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翻开这本书,里面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你也许觉得无趣;里面满是“狄氏剂”“对硫磷”“2,4-D”“DDT”这些令人费解的专业名词,你也许觉得头疼;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又是地球另一端的事,你也许觉得遥远;浩如烟海的经典,教材却从中选择推荐了这部看似很枯燥的作品,你也许觉得奇怪……没关系,我们先放松一下,来个“猜猜看”。
以下这些说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1.喝隔夜水和千滚水致癌。
2.绿色背景能保护视力。
3.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有害健康。
4.春茶含过量农药,茶农自己都不喝。
5.水能感知人类的情绪。
猜完了?现在我们来揭开真相,先看这个“春茶含过量农药,茶农自己都不喝”:
传言:进入3月后,国内不少茶场进入春茶开采期。随之而来,网上出现一篇文章称,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文章还指出,中国茶叶98%有农残。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这茶到底还能喝吗?
真相: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此时气温大多低于20℃,没有虫害,打了农药反而增加成本。所以,春茶里面一般不含农药。
至于“中国茶叶98%有农残”“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等说法,专家表示,农残并不等于农药超标,在泡茶过程中,只有微量残留农药会进入茶汤中,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有影响。
再看这个“水知道答案:人的态度会影响食物”:
传言:日本人江本胜的畅销书《水知道答案》称,同样的一杯水,分为两份,赞美其中的一份,咒骂另外一份,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水分子的形状,发现前面的特别规整漂亮,后面的杂乱无章。
真相:水不可能对人类情绪进行感知和反应。“水知道答案”这项研究并不符合相关的技术流程,其结论自然也不足为信。
简述:什么原因导致了水结晶形状的区别呢?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肯尼思·利布莱希特(Kenneth Lebbrecht)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决定雪花形状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如果结晶温度在-5℃到-10℃之间,晶体更容易形成柱状或是针状的结构。而在-15℃左右的情况下,水气倾向于结成片状的雪花。至于雪花的复杂程度,则和湿度有关。湿度越小,雪花的形状就越简单。根据这些发现,肯尼思·利布莱希特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人为设定的条件来设计不同形状的雪花。
江本胜宣传自己的“研究结果”有着明确的商业目的。他的公司正在出售一种“高能水”,这种水号称有着最完美的晶体结构,还可以延缓衰老,治愈疾病。这样的水自然价格不菲,一瓶227克(8盎司)的“高能水”的价格是35美元。
答案:上述5种说法都是假的。你都猜对了吗?
你瞧,科学是不是离我们并不遥远?《寂静的春天》里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其实也离我们很近。你吃的饭菜里,农残超不超标?你走过的校园、街道、公园绿地,使用的养护品是不是化学品,是不是符合标准?眼光再放远一点,城市绿心、美丽乡村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里有没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呢?《寂静的春天》这本小书里,原来藏着“科学普及”这篇大文章。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习近平
商场里、小区里经常出现这一幕:卖净水机或者纯净水的推销员,用一个杯子装上自来水,另一个杯子装上他们的纯净水。然后将电解器同时插入两个杯子中,很快自来水就开始浑浊,起初是淡绿色,然后逐渐变成褐色和黑色棉絮状的沉淀物;而纯净水的水质只有淡黄色的变化。围观群众咂舌不已,这自来水还怎么喝啊?很多人就上当了……其实,这只是一个中学水准的“电解水”小实验。自来水含有很多阴阳离子(饮用水标准允许),导电性好,反应迅速才很快出现沉淀。纯净水基本不含阴阳离子和微量元素,无法形成反应。这种电解自来水的方法并不是水质检测的方法!生活中,我们由于缺乏基本常识,被简单直观的表象“忽悠”的例子还有很多。要理性认识现实,就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要让公众在各种“伪科学”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正是科学普及的责任之一。
面对“网络传言”,我们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要确认网络信息的出处和可靠性,看信息是否有夸张成分;事件都有多面性,要避免被单方面陈述所误导;要对疯狂煽情的信息特别警惕,真相力量足够大是无须煽情的。这些认识,没有科普,我们如何知晓?
