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方法
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从农户视角来定量研究和测度其生计可持续性的集成分析方法和建设性工具。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20世纪80年代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81)对农村贫困的测度和研究,IDS在其提出的理论基础上,着重强调获取生计可持续的“资产权限”,而不是简单地只关注农户生产和富裕情况(Leach et al.,1997)。IDS最早关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工作,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农户获取生计类资产权限、农户生计可持续性问题和农村发展与环境变化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此后,DFID、ESRC等所资助的关键机构率先开展实证研究,一些非政府组织如Oxfam、Actionaid和CARE也开始对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和生态脆弱性地区,分析和评估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户响应的生计策略和最终生计效果来判定现有生计方式下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
从指标设计层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用以衡量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指数的指标值由“预期寿命”“教育年限”和“生活水平”三个分指标复合决定。修改的人类发展指数(1992),把人类活动自由度也引入人类发展指标体系当中,用以弥补PQLI和HDI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不足的缺点。能较为全面地衡量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是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Daly and Cobb,1989),不仅考虑平均消费,也考虑了社会群体的分配状况,更重要的是将土壤、水、空气、臭氧等各项环境的长期恶化也考虑在内。虽然ISEW内容已经较为全面和客观,但它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涵盖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还要求数据必须是完整的时间序列。因此,对于数据信息不完整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项指标很难广泛应用。
在此基础上,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首次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可持续”的概念,虽然在量化上遇到很大困难,尤其是量化的必要条件,但仍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如 Swaminathan(1991b)认为,生态、经济、伦理道德是可持续的三个基本条件,这与Sadler(1988)提出的可持续的三个交互维度(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不谋而合。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联合报告中,将可持续定义为环境、经济、人类和技术四个交互作用的维度,这与 Swaminathan(1991a)的理论极为相近。如果从生态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对可持续性进行界定和评价,那么这三个基本条件也就是生计可持续的生态安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生态安全对于维持和改善经济资源基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载体;经济效率主要是侧重对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产业发展和经济潜力挖掘;社会公平则可以保证经济利益分配,包括目前和将来获得和维持生计状态的权利。尤其是对于处于经济弱势的农户,社会公平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安全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只有冲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面向促进公平等方面的减贫、健康、卫生等领域时,环境和经济发展也存在“双赢”的可能性(World Bank,1992)。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分析框架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出农户可持续生计测度应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力、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其中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与生计可持续的维度相符合,而能力是指农户感知和应对来自生计活动的外部冲击和内部压力的能力(Murray,1991)。如果将能力抽象出来,定量分析能力对生计的影响而不是能力本身的时候,能力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表示为一种经济效率的概念。本书据此而使用的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SLSI)作为给定地区或生态系统内农户生计可持续评价的工具,是一种广义上的人类发展指数。SLSI是一种利用截面数据,测量给定地区或生态系统农户生计可持续状态的指标(Rai,S.D.et al.,2008),是一种在生态安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生计可持续性选择,它的基本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概念一致,由生态安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三个部分组成(Saleth and Swaminathan,2003)。同时,SLSI可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取这三项指标的原因是:①指数应该是综合的,选取的指标之间不仅应具有相互冲突的部分,还应具有内在相互协同的作用;②指标应该简单、灵活,并能反映出有效的信息;③对于决策者和基层管理者而言,它应该易于构建和理解。具体而言,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SLSI)是具有三个组成指标的综合指数,即生态安全指数(ESI)、经济效率指数(EEI)和社会公平指数(SEI);生计状态指数(LSI)则具有生态状态、经济状态和社会状态三个维度,包括生态状态指数、经济状态指数与社会状态指数,用于分析不同区域主体在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状态指数、基础设施状态指数、医疗卫生状态指数、经济状态指数、可利用食物状态指数以及综合指标生计状态水平。在两个指数分别所包含的三部分内容中,每个指数均表示为给定区域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特征,最终的复合指数可以是三个组件指标的加权平均或一个简单平均,且每个基本组件均是由多个变量构成的。
通过上述方法测度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不仅考虑了政府通过各项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而且还包含非政府组织、市场化机制干预等影响,甚至农户不同的资源利用模式也将影响最终生计效果。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政府出台的严格的限制性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其产生的交互作用直接影响当地农户生计资产的获取途径、生计资产获取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了政府的政策设计和完善对保障当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实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