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对课堂进行设计
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30条意见,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走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013年3月30日,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了“四个着力”,即一要着力推动教育理念转变,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二要着力研究制定国家标准,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三要着力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形成科学基础、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四要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一些地方和高校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与实践脱节,以及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016年1月15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袁部长认为“当前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
2010年至今,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并步入内涵式转型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国家发布的文件与领导讲话可以看出,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观等很多新要求和新观念,尤其是“提高质量”一词,更是近五年来在高等教育界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最为期待的一件大事。在这一大背景下,课堂这一教与学的主阵地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保证与提高质量的启动点和关键点,而要启动好这一关键点,就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已在31个工科专业类的18个专业中开展了认证。截止2015年底,已有553个专业点通过认证。10年来的认证工作经验表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软肋”。
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的背后[N].中国教育报,2016-06-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