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从挪威的小木屋开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从哪里来

那是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在意大利科莫的一个沉闷的战俘营中,几位年轻的狱友在闲聊着。他们谈到了克利姆特的一幅著名的油画,画的是一位青年女子,背景画面华贵而近乎奢靡,而画中女子那黑沉沉的眼睛给人一种不安的暗示。这位女子的原型名字叫玛格丽特·维特根斯坦。

让难友们感到吃惊的是,有个人在谈话中称这幅画为“我姐姐的肖像”。于是人们满怀狐疑地打量着他:“这么说,你是维特根斯坦家族的人喽?真的吗?”

这当然是真的。而且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主人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各位想必对此不会感到意外,而且应当还记得他是如何被俘虏的:骑着炮架,镇定自若地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不过对于当下的这些难友们来说,这一点仍难以置信: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俘虏,真的来自维也纳的那个“维特根斯坦宫殿”?

读者们要是知道了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巨大财富和在当时社会上的显赫地位,就能够理解那些难友的惊诧心情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也纳可以说是欧洲的文化胜地之一。《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一书曾对它作过这样的描写:

在环形马路的严格界限里,整个维也纳的英雄人物在哪儿以及何时可以找到,是公有的常识。这是一个咖啡屋和固定桌位的世界。一杯咖啡、一杯水甚至一个果馅卷的工夫,一篇文章就写成了,一个观点就被更新了,一场戏就被评论了,一篇导言就完成了。

想跟罗斯谈谈现代主义建筑方案或者与阿本·贝尔格谈谈十二音系?去博物馆咖啡馆或者“庄园”。想与卡尔·克劳斯探讨他在《火炬》的一篇光彩照人的文章?他会答应你晚上在咖啡中心见面,届时他在那里用晚餐——一种非常辛辣的香肠。记住,他夜间工作,白天睡觉。在那儿你也可以见到彼得·阿尔腾贝尔格,一位诗人,也许他正在写一沓明信片中的一张,他用这种方式与朋友保持联系。数学家,像哥德尔,也可以在带有白色桌面的咖啡屋见到,他在桌面上涂写方程式。如果有人对国际象棋着迷,那么去找政治难民和咖啡屋常客列维·布隆施坦吧——后来他的革命化名“托洛茨基”更为著名……

正是在这样的维也纳,林荫巷16号的大理石大厦里,住着我们的主人公路德维希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多年以前卡尔曾经是个倔强的少年,为了抗拒传统教育而离家出走,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在纽约,他当过侍者、酒吧招待、家庭教师及守夜人。两年后他回到维也纳,经过短期的工程训练后,便以一个制图员的身份参加工作,设计并指导建设一家轧钢厂,还当上了这家厂的经理。十年之内,他成了一个大型钢铁公司的负责人。而到了1889年4月26日,当他的第八个孩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林荫巷的大厦中诞生的时候,卡尔已经是维也纳的“钢铁大王”了。

路德维希的父亲不愧是个富于知识和意志的经商天才。而他的母亲则以深厚的艺术素养影响着整个家庭。维特根斯坦的富裕文明的家庭成了当时的一个音乐生活中心,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这个家庭的亲密朋友。

众所周知,外在的财富并不能带来心灵的幸福安宁,而精神上的高层次享受也未必能让一颗敏感的心忘记人生中根本的虚无和苦难。

“沙加,沙加,你为什么流泪?”

“今天我走过恒河岸边,又看到了几具死尸。”

这是几千年前发生在一个古老国度中的对话。后来这位忧郁的小王子放弃了财富、地位,离家流浪修行。他便是后世所称的“佛陀”。

从那幅玛格利特的画像中,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的气质已经初露端倪。事实上,天才的光辉和死亡的阴影同时笼罩着这个家庭。这个家庭的所有孩子在性格和才艺方面都有很高的禀赋,尤其是在音乐方面。路德维希的哥哥保罗在一战中失去了右臂,但他是位著名的独臂钢琴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曾给他写过专供左手演奏的协奏曲。路德维希本人的口哨功力我们已经领教过了。他还是个单簧管乐手,并留下了大量讨论音乐理论的笔记,有段时间他甚至希望成为一名乐队指挥。

不安定的性格特征在维特根斯坦家的孩子们身上,表现得同他们的天赋一样明显。而卡尔又是位不妥协的家长,这导致了他与几个儿子的悲剧性冲突。卡尔要求长子汉斯继承他的事业,在工业或金融界谋职,而不顾其在音乐方面的卓异禀赋和浓厚兴趣。为了躲避父亲,汉斯去了美国,1902年在哈瓦那自杀——那一年路德维希13岁。两年后,他的二哥如笛在柏林自杀。1918年,三哥柯特在一战服役时,为避免被意大利人俘获而自杀。

路德维希作为八个孩子中最晚出生的一个,直到14岁前一直都在家里接受教育。这么多的不幸在他眼中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很难想象,但它们肯定会以某种方式存在于他以后的生命中。在一段日记里,路德维希曾这样写道:

我或许在一个钟头以后死掉,或许在一个月后死掉,或许在几年之后才死掉。对此我无从知晓。我既不能加速也不能延迟我的死亡:这就是人生。那么,我必须如何生活才能存在于这样的瞬间之中,即生活于善和美之中,直至生命自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