科普还在担当着普及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重任。科普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像科学家一样处理各种事务,就像学习钢琴,不一定是为了成为钢琴家一样。科学精神就在于质疑、反思和实证。
敢于质疑,经常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这就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尝试运用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就发展了我们的创造力。可以说,怀疑精神与个性张扬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自由意志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民族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息息相关。
我们提倡不唯上不唯书的怀疑精神,但仅仅具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实证精神,才是科学精神中更为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寂静的春天》中滥用农药、杀虫剂和其他化学品给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观点,它们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如果聪明的读者能学会跳读的技能,他便总是能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毛姆
回想我们以往的“啃书”经历,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读起来很乏味或很艰难的情况。《寂静的春天》虽然整体比较好看,但也会遇到一些不是很容易理解的内容,比如很多涉及生物、化学学科的科研成果。怎么办呢?英国作家毛姆说过:“根据自己本能所感兴趣的地方,遵循着本能去跳读,可以放心大胆地跳过不感兴趣的地方,不拘泥于作者的每一句表达。”对!跳过去!不要停下来查工具书和相关资料,那样会打断自己阅读的自然状态,打乱自己阅读的正常节奏。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我们还可以同时使用“快速阅读”的技巧。我们读的时候尽量扩大视域(扫视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同时判断捕捉书中的关键信息,有所取舍。如本书的第十三章《透过狭窄小窗》:
ATP代表着充满电的电池,ADP则是放电完毕的电池。
ATP是一切生物体(从微生物到人类)的能量来源,为肌肉细胞提供机械能,为神经细胞提供电能。
此处抓住文中与“化学药品(杀虫剂和除草剂)对人体的严重危害”的关键信息原文画线部分即可,而大量难以读懂的解释性的文字可以先跳过去,如果对生物和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同学,以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探究进行补充阅读。
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
——米·伊林
科普的目的在于去伪求真,但写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很难,因为要把深奥的科学成果转化为公众看得懂的语言。比如,我国量子通信取得重大突破,大量读者围观赞叹,但最常见的评论是:“每一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明觉厉!”很多科普作品通常是有“科”没“普”,业内专家写得太专业化了,只有本来就懂的人才能看懂他在说什么,本来不懂的人看了仍然不懂。所以著名科普作家、编辑卞毓麟说:“科学传播与普及是要分对象的。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乏味的叙述。如朱自清所言,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是不分雅俗、唯有共赏,科普事业应该朝这个方面努力。”
科普创作的领军人物,是享誉全球的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他不仅写科幻小说,也致力于科普创作,两百多部科普作品洋洋大观。读他的作品,你会感觉到他仿佛是在跟你聊天,而不是对你说教。在他笔下,文字有味,科学真美!他把科普写成了艺术,他始终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欣赏科学,就像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交响曲一样,不要认为公众不懂科学,应该为他们架起这个桥梁。
我国目前正处于科普黄金时代的开始。这个科普的黄金时代发轫于科幻热(科幻有科普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科普)。科幻作家刘慈欣,用一部《三体》,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四十六亿票房的影片《流浪地球》不仅有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更融入了典型的中国人的故土情结,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忠诚、自我牺牲等美德,无私无畏,为伟大事业奉献自我,这在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大片里很难见到。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这部《寂静的春天》,也许没那么好玩,但却能够让你“看得懂”。这里有深情的描述,诗意的语言,新鲜的比喻,如阿西莫夫一样,作者也把科普写成了艺术。这里没有枯燥的科学,这里只有朱自清所说的“雅俗共赏”。
好了,你可以翻开它了,让蕾切尔·卡森带你走进寂静的春天。
接下来的《前言》里有作家、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介绍,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读正文时记着可以“跳读”!如果你已经有了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第一遍阅读时可只读正文,不读编者设计的“导读”“归纳探究”等内容,希望你的阅读不被打扰,希望你有一段自由的春天之旅。
阅读任务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在《寂静的春天》里,卡森走的是怎样一条路?这么多的资料和数据,她为什么这样走?请你用思维导图画出这条路,并表现出路边“建筑”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