外就是不要为了纯粹宣传企业而进行假性招聘,那样是本末倒置。
认真对待以上各个方面,就足以实现校园招聘与企业文化的相得益彰。
小贴士:
校园招聘最容易形成企业文化的“第一印象”,既要讲究企业形象,又不能刻意包装。对参与校园招聘的HR及相关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展示是态度,最重要的态度是认真。
文化聚焦:L公司校园招聘违约被拉黑名单
2013年5月,媒体报道了一个校园招聘违约事件并引起广泛传播。这成为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的一件乌龙事件。
据媒体报道,L公司在完成2013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之后,签约数月却突然发布了单方面与毕业生解约的通知。解约的应届大学生包括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多个学校,共计200多名毕业生。被解约的毕业生叫苦不迭,很多学生曾放弃了其他就业机会。一些毕业生形成了“谁来给我们的青春买单”的社会舆论,积极进行维权呼吁。
风口浪尖上的L公司,最终给每位签约毕业生3000元违约金作为补偿。但是,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有报道称,部分大学将L公司纳入招聘黑名单。
不难看出,对L公司来讲,一场普通的校园招聘活动,因为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更没有事后认真的对待,把本来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的活动彻底逆转了,酿成了一杯自讨苦吃的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