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迹:甘博摄影集(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出版说明

本书呈现的是以四千余幅中国影像为主的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摄影作品集。甘博(1890—1968),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其祖父詹姆斯•甘博(1803—1891)系宝洁创始人之一。在这样一个优渥的家庭中长大,甘博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甘博家族和中国有着深厚渊源,其父戴维•甘博曾捐助杭州的教会学校之江大学(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之江大学图书馆也因此被命名为“甘博堂”。1908年,十八岁的甘博随父母第一次来到中国杭州旅行。首次访华之旅给年轻的甘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既为中国古老的文明所倾倒,又为进入20世纪的中国的贫穷所震惊。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甘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社会经济学硕士。随后,他分别于1917—1919年、1924—1927年、1931—1932年三次来华,其间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先后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社会调查干事,并就职燕京大学基金会。

在华期间,甘博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北方,特别是北京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行了梳理,其《北京的社会调查》(Peking, A Social Survey,1921,与步济时合著)和《北京市民的家庭生活》(How Chinese Families Live in Peiping; a Study of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283 Chinese Families,1933)二书至今仍然是研究那一时期北京社会的重要参考资料。另还发表有《定县:华北农村社会》(Ting Hsien, a North China Rural Community,1954)、《华北乡村》(North China Villages;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efore 1933,1963)、《定县秧歌选》(Chinese village plays from the Ting Hsien Region〔Yang Ke Hsüan〕; a Collection of Forty-Eight Chinese Rural Plays as Staged by Villagers from Ting Hsien in Northern China,1970)等著述。

在社会调查中,甘博有意识地利用了摄影。他在华期间拍摄的中国各地照片达四千余幅,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建立起了一套丰富的图像档案。1984年,甘博去世十五年以后,他的女儿凯瑟琳•科伦夫人机缘巧合地在家中的阁楼里发现了这些保存完整的照片。1986年,科伦夫人成立了甘博中国研究基金会,致力于照片的保存与推广。2006年,这些照片最终落户杜克大学鲁宾斯坦图书馆。

甘博摄影的主题非常广泛,既有常见的旅途风景,也有非常细致的民俗记录。《定县:华北农村社会》一书中的照片是对华北乡村生产方式、经济活动、风俗、信仰乃至建筑物的记录,属于资料性质,并且服从于全书的主题。显然,甘博乃是有意识地把摄影当作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手段。对于此,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评论道:“甘博的照片在质量、想象力、技术水平和多样性方面均超出了仅仅作为记录中国人生活或风景的那些照片的水平。人们把他置于那为数不多的被挑选出来的优秀摄影师的行列是理所当然的。这些优秀的摄影师准确地使用自己的相机捕捉到某个瞬间即逝的表情、姿势或一连串并列的因素,它们不只是表现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的是整个的时代或文化。”“当他的研究用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就显得格外有活力、有热情、有情感,赤裸裸但决不残酷,能够解释处于中国长期革命中心的深刻而真实的痛苦。”(史景迁:《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夏俊霞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有鉴于此,特出版《甘博摄影集》,全书共收录甘博在1908年至1932年所摄的四千余张相片,含括中国北京、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上海、四川、天津、浙江以及美国、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诸多名胜古迹、古建遗址及市井图像、重大历史事件,并按地点、时间、专题内容等分类。有关20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像资料极为稀缺,照相机的镜头成了甘博关注时代危机的一只眼睛。他以社会学家的人文关怀,用镜头凝固了世纪之交变化中的中国社会。透过甘博的镜头,我们可以回溯中国社会转变的重要历史瞬间和很多逐渐消失的传统礼仪、生活习惯,这些照片提供了观察当时时代风貌的一面镜子。

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