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重点、难点和考点三位一体闯关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防烟分区

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一是在火灾时,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果。防烟分区一般应结合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和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划分,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包括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考点一】防烟分区面积划分

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见表2-5-5。

表2-5-5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防烟分区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

注:1.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的相关规定。

设置防烟分区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防烟分区。

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4)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5)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20%;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同时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最小清晰高度应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第4.6.9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6)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考点二】防烟分区分隔措施

1.挡烟垂壁

其从顶棚下垂的高度一般应距顶棚面50cm以上,称为有效高度。

挡烟垂壁分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固定式挡烟垂壁是指固定安装的、能满足设定挡烟高度的挡烟垂壁;活动式挡烟垂壁是指可从初始位置自动运行至挡烟工作位置,并满足设定挡烟高度的挡烟垂壁。

设置排烟设施的建筑内,敞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应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

2.建筑横梁

当建筑横梁的高度超过50cm时,该横梁可作为挡烟设施使用。

【综合能力考点】

一、防火分区

(一)防火分区的划分

检查内容:

1.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

(1)工业建筑检查时 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层数等因素确定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当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隔间内储存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隔间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物流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见表2-5-6。

表2-5-6 物流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

(续)

其中,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存储区完全分隔且符合下列条件时,除自动化控制的丙类高架仓库外,储存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建规》表3.3.2(不含注)的规定增加3.0倍。

1)储存丙类2项(除棉、麻、丝、毛及其他纺织品、泡沫塑料等物品外)且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一级。

2)储存丁、戊类物品且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3)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民用建筑检查时 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高度或层数、使用性质等确定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重点:裙房与高层设防火墙——防火分区独立)。

2.防火分隔的完整性

防火分隔分类:固定不可活动式和活动可启闭式两大类。

主要的防火分隔包括: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窗)、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

1)对防火分区间代替防火墙分隔的防火卷帘,其耐火极限不得低于所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并检查防火卷帘与楼板、梁、墙、柱之间的空隙是否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密实。

2)对设在变形缝处附近的防火门,检查其是否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防火门开启后不得跨越变形缝。

3)对建筑内的隔墙,包括房间隔墙和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检查是否从楼地面基层隔断砌至顶板底面基层。

检查方法:

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二)建筑内的中庭

检查内容:

(1)防火分隔措施

(2)消防设施的配置 主要检查中庭排烟设施,如果为高层民用建筑,还需检查中庭回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具体设置。

(3)中庭的使用功能 中庭内不得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可燃物和用于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4)与中庭连通部位的装修材料 建筑内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装修材料燃烧等级需为A级,其他部位可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三)有顶棚的步行街

步行街两侧均设置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中小型零售、餐饮和娱乐等商业设施或商铺,步行街两端均有开放的出入口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排烟条件。其与商业建筑内中庭的主要区别在于,步行街如果没有顶棚,则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多座不同建筑。

检查内容:

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均不应小于《建规》对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9m。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应在外墙上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可开启门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外墙面积的一半。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

3)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

4)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其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并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当采用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包括门、窗)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

当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为多个楼层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均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并应符合《建规》第6.2.5条的规定;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m;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注意:图集新增主力店大于300m2的情况,主力店应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参考图2-5-1。

图2-5-1 步行街主力店防火分区与分隔

【注释】根据公消[2016]113号,对于利用建筑内部有顶棚的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的超大城市综合体,步行街两侧的主力店应用采用防火墙与步行街之间进行分隔,连通步行街开口部位宽度不应大于9m,主力店应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不允许借用连通步行街的开口。步行街首层与地下层之间不应设置中庭、自动扶梯等上、下连通的开口。

5)步行街两侧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直接通至步行街;首层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行街,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步行街两侧建筑二层及以上各层商铺的疏散门至该层最近疏散楼梯口或其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7.5m

6)步行街的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7)步行街的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顶棚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并宜采用常开式的排烟口,且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5%。常闭式自然排烟设施应能在火灾时手动和自动开启。

8)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9)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内外均应设置疏散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二、防烟分区

(一)防烟分区的设置

检查内容:

1.防烟分区的划分

1)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2)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包括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3)防烟分区的长边一般不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长边可不大于75m。

2.防烟分区的面积

设置排烟系统的汽车库、修车库,其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0m2

检查方法:

测量最大防烟分区的面积,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5%。

(二)挡烟设施

挡烟设施:挡烟垂壁、隔墙和从顶棚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梁等。

检查内容:

1.挡烟高度

挡烟高度是指各类挡烟设施处于安装位置时,其底部与顶部之间的垂直高度,要求不得小于500mm。

2.挡烟垂壁

固定式挡烟垂壁:是指固定安装的、能满足设定挡烟高度的挡烟垂壁。

活动式挡烟垂壁:是指可从初始位置自动运行至挡烟工作位置,并满足设定挡烟高度的挡烟垂壁。

检查方法:

1)外观。查看挡烟垂壁的外观,挡烟垂壁的标牌牢固,标识清楚,金属零部件表面无明显凹痕或机械损伤,各零部件的组装、拼接处无错位。

2)测量挡烟垂壁的搭接宽度[《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GB 51251—2017)6.4.4]。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4)卷帘式挡烟垂壁的运行速度应大于等于0.07m/s;翻板式挡烟垂壁的运行时间应小于7s;挡烟垂壁必须设置限位装置,当其运行至上下限位时,能自动停止。

三、防火分隔设施

(一)防火墙

(二)防火门

1.防火门的选型

防火门按开启状态分为常闭防火门和常开防火门。

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优先选用常开防火门,其他位置均采用常闭防火门。对于常闭防火门,应在门扇的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志。

2.防火门的外观

常闭防火门应装有闭门器,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装有顺序器。

常开防火门装有在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关闭门扇的控制、信号反馈装置和现场手动控制装置,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防火插销安装在双扇门或多扇门相对固定一侧的门扇上。

3.防火门的安装质量

钢质防火门门框内填充水泥砂浆,门框与墙体采用预埋钢件或膨胀螺栓等连接牢固,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600mm。防火门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尺寸不小于12mm。防火门门框与门扇、门扇与门扇的缝隙处嵌装的防火密封件应该牢固、完好。

4.防火门的系统功能

防火门的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常闭式防火门启闭功能,常开防火门联动控制功能、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功能和现场手动关闭功能。

防火门门扇开启力不得大于80N

(三)防火窗

窗框与墙体采用预埋钢件或膨胀螺栓等连接牢固,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600mm

活动式防火窗在温控释放装置动作后60s内应能自动关闭。

(四)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的控制器和手动按钮盒应分别安装在防火卷帘内外两侧的墙壁便于识别的位置,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检查方法:

1)使用秒表、卷尺测量卷帘的启闭运行速度;使用声级计在距卷帘表面的水平距离1m、距地面的垂直距离1.5m处水平测量卷帘启闭运行的噪声。检査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双帘面卷帘的两个帘面同时升降,两个帘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50mm。

垂直卷帘的电动启闭运行速度在2~7.5m/min;其自重下降速度不大于9.5m/min。

卷帘启闭运行的平均噪声不大于85dB。

2)拉动手动速放装置,观察防火卷帘是否具有自重恒速下降功能。防火卷帘卷门机具有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的功能,操作臂力不得大于70N。切断防火卷帘电源,加热温控释放装置,使其热敏元件动作,观察防火卷帘动作情况,防火卷帘在温控释放装置动作后能自动下降至全闭。

【经典考题】

1.对建筑划分防烟分区时,下列构件和设施中,不应用作防烟分区分隔构件和设施的是( )。

A.特级防火卷帘

B.防火水幕

C.防火墙

D.高度不小于50cm的建筑结构梁

【答案】B

【解析】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主要有挡烟垂壁、隔墙、防火卷帘、高度不小于50cm的建筑横梁等;防火水幕不属于防烟分区分隔构件。

2.下列有关挡烟垂壁的检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查看挡烟垂壁的外观,挡烟垂壁的标牌牢固,标识清楚,金属零部件表面无明显凹痕或机械损伤,各零部件的组装、拼接处无错位

B.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

C.采用多节垂帘搭接的形式使用时,卷帘式挡烟垂壁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20mm

D.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答案】C

【解析】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某高级宾馆,地上建筑层数为22层,裙房部分为4层,裙房和主体建筑之间设有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隔墙分隔,裙房部分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宜按( )要求确定。

A.单层

B.多层

C.高层

D.均可以

【答案】C

【解析】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本题采用的是防火隔墙,应按主体建筑确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4.对某地下商场的防火隔间进行检查,下列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是( )。

A.防火隔间建筑面积6m2

B.防火隔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C.防火隔间内部装修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

D.不同防火分区开向防火隔间的门,最小间距4.5m,未计入安全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2

2)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4)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5.下列关于有顶棚步行街的防火检查,符合建筑防火要求的有( )。

A.步行街的长度300m,两侧商铺每间建筑面积300m2

B.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设置了耐火极限为1.00h的防火隔墙

C.面向步行街一侧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为2.00h

D.步行街两侧商铺外每隔60m设置了DN65的消火栓,并配有消防软管卷盘

E.首层商铺的疏散门直通步行街,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为60m,二层各商铺的疏散门至该层最近疏散楼梯的直线距离37m

【答案】ACE

【解析】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故B选项错误;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故D选项错误。

6.某单独建造的服装分拣、仓储中心,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16m,耐火等级一级。分拣中心与仓储中心之间采用防火墙完全分隔,均设有独立的安全出口。该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分拣中心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限

B.分拣中心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8000m2

C.仓储中心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19200m2

D.仓储中心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600m2

E.仓储中心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

【答案】ACE

【解析】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完全分隔且符合下列条件时,除自动化控制的丙类高架仓库外,储存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增加3.0倍,B选项的分拣中心不属于储存区;D选项的仓储中心防火分区面积应为1200m2×4=4800m2